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片裡有章子怡和張震的絕版青春

今天, 集結了華語電影圈最強陣容的[無問西東]上映。

此前, 我們曾在前瞻文章中分析過這部電影的主要看點——集結華語圈最強陣容, 這部青春片展現了別樣的深度。

第一時間看過首映, 電影講述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 餘音繞梁, 久久不能平靜。

可以說, 這是今年最具渲染力的一部文藝片, 準確地說, 是一部“清新文藝片”。

之所以說“清新”, 是因為, 單從電影的美術設計、主角的服裝造型看, 一股“清新”之風便撲面而來。

章子怡、黃曉明、王力宏、張震、陳楚生, 五位主角滿滿的“少年感”, 青春活力噴薄欲出。

如若瞭解電影的故事背景, 一切便有了合理的解釋。

本片橫跨清華建校的百年歷史, 選取民國、西南聯大、建國後初期、當代四個時期, 以四批清華年輕學生的命運為主線, 串聯起一個完整的故事。

電影中很多場景在清華大學校園內取景, 真實的校園, 為電影賦予了清新的氣質。

因此, 跟隨電影鏡頭, 便如同漫步在清華園一樣, 清風拂面, 令人神往。

實際上, 電影片名“無問西東”同樣和清華大學有關。

這個詞語並不常見, 乍見之初甚至容易讀錯。

“無問西東”一詞出自於清華大學校歌《西山蒼蒼, 東海茫茫》。

器識為先, 文藝其從, 立德立言, 無問西東。 孰紹介是, 吾校之功, 同仁一視, 泱泱大風。 水木清華眾秀鐘。

在這裡“無問西東”的本意是, 立德立言要超出傳統東西學科之上, 取得世界級成果。 清華大學則是融匯古今中西, 創造貢獻。

而用“無問西東”做電影名, 則是按照其字面意思理解, 用西東表示“方向感”。

導演李芳芳解釋說:“’立德立言, 無問西東’, 美好的德行和與人有益的言辭是青春飛揚的根基, 有了這兩點, 青春才有環顧四周,舍我其誰的豪氣和資本。”

正如導演的闡釋,電影主人公們雖處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聽從自己內心聲音,忠於個人的選擇。

所以無論他們在哪裡,在清華園、西南邊陲、西部邊疆,或是現代都市。無論命運如何,是顛沛流離、為國捐軀,或是在現代社會中迷失,只要心中有堅守,他們都可以坦然面對一切,從容地走向自己的命運。

這正是本片想要表達的主題。

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不止是刻畫清華大學校史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也是送給在座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年輕人都可以在電影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電影主人公們的青春朝氣,穿透電影螢幕,直直地射向你,讓人不由得心生感慨:年輕,真好啊。

尤其是,他們清華大學學生的身份,在同輩的年輕人中走在了前面,是佼佼者,是榜樣和楷模。

但是除去這層光環,每個人都置身於不可更改的時代背景中,只能順勢而為,做出自己的選擇。

時間線最早的,是陳楚生飾演的吳嶺瀾。

電影中的他,在1920年代進入清華大學,本來意氣風發的他,很快發現自己置身于高手雲集的地方,很快便泯然眾人。英語成績不及格,校園活動也懶於參加,陷入迷茫。與校長梅貽琦的一番談話之後,他聽從內心的聲音,放棄實業學科,選擇自己鍾愛的文科。

這是他個人的一大步,也會對未來產生一些影響。

十幾年後的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遷至昆明,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合併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已經是文科教授的吳嶺瀾也置身其中。已過而立之年的他,面對的是與當年自己年齡相仿的一批年輕人。

在日本軍機轟炸不斷的情況下,他在防空洞內為學生講課,講起泰戈爾的詩歌。

電影用多線敘事的手法,將他和梅貽琦校長的談話,以及泰戈爾在清華大學的演講剪輯在一起。

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以及代代相傳的傳道授業中,吳嶺瀾理解了梅貽琦校長所說的“承認並尋找真實的自己,有所同情,有所原諒,有所擔當。思考自我,反而有一種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這是屬於吳嶺瀾的“無問西東”。

