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鴉☆禁☆片戰爭,道光帝問如何退敵,一大臣回答:殺掉此人即可

19世紀初, 工業革命使英國成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 其工業產品急需尋找銷路, 作為東方大國的清朝自然是英國最大的目標。 清朝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 使得英國在中英貿易中處於入超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 英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

鴉片的大量輸入嚴重危害了中國人的身心健康。 1839年, 道光帝派林則徐前往廣東查繳鴉片。 6月3日, 林則徐在廣東虎門海灘, 舉行著名的"虎門銷煙"行動, 23天裡共銷毀鴉片237萬斤, 粉碎了英國人毒害中國的陰謀。 林則徐因此馳名中外, 頭頂"民族英雄"之美名。

世人皆知林則徐因"虎門銷煙"流芳百世, 卻不知他因此連連遭罪。 虎門銷煙之初, 道光帝對林則徐此舉大加讚賞。 英國卻惱羞成怒, 於1840年6月悍然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 英國派軍艦封鎖珠江口, 炮擊廣州。 此後北上抵達天津, 逼近北京。 道光帝束手無策,

求和心切。

英國發動戰爭的直接原因是林則徐的虎門銷煙。 當道光帝與大臣商議對策之時, 作為主降派的直隸總督琦善大言不慚, 向道光帝進言, 英國只恨林則徐一人, 只要嚴懲林則徐, 可使英國退兵, 必要時可殺林則徐。 道光帝聽信讒言, 停了林則徐的職務,

留在廣州聽候發落。

1841年5月, 林則徐收到處理結果, 降為四品卿銜, 赴浙江鎮海聽命。 然而, 對林則徐的懲罰並沒有使英國退兵, 表明了這只是道光帝的一廂情願。 但林則徐的厄運並沒有終結。 廣州的靖逆將軍奕山打了敗仗, 為了推卸責任, 竟然說是因為林則徐在廣州時沒做好防禦工作, 並再次提到英軍不願議和全是因為太痛恨林則徐。

道光帝再次聽信了讒言, 革了林則徐的職務, 發配新疆伊犁。 可憐的林則徐, 當初奉皇命禁煙, 卻因禁煙屢屢被道光帝嚴懲。 道光帝這前後矛盾之舉, 皆因在英國的堅船利炮面前嚇破了膽, 行事已毫無章法。

嚴懲林則徐可使英國退兵?懲辦了又能如何?《南京條約》還不是照簽不誤。 道光帝是把國家利益之爭當成了江湖快意恩仇, 他始終沒有明白, 英國的最終目的是要打開中國貿易的大門, 林則徐死或不死在英軍看來根本無足輕重。 只是林則徐白白過了4年的流放生活, 直到1845年, 才重新被大清朝起用。

虎門銷煙, 聽起來多麼大快人心的事, 對於林則徐來說, 真是一把辛酸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