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看完這部神劇的最後一集 我對「痛苦」上了癮

週一, 口袋君更新北美票房時, 有一位粉絲評論吐槽:

上週五-周日, 口袋君既沒有去看《星戰8》, 也沒有出去玩兒, 而是“如狼似虎般”地把Netflix出品的《黑鏡》最新出的第4季6集全看完了。

“暴看”果然是一種很爽的觀劇方式。

早在2011年, 口袋君看《黑鏡》第1季時, 就被這樣黑色寓言形式的電視劇所震驚。 它與我之前看的所有討好式的影視作品完全不同, 《黑鏡》絕對是那種讓觀者不太愉快甚至難堪的作品, 它猶如揭開皇帝新衣的秘密, 戳穿人性中的自私和醜陋, 通過一個科幻的外殼, 彰顯當代科技生活的荒謬、虛無和悲觀主義。

也許, 劇中所描寫的一切, 要過上百年後才能實現, 但《黑鏡》以大膽狂妄的預言, 如先知般告訴我們:高科技也許並不美好。

最近, 口袋君聽到一個很不錯的心理學解釋:共情(empathy), 總算想通了為什麼我們要多看優秀的影視作品。

首先, 口袋君極其推崇一種注意力"All In"的觀影態度。

看片就認真看。 一般, 現在進電影院, 我都選3或者第4排。 當整塊大螢幕都包裹在視力所及範圍內時, 最容易入戲。 在家看片兒時, 也不妨把周邊光線調暗。 讓你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影像中。

一部好的影視劇作品, 都能讓你迅速代入角色,

當越看越深入時, 你會感覺到自己的呼吸與角色同步, Congrats, 你共情了!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 無論是好情緒還是壞情緒, 都能感同身受!

所以看完一部佳作, 其本質就是做了一次完美的深度精神心理治療。 是個相當療愈的過程。

隨著你的這種高品質共情體驗愈發增多, 你既能體會到人性中的善, 也能覺知到人性裡的惡, 從而讓自己在現實生活中, 人性得以充分的展開, 活出真正的自我!

說了那麼多, 其實就是為了引出《黑鏡》第4季的收尾之作:第6集《黑色博物館》。

這是將共情發揮到極致的神之集。 強烈推薦大家好好看一遍(黑鏡每集獨立成片 劇情之間無聯繫)

看完這一集神劇後, 口袋君癱坐在沙發上, 長達15分鐘。

這種震撼感真的是前所未有的。 與其說是震撼, 不如說是三種不同形式的共情, 讓我感知到深度的痛苦和上癮。

作為一部虛擬作品來說, 能夠打破現實和虛擬的次元壁, 讓觀眾體驗到如此強烈、真實、久久不能忘卻的痛苦, 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所以, 我必須把這種痛苦寫出來!否則內心過不去!

以下內容含劇透, 介意的童鞋不用讀下去。

神之集《黑色博物館》由三個獨立的小故事組成。 通過博物館中的展品來逐個引出, 全都指向了:共情。

01

迷戀痛苦的醫生

對於一名盡心盡責的醫生來說, 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不知道病人到底哪個部位出了問題。 為了揪出病灶,過往的醫學技術往往要耗費大量成本。

於是,在未來,某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頭套,醫生可以將自己的神經與病人的神經相連,從而直接感受病人的痛苦,極其快速地作出最精確的診斷。

這樣的技術會帶來什麼後果嘛?第一個故事就提供了一種假設。

隨著這位醫生所承受的痛苦類型越發多樣化,量變引發了質變,醫生竟漸漸愛上了各種千奇百怪疼痛的感覺,他希望能嘗試到更多過去從未曾體驗到的痛苦。

為了自己的私欲,他竟沉迷於享受痛苦,而沒有及時救助傷患,導致醫療事故被醫院開除。

最終,他竟開始自殘!甚至,只能通過殘暴地殺害路人並感受他的痛苦來飲鴆止渴。

雖然,聽上去對痛苦上癮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但這種技術最妙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

醫生只會感受到痛苦,但不會對身體本身造成什麼實質性的生理性損傷。

這就好比讀了一本悲劇小說,讀者代入小說角色,感同身受到他的痛苦,合上書本之後,讀者全身而退!