也正是在這場防空洞授課之後,故事的第二個主人公,王力宏飾演的沈光耀,決定棄文從軍,參加空軍訓練。

他本是完美的化身,家教良好,外形俊朗,無所不通。在西南聯大這個集結了當時最優秀年輕人的地方,他都能鶴立雞群。在同學眼裡,他是“看上去什麼都能做好的人”。

也因為如此,他選擇擔負起肩上的責任,而不是逃避。看到被日軍轟炸過後殘破的校舍,被戰爭摧殘的孩子,他毅然加入空軍。即便這個選擇違背了父母親的意願,讓母親傷心流淚。

正如他自己所說,“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這是屬於沈光耀的“無問西東”。

時間進入建國後初期,章子怡飾演的王敏佳、黃曉明飾演的陳鵬一出場就洋溢著青春活力。

但是王敏佳的真性情為她帶來災難,她為老師打抱不平所寫的信,被認為是破壞他人家庭。

陳鵬所關心的,最初只是完成學業,進入科研所工作。對王敏佳,最初有一些朦朧的暗戀,但種種遭遇將二人的命運緊緊相連,讓二人的感情得到昇華。

王敏佳被批鬥毀容,故事的最後,只留下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和一句深情的話“死亡來臨前,我一定要找到你。”

當王敏佳面裹長巾沿著鐵軌一路流浪,陳鵬在歸家的火車上看著自己掉落的頭髮,他們也許會回想起牽手在清華園奔跑的那個浪漫的下午。

美好的年華留不住,但至少他們留住了對彼此的深情。

這是屬於他們的“無問西東”。

時間來到當代,在繁忙擁堵的城市,張震飾演的張果果是廣告公司的精英,作為高薪階層,卻在職場爭鬥中越陷越深。但他心底始終保有一份奉獻精神,無私地幫助四胞胎家庭度過難關,而不去計較得失。

這是屬於張果果的“無問西東”。

電影的主人公們,在不同的年代,面臨著不同的問題,但他們之間有一種冥冥之中的關聯。

這種關聯首先是,他們清華學子的身份,是百年清華精神的延續和傳承。正如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所寫的那樣,電影中的幾位主人公,身體力行,用自己的選擇踐行了這些話的意義。

電影結尾以致敬的方式,列舉清華大學校史上的數位大家,他們同時是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人物。他們並非高官,也非富商,而是在文史哲數理化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學者。馮友蘭、錢穆、楊振寧、陳寅恪、鄧稼先……他們也以配角的身份出現在電影中。譬如在西南聯大簡陋教室中“靜坐聽雨”的一場戲,艱苦的環境擋不住學生們求學的熱情,其中就有當時16歲的楊振寧。

他們為“無問西東”做了最好的詮釋。

第二種關聯是,電影一再強調的真實、自由、深情、盛放、勇敢、初心,這些美好的、共通的品質,在主人公身上延續。

在今天的電影市場,出現這樣一部立意崇高、內容豐富的文藝片,是難能可貴的。每一個人,尤其是年輕人,都可以從中得到啟示。

對於年輕人來說,雖然沒有像電影主人公們一樣經歷崢嶸歲月,但是在讀書求學中,總會對知識殿堂心生嚮往。清華大學不只是一所大學,它所代表的“自強不息”、“無問西東”的治學和處事態度,對每個人都大有裨益。

進一步講,電影主人公所面臨的命運轉折,更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情形。他們用“真實、自由、深情、盛放、勇敢、初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換做是我們,又會如何選擇呢?

正如電影所說“如果提前瞭解你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這部[無問西東],是一代代的年輕人,用自己的人生寫下的故事,希望給塵世中忙碌的你,帶去思考,帶去力量。

青春才有環顧四周,舍我其誰的豪氣和資本。”

正如導演的闡釋,電影主人公們雖處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聽從自己內心聲音,忠於個人的選擇。

所以無論他們在哪裡,在清華園、西南邊陲、西部邊疆,或是現代都市。無論命運如何,是顛沛流離、為國捐軀,或是在現代社會中迷失,只要心中有堅守,他們都可以坦然面對一切,從容地走向自己的命運。

這正是本片想要表達的主題。

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不止是刻畫清華大學校史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也是送給在座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年輕人都可以在電影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電影主人公們的青春朝氣,穿透電影螢幕,直直地射向你,讓人不由得心生感慨:年輕,真好啊。

尤其是,他們清華大學學生的身份,在同輩的年輕人中走在了前面,是佼佼者,是榜樣和楷模。

但是除去這層光環,每個人都置身於不可更改的時代背景中,只能順勢而為,做出自己的選擇。

時間線最早的,是陳楚生飾演的吳嶺瀾。

電影中的他,在1920年代進入清華大學,本來意氣風發的他,很快發現自己置身于高手雲集的地方,很快便泯然眾人。英語成績不及格,校園活動也懶於參加,陷入迷茫。與校長梅貽琦的一番談話之後,他聽從內心的聲音,放棄實業學科,選擇自己鍾愛的文科。

