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好萊塢政治正確

自從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這顆定時炸彈爆炸已來, 整個好萊塢都陷入前所未有的草木皆兵。

上周落下帷幕的金球獎上, 主持人賽金花在開場詞中就挑明, 想要在風波過後的好萊塢活下去, 越來越艱難。

▲天知道下一位“陣亡”的男士又是誰

“今年的年度話題是Big Little Lies和Get Out, 當然我說的是電視劇和電影。 ”

“你們聽說威廉·達福那事兒了嗎?他被提名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背後, 一個好萊塢的新紀元正在到來

政治正確, 一個一直與好萊塢相伴而生的字眼, 已經成為面前這個所謂新時代的關鍵字。

好萊塢簡明“政治正確”史

政治正確不止關乎狹義的政治, 在西方文化語境中, 它指的是使用某些詞彙及施行部分政策, 應避免對特定群體產生冒犯與歧視。

關於政治正確概念的誕生, 最早可以追溯到1793年,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於一起政治案件的審理當中。

1970年, 作家托尼·克得·班巴拉在其作品選《黑人女性》中, 最早將“政治正確”一詞的語境推廣到普適層面。

▲書名一共三個單詞, 兩個都相當“政治正確”

一直以來, 三大“政治正確”一直是好萊塢影人與影視作品繞不開的話題:種族、性別、LGBT群體。

到了近一段時間, 政治正確又加入了難民問題、行業潛規則問題, 甚至演員資歷與獎項肯定等等新的討論。

這些問題在好萊塢並非一朝一夕興起的新鮮事, 有些甚至是老生常談, 譬如種族問題。

▲1940年, 黑人演員海蒂·麥克丹尼爾斯憑藉出演[亂世佳人], 第一次站上奧斯卡領獎臺

雖然在大銀幕上, 海蒂·麥克丹尼爾斯大部分都是作為女僕角色出現, 但她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提升黑人演員在好萊塢地位。

海蒂曾經說到, “我寧願扮演一位女僕, 也不願成為一位女僕”。

相較於種族這個美式骨灰級難題, 受宗教等因素限制, 好萊塢對於LGBT群體的認可,

也是上世紀40年代開始出現改觀。

▲同樣是在1940年, 裘蒂絲·安德森在希區柯克影片[蝴蝶夢]中飾演了一位對女主人心生愛慕的女管家

憑藉這個角色, 裘蒂絲·安德森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這是飾演LGBT角色的演員, 首次進入奧斯卡提名名單。

▲1985年,威廉·赫特憑藉主演[蜘蛛女之吻]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這是第一次有演員憑藉飾演LGBT角色捧回小金人

從第一次有演員憑藉飾演LGBT角色獲得奧斯卡提名,到第一次獲獎,中間竟然經歷將近40年。

而從第一次有演員憑藉飾演LGBT角色獲得奧斯卡,到第一部LGBT影片斬獲最佳奧斯卡影片將,中間又經歷了30餘年。

很多觀眾都以為2005年李安執導的[斷背山]能夠創造LGBT影片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歷史。

因此當傑克·尼科爾森打開那個寫著“最佳影片——[撞車]”的信封時,連他自己都不敢確信(真希望當年也是拿錯了)。

▲LGBT影片首次獲獎的歷史,直到去年才被[月光男孩]創造,適逢美國剛剛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這次獲獎不得不說是典型的好萊塢政治正確式勝利了

與打持久戰的LGBT話題相同,關於性別平權的政治正確在好萊塢也沸沸揚揚了大半個世紀。

性別平權最大的體現點倒不是得不得奧斯卡,而是女演員關於同工同酬的呼聲。

▲好萊塢歷史上首位公開呼籲男女演員同工同酬、待遇相同的祖師奶奶,一定要數貝蒂·大衛斯了

為了獲得更高的片酬與更好的劇本,貝蒂曾經公然與東家華納對簿公堂,結果還算差強人意。

但時至今日,男女演員同工同酬的問題依舊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就連去年憑藉[愛樂之城]獲得奧斯卡影后的艾瑪·斯通,也說到搭檔瑞恩·高斯林為了保持與她片酬一致,提出自降片酬。

“減去我比她多的”和“給得一樣多”,能是一回事麼?

