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天目藥業再次重組失敗 中藥第一股面臨虧損危機

已經六次重組失敗的天目藥業, 在重組的道路上又一次流產。 近日, 天目藥業對外宣佈終止其自2017年6月披露的重組方案, 原因是德昌藥業供應商涉農, 核查較為複雜, 由於時間與價格因素, 雙方選擇終止重組。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 天目藥業重組標的為海南伊順藥業, 但後續因伊順藥業控股股東與其他合作股東之間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天目藥業與伊順藥業的重組停擺。 隨後, 天目藥業在一個月內快速物色到新標的, 與德昌藥業重組。

為此, 業內人士對天目藥業迅速更換重組提出質疑, 當時德昌藥業資產規模遠高於天目藥業當時的狀況,

且根據股份補償公式, 德昌藥業控股人葛德州承諾利潤補償的覆蓋範圍與預案不符。

天目藥業表示, 公司主營業務為藥品及相關保健品的銷售, 最近幾年盈利能力較差, 通過重組置入具有較強盈利能力的德昌藥業, 將有利於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據天天證券網資料顯示, 天目藥業被稱為中藥第一股, 旗下擁有珍珠明目滴眼液、鐵皮石斛等一批特色產品的公司, 在上市之初的幾年有著亮麗的成績。 其中公司旗下薄荷類產品曾一度佔有國內近一半的市場份額;1998年天目藥業更是實現淨利2127萬元。

然而, 隨著時間的推移, 天目藥業不管是產品銷售還是業績情況, 一直處於危機狀態。

根據2016年財報, 天目藥業旗下產品包括複方鮮竹瀝液、竹瀝合劑、百合固金以及薄荷素油在內的7種產品營業收入呈下滑趨勢。 其中, 百合固金下滑幅度高達60%。

天目藥業總經理祝政也曾公開表示, 2007年以來公司控股股東幾經易主, 導致公司經營策略不斷變化, 核心戰略規劃無法延續。 公司經營層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頻繁更換, 員工積極性和工作連續性受到影響。 同時, 公司無法注入優良資產等原因導致2007年以來天目藥業處於盈利和虧損的邊緣。

由於連續出現虧損, 天目藥業在2011-2013年就被戴上ST的帽子, 直到2014年才得以摘帽。 為避免長期ST而遭退市, 天目藥業選擇變賣資產獲取利潤, 2011年至2014年間, 公司先後出售深圳京柏醫療設備、天目北斗、天工商廈以及杭州天目北斗生物製藥等股權。

業內人士分析, 此次天目藥業重組再次失敗、主要是主營業務銷售不佳, 業績長期處於萎靡狀態。 目前, 天目藥業想通過產業佈局挽救業績的可能性較小, 被並購和繼續尋找重組標的依舊是天目藥業未來發展方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