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日常沖煮|同一支耶加雪菲,沖泡方法的不同,味道也不同嗎?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

咖啡行業交流請加

私人微信前街精品咖啡, 微信號:

(長按複製)

qianjiecoffee

沖泡咖啡是一門複雜的學問, 就算每次用了同樣的原料, 同樣的烘焙, 同樣的製作過程, 到最後可能出來的味道也會不一樣的。 沖泡方法不同, 咖啡味道和口感也會不一樣。 儘管使用相同的原料, 保證同樣的酸味、苦味的量, 如果萃取的程度不一樣, 咖啡的味道也會不一樣。

萃取時, 以下因素會對咖啡的味道產生影響:

時間(水和咖啡粉的接觸時間)

咖啡萃取水的溫度可以改變咖啡的味道

一說到水溫, 大家馬上就會想到萃取時倒入的水的溫度, 而實際上, 這裡的水溫指的是接觸咖啡粉時的水溫。

如果水溫過高(94度以上), 就會加快咖啡粉的成分溶解速度。

酸味本身的溶解速度也很快, 即使水溫再高, 其溶解于水的的總量也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枯苦味的溶解速度比較慢,

如果水溫過高, 苦味由咖啡粉中心向表層移動的速度就會一下子加快, 溶入水中的總量會更多, 咖啡中的苦味比例就會增加。

反之, 如果水溫低(83度以下), 咖啡中的苦味比例就會減少。

咖啡萃取萃取時間可以改變咖啡的味道

酸味的溶解速度原本就快, 所以3分鐘溶入水中的量與5分鐘溶入水中的量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苦味的溶解速度慢, 所以3分鐘溶入水中的量與5分鐘溶入水中的量差異較大。 總之, 如果增加了萃取時間, 時間越久, 咖啡越苦。

咖啡萃取咖啡粉顆粒的大小可以改變咖啡的味道

咖啡粉磨得越細, 意味著其中的成分越容易出來。 對於原本就很容易溶解額酸味成分來說, 咖啡粉顆粒的大小對它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但是, 對於不容易溶解的苦味成分來說, 咖啡粉顆粒的大小就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咖啡粉顆粒越小, 溶解于水中的苦味總量就越大, 苦味的比例也就會越大。

說到這裡, 其實大家也多少應該有一點點概念了, 其實沖泡方式對咖啡的影響因素之間是會相互作用的, 他們會迴圈作用的。 例如, 咖啡粉研磨粗略, 濾水速度就會快, 味道就會淡, 但是可以略微提高一些水溫, 或者增加浸泡時間來調整杯中的味道。 但是無論你怎樣調整, 您都無法改變您的咖啡豆,

這是您杯中咖啡的主旋律。

【舉個例子】用同一支豆子萃取

衣索比亞 耶加雪菲 科契爾

等級劃分:G1

品種:Heirloom

種植高度:1650米~1800米

處理方式:水洗

第一次沖煮:

V60濾杯, 15克粉,水溫90度,研磨4(鬼齒),水粉比接近1:16

35克水悶蒸,悶蒸時間為35s

分段:注水到110ml 斷水,緩慢注水到230ml

口感有些偏淡,風味比較弱

其他做法不變,只要將你的研磨度調細一些,這樣增加了吸水的顆粒數,也將熱水保留得更久一些,咖啡液濃度自然就提高了。

第二次沖煮(修正):

V60濾杯, 15克粉,水溫88.9度,研磨3.5(鬼齒),

水粉比接近1:15

35克水悶蒸,悶蒸時間為32s

分段:注水到110ml 斷水,緩慢注水到228ml

口感順滑,風味厚實多了

到底什麼口味的咖啡更好?酸與苦的比例到底怎樣才算好?這就是個人的喜好問題了。如果咖啡是自己沖泡的,只要自己喝著順了口就可以了;如果是別人為你沖泡的,嘗試一下別人的手藝也未嘗不可;如果是為別人沖泡的,那麼為了做出適合的口味,就需要掌握挑選原料、控制水溫、把握萃取時間以及對咖啡粉研磨程度的把控這一類的技巧了。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一套沖煮參數,源於自己對於沖煮器具以及咖啡豆的特定理解(手沖課堂 | 手沖咖啡入門基礎,認識不同器具的萃取技巧以及沖泡手法) ,沒有必要完全參照別人的參數和手法來進行你自己的沖煮——即使是某某冠軍或者某某大咖的參數……

記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是時候嘗試通過改變溫度後所沖泡出的不同風味找到你最愛的口味。

第一次沖煮:

V60濾杯, 15克粉,水溫90度,研磨4(鬼齒),水粉比接近1:16

35克水悶蒸,悶蒸時間為35s

分段:注水到110ml 斷水,緩慢注水到230ml

口感有些偏淡,風味比較弱

其他做法不變,只要將你的研磨度調細一些,這樣增加了吸水的顆粒數,也將熱水保留得更久一些,咖啡液濃度自然就提高了。

第二次沖煮(修正):

V60濾杯, 15克粉,水溫88.9度,研磨3.5(鬼齒),

水粉比接近1:15

35克水悶蒸,悶蒸時間為32s

分段:注水到110ml 斷水,緩慢注水到228ml

口感順滑,風味厚實多了

到底什麼口味的咖啡更好?酸與苦的比例到底怎樣才算好?這就是個人的喜好問題了。如果咖啡是自己沖泡的,只要自己喝著順了口就可以了;如果是別人為你沖泡的,嘗試一下別人的手藝也未嘗不可;如果是為別人沖泡的,那麼為了做出適合的口味,就需要掌握挑選原料、控制水溫、把握萃取時間以及對咖啡粉研磨程度的把控這一類的技巧了。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一套沖煮參數,源於自己對於沖煮器具以及咖啡豆的特定理解(手沖課堂 | 手沖咖啡入門基礎,認識不同器具的萃取技巧以及沖泡手法) ,沒有必要完全參照別人的參數和手法來進行你自己的沖煮——即使是某某冠軍或者某某大咖的參數……

記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是時候嘗試通過改變溫度後所沖泡出的不同風味找到你最愛的口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