在今年韋恩斯坦性騷擾爆發的敏感時間點,對於女性演員在好萊塢獲得應有待遇的呼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正確峰頂。

▲剛剛獲得金球最佳劇情片女主角的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在領獎詞中放話:這一屋子的女人,不是為了吃飯,而是是為了工作來的

好萊塢人士對於政治正確的訴求,誠然道阻且艱。

直到今天,關於種族與性別的歧視和不公待遇,依然存在於美國社會。

但這群站在聚光燈下,最受關注的群體,已然早於同一時代的大多數人,對特定人群的生存狀況敢於提出關注與質疑,就是莫大的勇氣。

讓人歡喜讓人憂的政治正確

既然有“正確”,就一定有與之相對的“錯誤”。

在當下這個處處雷區的非常時期,誰要是不小心犯了錯誤,別怪好萊塢翻臉不認人。

遠的不說,先說剛剛獲得金球獎最佳劇情與音樂喜劇的兩位元男演員,可就沒有女星們那麼好運了。

▲“狗爹”加里·奧德曼金球獎盃還沒捂熱,前妻唐婭·費倫蒂諾控告他曾有家暴史的舊文就被翻了出來

▲詹姆斯·弗蘭科曾涉嫌性騷擾的傳聞,在這個時間點更加撞上了槍口,當然隨後他的工作搭檔大衛·西蒙也出面予以澄清

這麼說起來,還真的是應了賽金花在金球開場秀上所說的,“現在男演員和導演們都怕了名字被大聲叫出來,准沒好事”。

甚至就連克里斯多夫·諾蘭導演也是人在現場坐,鍋從天上來。

▲有媒體指出,獲得金球獎最佳劇情片提名的[敦克爾克],片中主要演員竟然沒有黑人,這是不符合二戰歷史的

和諾蘭“同病相憐”的還有剛剛在坎城電影節獲得最佳導演獎的索菲亞·科波拉。

▲在她獲獎後,馬上有指責的聲音站出來說,[牡丹花下]講的是南北戰爭,一個黑人演員沒有,這科學嗎

如果說早前有影評人提到影片[林肯]中“誇大了美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對於廢除奴隸制的作用”這種史實性錯誤,尚且言之有物。

[敦克爾克]和[牡丹花下]遭遇的這種宛如小學生過家家式“為什麼不帶他玩兒”質問,多少有點上綱上線、矯枉過正的意味了。

究其原因,不難推斷這一波對黑人演員格外重視的政治正確,是受到早些時候“全白”奧斯卡的餘震波及。

在2015年與2016年兩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中,獲得最佳男女主角提名的均為白人演員。

這一事件當時引發好萊塢不小震動,威爾·史密斯、維奧拉·大衛斯等重量級影人紛紛發聲,甚至公開抵制奧斯卡。

雖然去年的奧斯卡可謂好萊塢黑人電影工作者的全線勝利,但“為什麼沒有誰”的質疑顯然沒有完全得到平息。

▲[愛樂之城]在去年也承受了不少關於“洛杉磯為什麼全是異性戀”的指責

你看,如果說早先好萊塢對政治正確的訴求,是為了讓黑人、女性以及LGBT群體免遭歧視或不公待遇。

如今好萊塢的政治正確,已然變成一條“死線”,就是誰碰了這條線,誰就做好死得很慘的準備吧。

但這樣一言不合就口誅筆伐的政治正確,相較于好萊塢人士“為獲得平等而不懈爭取”的初心,是否多少有些變了味?

政治正確還是坐收漁利?

好萊塢政治正確演變為如今的態勢,用一句俗話來說,就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口號都是人喊出來的,從中也不難瞥見好萊塢這群老油條們,葫蘆裡買的什麼藥。

先說導演和演員。

好萊塢一部分導演和演員政治立場有多鮮明,無需多言。

黑人、女性與LGBT群體的話題,之於他們來說,未必是最需要關注的話題,但一定是最能獲得關注度的談資。

另一部分導演和演員也深諳從眾心理,跟上大隊人馬,結果肯定不會太糟。

之於製片廠,政治正確讓他們看到的是將作品朝著哪個風向運動,最容易名利雙收。

黑人和LGBT話題最不出錯?好,那就把[月光男孩]的劇本揀起來,順著風向走,才不會吃虧。

最左右為難的大概要說學院和評委們。

又要有好大家分,又要政治正確,說到底還是為了學院既不失去權威性,又不失去好萊塢工作者的擁護。

選出一部政治正確的電影作為最佳影片,或是獲獎者在領獎臺上振臂一呼。

關注度也有了,推特臉書轉發點贊蹭蹭蹭漲,完美。

各打自己小算盤的好萊塢人士,最終把這屆金球獎玩出了“史上最黑”。

▲到場嘉賓不約而同的身穿黑色禮服,佩戴Time's up胸針

誰成想這群精明到骨頭縫的人們,竟然藉由自彈自唱的所謂“政治正確”,上演了一出前所未有的闔家歡大戲。

曾幾何時,政治正確是好萊塢人士先于普羅大眾,為遭受歧視與不公待遇的群體呼籲平權的利器。

時至今日,政治正確不過是各方保證自己在不出錯的情況下,得以利益最大化的保護傘。

這倒讓我想到,貝蒂·大衛斯曾主演的[紅衫淚痕]中,有一個橋段:

