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蟹黃包15元一個、燒賣6元一個,南京這家蒼蠅店憑什麼?

前段時間, 朋友圈隔三差五有人在刷燒賣。

比起廣東的純肉燒賣, 武漢的加了胡椒粉的軟糯燒賣, 南京的燒賣雖有不同, 但在南京人的早點名單中也能排個前三。

而被刷屏的燒賣, 6塊錢的價格是引發好奇心的主要原因。 燒賣也出了愛馬仕款?

更據資深吃貨的消息稱, 這家叫“雨花大肉包”的店, 肉包也是一絕。

大肉包中午前就賣完, 想吃得預定

在正向超寒模式切換的南京冬天, 來到位於長樂路的“杲記雨花大肉包”, 店面小到稍不留心就忽略了它的存在。

五星電器小門和一棟居民樓破舊的單元門口, 店就在其夾縫中。 然而進了店面已經有三五客人在拿預定好的大肉包和燒賣。

進店一看, 狹小的店面只有堆滿桌的外帶盒。 店內僅有的一位阿姨說, 這裡只是個外賣口, 不生產, 文思巷店才是大肉包和燒賣的宇宙中心。

也就是說這裡只是個取貨處咯?

好嘛, 馬不停個小胖蹄子, 趕到文思巷。

比起長樂路逼仄的空間, 這裡門頭大, 店面大。 外面風大, 吹得人瑟瑟發抖, 但是店裡絡繹不絕有來買大肉包和燒賣的客人。

剛想張嘴和老師傅說來兩個大肉包和燒賣, 就聽見老師傅和在我前面的人說:大肉包麼的了, 只有燒賣。

“不是營業到下午嘛?怎麼還沒到中午肉包就沒有了?”

“大肉包的面皮要發的好, 需要時間, 一天供應的量有限, 預定的也多早就被預定光了, 沒有現出鍋的了。 ”

所以要吃大肉包, 要牢記兩個關鍵字:早起OR預定。 實際上掌握吃貨資訊的我早已經預定了一盒。

一口燒賣, 滿口松子香

燒賣倒是有現蒸的, 製作燒賣的師傅不停的將包好的燒賣往蒸包子的房間裡送。

見到愛馬仕燒賣真身, 有點小激動, 畢竟一個個長的實在是太可愛了。

包燒賣的過程並玩不出什麼花樣,不要以為6塊錢一個的燒賣,製作的師傅們就要邊包燒賣邊唱首歌還是跳段舞。每個師傅帶著口罩,也只不過是擀皮的擀皮,包制的包制。

感覺上包燒賣比包大肉包好像簡單了一些。只不過每只燒賣需要過秤,155g—160g,比你的體重控制的都好。

滿滿一盆燒賣餡料裡,除了主要的糯米之外,還有梅肉和松子。燒賣裡有松子和肉都不奇怪,但肉不是普通的肉,松子也不是一般的多。

包燒賣的阿姨指向桌下一個個大缸說,餡料裡的梅肉,都是在缸裡獨特醃制的,醃肉的老鹵汁再加糯米浸拌。聽到這,和攝影師兩人輪番咽了咽口水。

比起外面的燒賣,愛馬仕燒賣的顏值並沒有多麼驚豔。但是“賣體通透”,皮薄的可以隱約透見裡面的醬色米粒。

吃起來,燒賣的皮雖薄但有勁道。驚豔到的當然是餡兒,每一口下去,都!有!松!子!松子的香充斥在糯米與糯米之間,米粒不是粘糯軟爛的口感,而是混合豬肉,一粒粒自我的糯米。

梅肉的肉香特別濃郁,在以前的印象中,燒賣裡那一粒小肉只是應付,而雨花大肉包裡的肉不僅多,大,也更香。

燒賣的餡料必定要油,而油的比重也很重要。記得以往吃燒賣最後總是一塑膠袋和一手油,而雨花大肉包的燒賣,油量剛剛好,一點也不會膩!

說是雨花大肉包,老師傅說:燒賣是我們家明星產品,大肉包是招牌。

肉包4塊一個,面皮都是特質麵粉,加上自然發酵,所以面皮特別有咬勁,面香足。肉餡用的是豬腿肉,吃起來竟然十分Q彈。講真,本來我是個不愛吃肉包的偽吃貨,金陵飯店的大肉包都沒有很好得打動我。

而雨花大肉包還是回家自己加熱的,竟然一口氣吃了倆!只不過不是剛出爐,肉汁被面皮吸收,少了不少。看來還真得是早起的人兒有好吃的大肉包吃。

40年,只為一口熟悉的老味道

吃完燒賣,滿嘴松子油的我問了老闆一個挺費解的問題:兩家店一個在文思巷一個在長樂路,為什麼要叫雨花大肉包?

