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善良不好嗎?為什麼老實人總是吃虧?

世界平凡, 純真純善自然是好的, 內心真正的善良表現在能對常理所發生的事情產生共鳴, 對非常理所產生的事情感到厭惡。 而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 在中國中庸之道就是走一條中間路線, 不左不右, 能吃虧, 不過線, 於是在大開大合的競爭中反而能夠走得長遠。

老實人認理不認人, 原因就在這裡。 事情是怎樣的就是怎樣的, 沒有考慮背景、人脈、關係甚至是禮節, 於是常常出現原本的老實人經常出現在風口浪尖上。

究其原因, 有幾個方面。

中國是一個根深蒂固的關係社會, 不光是由家人、親戚、朋友組成的, 穿插了太多的客戶關係、利益關係、上下級關係以及他們背後所代表的圈子影響力。 在多種合力的共同作用下, 處理事情的時候就不能僅僅“靠理”。 因為每個人可能代表了不同的想法, 每個人代表了不同的利益, 可能不在理, 卻是基於某種“特殊情況”下的考慮。

如果不能洞悉、理解、揣測和結合到位, 那麼你的理也就變成了考慮不周。 老實人說老實話, 卻往往不在點上, 觸動了別人的情緒和情懷, 不受待見也是正常。

中國人的自由獲得感差, 活出自己只是一句雞湯。 本質上中國人是活在別人的眼光中的, 於是獲得別人的認同、認可和接受變得十分重要。 如何平衡?只有妥協, 甚至犧牲一些個人的利益。 這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這種行為讓中國人變得集體永遠大於個體, 講奉獻, 講犧牲, 於是很多事情很做成。 但另一方面, 模式化的背後, 個性的壓抑或者缺失也會導致創造力不夠,

或者與這個大同社會所認知的條條框框格格不入。

90-00後的年輕人不管這些, 肆意發散著自己的個性, 但說句實話, 也著實碰了很多釘子。

我們不能離開社會現狀而空談道德, 我們也不能脫離實際而泛論良心。

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和內在, 學會保護自己, 學會說話處事的方式和技巧, 如王陽明的心學所告訴我們的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