記得口袋君曾經說過,最好的喜劇往往是悲劇。笑到無以復加時,人往往會淚湧而出,哭到極度悲痛時,又會破涕乾笑。所以大腦中控制喜悅與痛苦的區域其實非常接近。

在這第一個故事中,醫生感受到了一種沒有任何雜質的悲傷,純粹的悲傷帶來了極度的快感。而共情是危險的,他最終陷入痛苦的沼澤,不能自拔!

02

可悲的毛絨玩具

第二個故事依舊關於共情。

當深愛的人不幸遭遇車禍變成植物人,如果有人告訴你,可以把她的靈魂注入你的腦中,與你的感官、情感體驗共用,你會答應嘛?

在第二個故事中,男主就答應了。

植物人妻子的所有意識全部轉移到他的大腦中,兩人共用同一個身體和頭腦,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100%共情。

聰明的你或許猜到了這樣長此以往下去的問題,那就是隱私和邊界。

即使親密如夫妻,就算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感同身受,很快就會陷入崩潰的邊緣。事實證明,適當的共情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但100%的共情對於個體而言,是具有毀滅性的。

最終,當男主遇到新歡後,再也忍受不了植物人妻子長期以來在自己腦中的嘮嘮叨叨,在新歡的慫恿下,將植物人妻子的所有意識,轉移到了猴子毛絨玩具中。孩子會長大,最終她的結局只能是被永久地拋棄。

03

不斷被電擊的虛擬角色

第三個故事是全片最黑暗的段落。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身上。

一位被冤枉的死囚犯在被電椅執行死刑前,同意了變態科學家的一個協議:在他的身體被電死之前,將他的意識轉移出來,植入到一個虛擬的角色中,然後任由科學家處置。而死囚犯的妻子和女兒可以獲得一筆可觀的"補償費"

沒想到,這位變態科學家,把他視作了一種旅遊紀念品般的存在。將他的意識注入到虛擬角色中,並囚禁在實驗室的牢房中,每日接受過來參觀"黑色博物館"遊客無數次的高壓電擊刑法。成為整座博物館的王牌遊樂項目。

遊客在滿足自己的施虐欲之後,還會得到虛擬角色被電擊瞬間.GIF的紀念品。

折磨囚犯的是與他素不相識的來參觀博物館的遊客。

如果第一個故事講述的是迷戀自己的痛苦,那麼第三個故事就是關於享受他人的痛苦。

《黑鏡》神之集《黑色博物館》三個故事中最精彩的地方,就是:

向觀眾傳到了一種無比真實、超有代入感的強烈痛苦。

這一幕幕痛苦的瞬間,這一周始終在口袋君腦海中如噩夢般縈繞。

的確,我對這些虛擬的的角色有產生了某種程度上的共情,體會到了他們的痛苦!

但就和最後一個故事一樣,口袋君"享受"到了他人的痛苦,卻不要付出任何代價。

這種體驗痛苦的方式實在是太讓人上癮了。

以致於口袋君不知不覺地通過這篇影評分享、安利,並消遣了這種"癮"。

不得不承認:在不用付出現實代價的前提下,口袋君和《黑鏡》406的這些虛擬角色一樣,對痛苦上了癮!