老闆笑著解釋說:一個金陵,一個雨花,都是南京的象徵。

據上了年紀的老南京回憶,小時候人民商場(現在的中央商場)旁的雨花大肉包,那美味真是記憶猶新。而老闆父親是四十年的麵點師傅,傳承了40年的美味,為了南京人能繼續吃到熟悉的老味道。

除了招牌的大肉包和明星款燒賣,店裡新出的豆沙包和千層油糕也是很多食客的心頭好。

看到店裡堆成山的打包好的包子和燒賣,十分壯觀。結果來了一位客人,一下就把預定的100盒拿走了……

不過美食相來都是眾口難調,仁者見仁的事。6塊錢一個的愛馬仕燒賣到底值不值,也只有你這個吃貨嘗過才知道了。

包燒賣的過程並玩不出什麼花樣,不要以為6塊錢一個的燒賣,製作的師傅們就要邊包燒賣邊唱首歌還是跳段舞。每個師傅帶著口罩,也只不過是擀皮的擀皮,包制的包制。

感覺上包燒賣比包大肉包好像簡單了一些。只不過每只燒賣需要過秤,155g—160g,比你的體重控制的都好。

滿滿一盆燒賣餡料裡,除了主要的糯米之外,還有梅肉和松子。燒賣裡有松子和肉都不奇怪,但肉不是普通的肉,松子也不是一般的多。

包燒賣的阿姨指向桌下一個個大缸說,餡料裡的梅肉,都是在缸裡獨特醃制的,醃肉的老鹵汁再加糯米浸拌。聽到這,和攝影師兩人輪番咽了咽口水。

比起外面的燒賣,愛馬仕燒賣的顏值並沒有多麼驚豔。但是“賣體通透”,皮薄的可以隱約透見裡面的醬色米粒。

吃起來,燒賣的皮雖薄但有勁道。驚豔到的當然是餡兒,每一口下去,都!有!松!子!松子的香充斥在糯米與糯米之間,米粒不是粘糯軟爛的口感,而是混合豬肉,一粒粒自我的糯米。

梅肉的肉香特別濃郁,在以前的印象中,燒賣裡那一粒小肉只是應付,而雨花大肉包裡的肉不僅多,大,也更香。

燒賣的餡料必定要油,而油的比重也很重要。記得以往吃燒賣最後總是一塑膠袋和一手油,而雨花大肉包的燒賣,油量剛剛好,一點也不會膩!

說是雨花大肉包,老師傅說:燒賣是我們家明星產品,大肉包是招牌。

肉包4塊一個,面皮都是特質麵粉,加上自然發酵,所以面皮特別有咬勁,面香足。肉餡用的是豬腿肉,吃起來竟然十分Q彈。講真,本來我是個不愛吃肉包的偽吃貨,金陵飯店的大肉包都沒有很好得打動我。

而雨花大肉包還是回家自己加熱的,竟然一口氣吃了倆!只不過不是剛出爐,肉汁被面皮吸收,少了不少。看來還真得是早起的人兒有好吃的大肉包吃。

40年,只為一口熟悉的老味道

吃完燒賣,滿嘴松子油的我問了老闆一個挺費解的問題:兩家店一個在文思巷一個在長樂路,為什麼要叫雨花大肉包?

老闆笑著解釋說:一個金陵,一個雨花,都是南京的象徵。

據上了年紀的老南京回憶,小時候人民商場(現在的中央商場)旁的雨花大肉包,那美味真是記憶猶新。而老闆父親是四十年的麵點師傅,傳承了40年的美味,為了南京人能繼續吃到熟悉的老味道。

除了招牌的大肉包和明星款燒賣,店裡新出的豆沙包和千層油糕也是很多食客的心頭好。

看到店裡堆成山的打包好的包子和燒賣,十分壯觀。結果來了一位客人,一下就把預定的100盒拿走了……

不過美食相來都是眾口難調,仁者見仁的事。6塊錢一個的愛馬仕燒賣到底值不值,也只有你這個吃貨嘗過才知道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