參加社交舞會的未婚女子,都應身著白裙到場,唯有貝蒂·大衛斯飾演的女主角,一襲紅裙如火,令四座皆驚。

▲曾經的政治正確是敢於為少數群體代言的“紅裙子”,如今已然成為大多數人站好隊力求相安無事的“白裙子”

好萊塢也再沒有誰,敢穿上一條“紅裙子”,做那個與眾不同的人了。

誠如賽金花在金球獎上說的,一個好萊塢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我們雖然不能預知,這個新時代還會有哪些新故事,但有一點可以想見,它一定很保守,也很正確。

▲1985年,威廉·赫特憑藉主演[蜘蛛女之吻]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這是第一次有演員憑藉飾演LGBT角色捧回小金人

從第一次有演員憑藉飾演LGBT角色獲得奧斯卡提名,到第一次獲獎,中間竟然經歷將近40年。

而從第一次有演員憑藉飾演LGBT角色獲得奧斯卡,到第一部LGBT影片斬獲最佳奧斯卡影片將,中間又經歷了30餘年。

很多觀眾都以為2005年李安執導的[斷背山]能夠創造LGBT影片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歷史。

因此當傑克·尼科爾森打開那個寫著“最佳影片——[撞車]”的信封時,連他自己都不敢確信(真希望當年也是拿錯了)。

▲LGBT影片首次獲獎的歷史,直到去年才被[月光男孩]創造,適逢美國剛剛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這次獲獎不得不說是典型的好萊塢政治正確式勝利了

與打持久戰的LGBT話題相同,關於性別平權的政治正確在好萊塢也沸沸揚揚了大半個世紀。

性別平權最大的體現點倒不是得不得奧斯卡,而是女演員關於同工同酬的呼聲。

▲好萊塢歷史上首位公開呼籲男女演員同工同酬、待遇相同的祖師奶奶,一定要數貝蒂·大衛斯了

為了獲得更高的片酬與更好的劇本,貝蒂曾經公然與東家華納對簿公堂,結果還算差強人意。

但時至今日,男女演員同工同酬的問題依舊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就連去年憑藉[愛樂之城]獲得奧斯卡影后的艾瑪·斯通,也說到搭檔瑞恩·高斯林為了保持與她片酬一致,提出自降片酬。

“減去我比她多的”和“給得一樣多”,能是一回事麼?

在今年韋恩斯坦性騷擾爆發的敏感時間點,對於女性演員在好萊塢獲得應有待遇的呼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正確峰頂。

▲剛剛獲得金球最佳劇情片女主角的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在領獎詞中放話:這一屋子的女人,不是為了吃飯,而是是為了工作來的