這是他個人的一大步,也會對未來產生一些影響。

十幾年後的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遷至昆明,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合併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已經是文科教授的吳嶺瀾也置身其中。已過而立之年的他,面對的是與當年自己年齡相仿的一批年輕人。

在日本軍機轟炸不斷的情況下,他在防空洞內為學生講課,講起泰戈爾的詩歌。

電影用多線敘事的手法,將他和梅貽琦校長的談話,以及泰戈爾在清華大學的演講剪輯在一起。

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以及代代相傳的傳道授業中,吳嶺瀾理解了梅貽琦校長所說的“承認並尋找真實的自己,有所同情,有所原諒,有所擔當。思考自我,反而有一種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這是屬於吳嶺瀾的“無問西東”。

也正是在這場防空洞授課之後,故事的第二個主人公,王力宏飾演的沈光耀,決定棄文從軍,參加空軍訓練。

他本是完美的化身,家教良好,外形俊朗,無所不通。在西南聯大這個集結了當時最優秀年輕人的地方,他都能鶴立雞群。在同學眼裡,他是“看上去什麼都能做好的人”。

也因為如此,他選擇擔負起肩上的責任,而不是逃避。看到被日軍轟炸過後殘破的校舍,被戰爭摧殘的孩子,他毅然加入空軍。即便這個選擇違背了父母親的意願,讓母親傷心流淚。

正如他自己所說,“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這是屬於沈光耀的“無問西東”。

時間進入建國後初期,章子怡飾演的王敏佳、黃曉明飾演的陳鵬一出場就洋溢著青春活力。

但是王敏佳的真性情為她帶來災難,她為老師打抱不平所寫的信,被認為是破壞他人家庭。

陳鵬所關心的,最初只是完成學業,進入科研所工作。對王敏佳,最初有一些朦朧的暗戀,但種種遭遇將二人的命運緊緊相連,讓二人的感情得到昇華。

王敏佳被批鬥毀容,故事的最後,只留下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和一句深情的話“死亡來臨前,我一定要找到你。”

當王敏佳面裹長巾沿著鐵軌一路流浪,陳鵬在歸家的火車上看著自己掉落的頭髮,他們也許會回想起牽手在清華園奔跑的那個浪漫的下午。

美好的年華留不住,但至少他們留住了對彼此的深情。

這是屬於他們的“無問西東”。

時間來到當代,在繁忙擁堵的城市,張震飾演的張果果是廣告公司的精英,作為高薪階層,卻在職場爭鬥中越陷越深。但他心底始終保有一份奉獻精神,無私地幫助四胞胎家庭度過難關,而不去計較得失。

這是屬於張果果的“無問西東”。

電影的主人公們,在不同的年代,面臨著不同的問題,但他們之間有一種冥冥之中的關聯。

這種關聯首先是,他們清華學子的身份,是百年清華精神的延續和傳承。正如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所寫的那樣,電影中的幾位主人公,身體力行,用自己的選擇踐行了這些話的意義。

電影結尾以致敬的方式,列舉清華大學校史上的數位大家,他們同時是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人物。他們並非高官,也非富商,而是在文史哲數理化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學者。馮友蘭、錢穆、楊振寧、陳寅恪、鄧稼先……他們也以配角的身份出現在電影中。譬如在西南聯大簡陋教室中“靜坐聽雨”的一場戲,艱苦的環境擋不住學生們求學的熱情,其中就有當時16歲的楊振寧。

他們為“無問西東”做了最好的詮釋。

第二種關聯是,電影一再強調的真實、自由、深情、盛放、勇敢、初心,這些美好的、共通的品質,在主人公身上延續。

在今天的電影市場,出現這樣一部立意崇高、內容豐富的文藝片,是難能可貴的。每一個人,尤其是年輕人,都可以從中得到啟示。

對於年輕人來說,雖然沒有像電影主人公們一樣經歷崢嶸歲月,但是在讀書求學中,總會對知識殿堂心生嚮往。清華大學不只是一所大學,它所代表的“自強不息”、“無問西東”的治學和處事態度,對每個人都大有裨益。

進一步講,電影主人公所面臨的命運轉折,更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情形。他們用“真實、自由、深情、盛放、勇敢、初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換做是我們,又會如何選擇呢?

正如電影所說“如果提前瞭解你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這部[無問西東],是一代代的年輕人,用自己的人生寫下的故事,希望給塵世中忙碌的你,帶去思考,帶去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