為了揪出病灶,過往的醫學技術往往要耗費大量成本。

於是,在未來,某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頭套,醫生可以將自己的神經與病人的神經相連,從而直接感受病人的痛苦,極其快速地作出最精確的診斷。

這樣的技術會帶來什麼後果嘛?第一個故事就提供了一種假設。

隨著這位醫生所承受的痛苦類型越發多樣化,量變引發了質變,醫生竟漸漸愛上了各種千奇百怪疼痛的感覺,他希望能嘗試到更多過去從未曾體驗到的痛苦。

為了自己的私欲,他竟沉迷於享受痛苦,而沒有及時救助傷患,導致醫療事故被醫院開除。

最終,他竟開始自殘!甚至,只能通過殘暴地殺害路人並感受他的痛苦來飲鴆止渴。

雖然,聽上去對痛苦上癮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但這種技術最妙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

醫生只會感受到痛苦,但不會對身體本身造成什麼實質性的生理性損傷。

這就好比讀了一本悲劇小說,讀者代入小說角色,感同身受到他的痛苦,合上書本之後,讀者全身而退!

記得口袋君曾經說過,最好的喜劇往往是悲劇。笑到無以復加時,人往往會淚湧而出,哭到極度悲痛時,又會破涕乾笑。所以大腦中控制喜悅與痛苦的區域其實非常接近。

在這第一個故事中,醫生感受到了一種沒有任何雜質的悲傷,純粹的悲傷帶來了極度的快感。而共情是危險的,他最終陷入痛苦的沼澤,不能自拔!

02

可悲的毛絨玩具

第二個故事依舊關於共情。

當深愛的人不幸遭遇車禍變成植物人,如果有人告訴你,可以把她的靈魂注入你的腦中,與你的感官、情感體驗共用,你會答應嘛?

在第二個故事中,男主就答應了。

植物人妻子的所有意識全部轉移到他的大腦中,兩人共用同一個身體和頭腦,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100%共情。

聰明的你或許猜到了這樣長此以往下去的問題,那就是隱私和邊界。

即使親密如夫妻,就算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感同身受,很快就會陷入崩潰的邊緣。事實證明,適當的共情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但100%的共情對於個體而言,是具有毀滅性的。

最終,當男主遇到新歡後,再也忍受不了植物人妻子長期以來在自己腦中的嘮嘮叨叨,在新歡的慫恿下,將植物人妻子的所有意識,轉移到了猴子毛絨玩具中。孩子會長大,最終她的結局只能是被永久地拋棄。

03

不斷被電擊的虛擬角色

第三個故事是全片最黑暗的段落。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身上。

一位被冤枉的死囚犯在被電椅執行死刑前,同意了變態科學家的一個協議:在他的身體被電死之前,將他的意識轉移出來,植入到一個虛擬的角色中,然後任由科學家處置。而死囚犯的妻子和女兒可以獲得一筆可觀的"補償費"

沒想到,這位變態科學家,把他視作了一種旅遊紀念品般的存在。將他的意識注入到虛擬角色中,並囚禁在實驗室的牢房中,每日接受過來參觀"黑色博物館"遊客無數次的高壓電擊刑法。成為整座博物館的王牌遊樂項目。

遊客在滿足自己的施虐欲之後,還會得到虛擬角色被電擊瞬間.GIF的紀念品。

折磨囚犯的是與他素不相識的來參觀博物館的遊客。

如果第一個故事講述的是迷戀自己的痛苦,那麼第三個故事就是關於享受他人的痛苦。

《黑鏡》神之集《黑色博物館》三個故事中最精彩的地方,就是:

向觀眾傳到了一種無比真實、超有代入感的強烈痛苦。

這一幕幕痛苦的瞬間,這一周始終在口袋君腦海中如噩夢般縈繞。

的確,我對這些虛擬的的角色有產生了某種程度上的共情,體會到了他們的痛苦!

但就和最後一個故事一樣,口袋君"享受"到了他人的痛苦,卻不要付出任何代價。

這種體驗痛苦的方式實在是太讓人上癮了。

以致於口袋君不知不覺地通過這篇影評分享、安利,並消遣了這種"癮"。

不得不承認:在不用付出現實代價的前提下,口袋君和《黑鏡》406的這些虛擬角色一樣,對痛苦上了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