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新環境總裁張根華:創新驅動環保產業,BOT模式成盈利杠杆

引言:

值《中國企業報》創刊30周年之際, 為全面回顧這精彩紛呈的30年, 展望未來更加輝煌並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光榮夢想, 《中國企業報》將連續推出系列報導, 以“十九大精神進企業”為主題, 集中展示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改革發展創新的經典篇章, 分享《中國企業報》助力中國企業發展、與企業共同成長的心路歷程。

企業家寄語——

員工持股計畫將激發員工的主人翁精神, 同時對企業的發展進步也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從這個角度出發, 公司為員工提供一個合作創業的平臺, 也增強公司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關注中國企業和企業家成長, 祝賀《中國企業報》創刊30周年!

“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句話引發了眾多企業家的共鳴, 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根華對此也深有感觸。

張根華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 “十九大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

是對多種所有制的具體闡述, 保護多種所有制經濟產權的地位, 體現出党治理國家的格局和氣魄。 尤其是, 這一表態讓民營企業的感受非常深刻, 為民營企業家紮根發展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 放下心來踏實做事。 ”

轉型服務:提供BOT模式成主營方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不僅提振了企業家奮鬥的信心, 提升了企業發展的活力, 同時也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動力。

清新環境于2001年成立, 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環保節能及資源綜合利用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憑藉自主的創新思維、創新機制和創新平臺, 先後研發了高效脫硫技術、高效除塵技術、活性焦幹法煙氣淨化技術等一系列環保節能技術, 並將自主研發的技術應用於電力、冶金等多個行業工業煙氣的治理中。

緊跟國家政策, 積極回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張根華介紹, 清新環境以技術創新作為企業取勝的推動力, 著重打造核心技術, 利用先進的裝備生產, 力爭在品質上更勝一籌。 另外在商業模式上也進行轉型升級, 經過市場環境和政策的推動, 從傳統的工程總承包向BOT(特許經營)業務模式轉型, 由此提高環境治理的服務能力。

經過近10年的發展積累, 清新環境的特許經營業務占比為公司整個業務的一半。 BOT模式是公司主要的發展方向。

張根華表示, 這種運營模式的轉型將利好公司業績的增長和未來的持續發展。

2017年年初, 隨著清新環境1.3億元收購博惠通80%股權,為公司佈局石化非電煙氣治理市場奠定基礎。 同時, 還引進中鋁集團作為合作夥伴, 目前非電業務占比已從2015年的個位數提高到2016年的15%, 業務領域也從煙氣治理擴大到電力廢水處理。

秉承創新理念:推動環保技術革新

企業家精神的激發和保護, 鼓勵了更多的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支援民營企業發展,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努力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

員工持股計畫讓每個正式員工都能成為公司的股東, 持有公司的股份,

使員工和企業的利益關係更加緊密。 張根華表示, 持股計畫帶給員工的收入可以看做是工資的補充部分, 甚至超過工資水準, 這將激發員工的主人翁精神, 同時對企業的發展進步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從這個角度出發, 公司為員工提供一個合作創業的平臺, 也增強了公司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作為國產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大型火電脫硫技術的先期締造者和首批煙氣環保協力廠商治理的參與實踐者, 公司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發展, 以精品工程服務客戶的原則, 通過持續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推動了產業技術的進步與升級。

張根華強調, 我國的環保產業離不開創新, 而技術創新是整個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清新環境從成立之初至今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在技術層面不斷革新,從最初的旋匯耦合技術到近幾年的管束式除塵技術,這些新技術的研發成功為優化超低排放提供更好的選項,使節能和減排得到完美的結合。

清新環境從成立之初至今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在技術層面不斷革新,從最初的旋匯耦合技術到近幾年的管束式除塵技術,這些新技術的研發成功為優化超低排放提供更好的選項,使節能和減排得到完美的結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