好萊塢人士對於政治正確的訴求,誠然道阻且艱。

直到今天,關於種族與性別的歧視和不公待遇,依然存在於美國社會。

但這群站在聚光燈下,最受關注的群體,已然早於同一時代的大多數人,對特定人群的生存狀況敢於提出關注與質疑,就是莫大的勇氣。

讓人歡喜讓人憂的政治正確

既然有“正確”,就一定有與之相對的“錯誤”。

在當下這個處處雷區的非常時期,誰要是不小心犯了錯誤,別怪好萊塢翻臉不認人。

遠的不說,先說剛剛獲得金球獎最佳劇情與音樂喜劇的兩位元男演員,可就沒有女星們那麼好運了。

▲“狗爹”加里·奧德曼金球獎盃還沒捂熱,前妻唐婭·費倫蒂諾控告他曾有家暴史的舊文就被翻了出來

▲詹姆斯·弗蘭科曾涉嫌性騷擾的傳聞,在這個時間點更加撞上了槍口,當然隨後他的工作搭檔大衛·西蒙也出面予以澄清

這麼說起來,還真的是應了賽金花在金球開場秀上所說的,“現在男演員和導演們都怕了名字被大聲叫出來,准沒好事”。

甚至就連克里斯多夫·諾蘭導演也是人在現場坐,鍋從天上來。

▲有媒體指出,獲得金球獎最佳劇情片提名的[敦克爾克],片中主要演員竟然沒有黑人,這是不符合二戰歷史的

和諾蘭“同病相憐”的還有剛剛在坎城電影節獲得最佳導演獎的索菲亞·科波拉。

▲在她獲獎後,馬上有指責的聲音站出來說,[牡丹花下]講的是南北戰爭,一個黑人演員沒有,這科學嗎

如果說早前有影評人提到影片[林肯]中“誇大了美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對於廢除奴隸制的作用”這種史實性錯誤,尚且言之有物。

[敦克爾克]和[牡丹花下]遭遇的這種宛如小學生過家家式“為什麼不帶他玩兒”質問,多少有點上綱上線、矯枉過正的意味了。

究其原因,不難推斷這一波對黑人演員格外重視的政治正確,是受到早些時候“全白”奧斯卡的餘震波及。

在2015年與2016年兩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中,獲得最佳男女主角提名的均為白人演員。

這一事件當時引發好萊塢不小震動,威爾·史密斯、維奧拉·大衛斯等重量級影人紛紛發聲,甚至公開抵制奧斯卡。

雖然去年的奧斯卡可謂好萊塢黑人電影工作者的全線勝利,但“為什麼沒有誰”的質疑顯然沒有完全得到平息。

▲[愛樂之城]在去年也承受了不少關於“洛杉磯為什麼全是異性戀”的指責

你看,如果說早先好萊塢對政治正確的訴求,是為了讓黑人、女性以及LGBT群體免遭歧視或不公待遇。

如今好萊塢的政治正確,已然變成一條“死線”,就是誰碰了這條線,誰就做好死得很慘的準備吧。

但這樣一言不合就口誅筆伐的政治正確,相較于好萊塢人士“為獲得平等而不懈爭取”的初心,是否多少有些變了味?

政治正確還是坐收漁利?

好萊塢政治正確演變為如今的態勢,用一句俗話來說,就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口號都是人喊出來的,從中也不難瞥見好萊塢這群老油條們,葫蘆裡買的什麼藥。

先說導演和演員。

好萊塢一部分導演和演員政治立場有多鮮明,無需多言。

黑人、女性與LGBT群體的話題,之於他們來說,未必是最需要關注的話題,但一定是最能獲得關注度的談資。

另一部分導演和演員也深諳從眾心理,跟上大隊人馬,結果肯定不會太糟。

之於製片廠,政治正確讓他們看到的是將作品朝著哪個風向運動,最容易名利雙收。

黑人和LGBT話題最不出錯?好,那就把[月光男孩]的劇本揀起來,順著風向走,才不會吃虧。

最左右為難的大概要說學院和評委們。

又要有好大家分,又要政治正確,說到底還是為了學院既不失去權威性,又不失去好萊塢工作者的擁護。

選出一部政治正確的電影作為最佳影片,或是獲獎者在領獎臺上振臂一呼。

關注度也有了,推特臉書轉發點贊蹭蹭蹭漲,完美。

各打自己小算盤的好萊塢人士,最終把這屆金球獎玩出了“史上最黑”。

▲到場嘉賓不約而同的身穿黑色禮服,佩戴Time's up胸針

誰成想這群精明到骨頭縫的人們,竟然藉由自彈自唱的所謂“政治正確”,上演了一出前所未有的闔家歡大戲。

曾幾何時,政治正確是好萊塢人士先于普羅大眾,為遭受歧視與不公待遇的群體呼籲平權的利器。

時至今日,政治正確不過是各方保證自己在不出錯的情況下,得以利益最大化的保護傘。

這倒讓我想到,貝蒂·大衛斯曾主演的[紅衫淚痕]中,有一個橋段:

參加社交舞會的未婚女子,都應身著白裙到場,唯有貝蒂·大衛斯飾演的女主角,一襲紅裙如火,令四座皆驚。

▲曾經的政治正確是敢於為少數群體代言的“紅裙子”,如今已然成為大多數人站好隊力求相安無事的“白裙子”

好萊塢也再沒有誰,敢穿上一條“紅裙子”,做那個與眾不同的人了。

誠如賽金花在金球獎上說的,一個好萊塢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我們雖然不能預知,這個新時代還會有哪些新故事,但有一點可以想見,它一定很保守,也很正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