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泡茶過程中最容易犯的五條失禮行為,看看你犯過沒

人人都會喝茶, 但不一定會泡茶, 如何把茶泡得好喝是很重要的。 但在泡茶過程中的一些基本禮節也要注重, 有時在茶桌上可能因為某一個小動作而得罪了客人, 鬧得不歡而散, 主人還莫名其妙。

今天茶茶就來扒一扒泡茶過程中最容易犯的五條失禮行為, 看看你中了幾條。

一、倒茶懸杯

我們在泡茶的時候, 特別是泡普洱生茶的時候可以“懸壺高沖”, 高沖可以讓茶葉在水的激蕩下, 充分浸潤, 以利於色、香、味的充分發揮。

但在給客人倒茶的時候, 如果把公道杯舉得高高的, 讓滾燙的茶湯傾瀉而下, 茶湯若是從品茗杯中濺到客人身上, 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再者, 這樣的倒法容易導致茶湯香氣散失, 且會使杯中泡沫增加, 從而影響茶湯的口感。 高沖適宜沖泡, 但是不適宜倒茶懸杯。 所以在給客人倒茶時, 最好讓公道杯的杯口儘量靠近客人的品茗杯,

但不要接觸到杯子, 以不會濺出茶湯的高度為宜。

二、厚此薄彼

通常我們泡茶喜歡用公道杯, 一方面可以均勻茶湯的濃度, 另一方面可以平衡茶水的多寡, 表現出主人的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如果主人在倒茶時不均勻, 這位倒得滿滿的, 那位只沾濕個杯底,

茶多的覺得你在茶滿欺客, 茶倒這麼滿, 整個杯子都是燙的, 又不好拿又擔心灑;茶少的懷疑你在故意怠慢。 往往搞得裡外不是人, 所以分茶時要儘量均勻, 公平公道, 不要厚此薄彼。

三、續杯不及

喝茶過程中客人的杯子空了, 要及時續杯, 這是規矩,

不管你的注意力在話題上還是其它方面, 這個動作一定不能忘記!

客人一飲而盡, 往往是因為十分口渴, 這時你就更要及時續杯。 不及時續杯, 或者給客人續的是冷茶, 基本代表你在暗下逐客令, 不管一是否有意, 場面將十分尷尬。

四、茶滿欺人

中國有句話:茶七飯八酒十分。

意思就是倒茶最多倒七成滿, 飯可以盛到八成滿, 酒要倒到十成滿才是對人的尊敬。 斟茶不可斟滿,因為太滿了讓客人不好端,溢出了茶水,不但浪費,也總會燙著客人的手或撤潑到衣服上,令人尷尬 。 因此,斟茶以七分為宜,太多或太少都會被認為不識禮數。

七分, 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分寸上的把握。 行事把握分寸, 說話留有餘地, 待人寬容之心, 處世淡泊從容。 茶倒七分滿似乎也在提醒人們, 為人做事一定要虛心謹慎, 不驕不躁, 不可鋒芒畢露, 要謙和含蓄, 正所謂滿招損, 謙受益。 為人處事也是如此, 當留餘地。

五、一泡到底

在賓主歡聚一堂,品茗聊天的時刻,若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立即換茶以表示歡迎,否則是會被認為“慢客”的細節。換茶葉之後的二道茶要新客先飲,若新客一再推卸便叫“卻之不恭”。

特殊情況,雖然主人熱情好客,但有時因各類原因不方便接待、或是不想接待賓客時,主人可長時間不換茶葉一泡到底,這樣,賓客知道主人已經暗暗下“逐客令”,為了不自討沒趣,便會起身告別,而主人還會表示“惋惜”之情。

茶葉在中國的發展源遠流長,茶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喝茶的禮儀也歷經的千百年的傳承和演進。一個茶字中的無窮奧妙引人遐想,可古老亦可年輕,也因為各種茶而衍生出各種茶文化與禮儀。已經慢慢滲入到現代生活用茶中,如今,還有一些茶桌禮儀被完整保留流傳下來了,我們應該傳承還是遺棄呢?

五、一泡到底

在賓主歡聚一堂,品茗聊天的時刻,若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立即換茶以表示歡迎,否則是會被認為“慢客”的細節。換茶葉之後的二道茶要新客先飲,若新客一再推卸便叫“卻之不恭”。

特殊情況,雖然主人熱情好客,但有時因各類原因不方便接待、或是不想接待賓客時,主人可長時間不換茶葉一泡到底,這樣,賓客知道主人已經暗暗下“逐客令”,為了不自討沒趣,便會起身告別,而主人還會表示“惋惜”之情。

茶葉在中國的發展源遠流長,茶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喝茶的禮儀也歷經的千百年的傳承和演進。一個茶字中的無窮奧妙引人遐想,可古老亦可年輕,也因為各種茶而衍生出各種茶文化與禮儀。已經慢慢滲入到現代生活用茶中,如今,還有一些茶桌禮儀被完整保留流傳下來了,我們應該傳承還是遺棄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