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逆週期因數調整 人民幣中間價彈性將加大

張瑜

最近一段時期, 市場傳聞中國央行於近期通知部分中間價報價行, 對人民幣中間價機制中的逆週期因數參數進行調整, 即各報價行不再對上交易日的日盤波幅進行逆週期過濾, 機制中其餘參數未做調整。

對此, 人民銀行9日回應表示, 各報價行會根據宏觀經濟等基本面變化以及外匯市場順週期程度等, 按照其內部報價模型調整流程決定是否對“逆週期係數”進行調整。

這一消息對現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而言有什麼改變, 有什麼增量資訊, 對未來人民幣匯率有什麼影響?要回答這一系列問題,

首先要瞭解清楚逆週期因數到底是什麼。

2017年5月,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引入了逆週期因數, 這背後主要體現出央行的逆週期調節意願。 此前舊的中間價公式為:中間價變動=收盤變動貢獻+外盤變動貢獻;而新的中間價公式為:中間價變動=收盤變動貢獻+外盤變動貢獻+逆週期因數(逆週期因數公式未知,

不能直接計算)。

逆週期因數本身是一個公式, 包含一些因數, 但是因數具體指哪些指標, 並沒有向市場明確, 只有報價行知道。 因此逆週期因數是無法直接計算的。

雖然完整的公式不完全清楚, 但我們至少可以知道逆週期因數中的一個因數——即“對上交易日的日盤波幅過濾”。 上一交易日日盤波幅是“收盤-開盤”, 一開盤的中間價是央行公佈的, 那麼言下之意波幅的過濾主要是針對收盤價, 這其實非常符合逆週期因數的推出背景。

但是根據知情人士的觀點, 目前只是說不再對上交易日的日盤波動進行過濾, 這應該只是逆週期因數公式中諸多因數的一個,

並非是不再進行所有的逆週期調節, 這一點非常重要。

2017年3~5月, 也就是逆週期因數推出前的兩個月, 這期間呈現的外匯市場場景是“美元跌+中間價平+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跌”, 所反映的情況是盤間交易慣性過強, 造成人民幣匯率很難升上去。

為了便於理解這種盤間交易慣性, 我們可以先看看當時市場上的美元指數:3月開始美元先是跌破100, 隨即在3月底跌破當時的年內低點99, 5月20日左右最低時, 美元一度跌到特朗普上臺前96左右的指數水準。

當美元屢創新低走弱時, 交易層面應當買入人民幣, 賣出美元, 從而致使人民幣應該升值, 但實際情況卻相反, 當美元屢創新低後, 觸發了市場抄底的情緒, 美元越跌越買,

並造成美元指數走弱, 但人民幣匯率依然走低的狀況, 這就是為盤間交易慣性。

這種慣性體現在具體交易資料上, 就是收盤價相對當日中間價有明顯的貶值方向, 甚至大過外盤美元走弱的升值貢獻。 按照現有公式, 將會使得第二日中間價有繼續貶值的動能, 從而形成貶值慣性, 交易盤有更強的持美元敞口過夜的動能。 而逆週期因數的出臺, 正是為了應對此種狀況, 事實證明既很及時, 也很正確。

逆週期因數第一個層次的本質, 是將過去的波動過濾以更清晰化、機制化的形式確定下來。

其實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公佈之初(2016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專欄), 中間價形成機制是各個報價行形成報價, 央行去掉最高和最低取平均公佈,

但是由於各報價行價格並不相互知曉, 且各報價行風險偏好、結售匯情況與敞口具有差異性, 央行最終是進行一定的波動過濾再公佈的。

如果我們將中間價形成機制的價格(完全依據外盤保證一籃子指數穩定+收盤價)稱為所謂的公式理論價格, 那麼和公佈的官方中間價差值就是央行的過濾幅度, 當然這個方法並不能精確到每個基點, 但是對於日度外盤波動較大和市場異動的時候, 可以跟蹤到比較明顯的波動過濾。

因此, 從這個本質上講, 逆週期因數其實就是過去的波動過濾, 只不過更加機制化, 也更清晰化, 都是為了對抗市場異動所進行的逆週期調節而已, 報價行按照央行給的逆週期因數公式, 也與央行形成了更為清晰的溝通模式。

逆週期因數第二個層次的本質,是在外盤變動之下,它決定了中間價與CFETS“兩條腿”的分壓比例。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超越中間價定價機制,從整個匯率體系的兩條腿框架來看,“CFETS變動+中間價變動=外盤變動”這個聯動公式的意思是,只要全球匯率市場三角套匯不存在套利,那麼這個公式是恒等的,也就意味著如果外盤變動,那麼這個變動就是內盤兩個因素的變動一定相對應,可以單腿承受,也可以雙腿承受。

說得更簡單就是,如果美元貶值,人民幣中間價不升值,那麼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指數一定是貶值的(2017年3~5月就是這樣);如果人民幣升值到位了,那麼一籃子指數是可以穩定的;當然也可以升值一部分、一籃子指數貶值一部分來共同分擔。

那麼這個分擔比例和變動比例是如何確定的呢?這就是由中間價形成機制來確定的了。這個機制決定了這兩條腿的承壓分攤比例。我們目前機制重心是“維持一籃子穩定”,那麼也就意味著中間價是主要的承壓腿,外盤變動那麼中間價跟著動即可。如果中間價動得不夠,那麼CFETS一定是有反應的,因此逆週期因數通過影響中間價變動從而影響了兩條腿的分壓,這就是其第二層次的本質。

那麼如果去掉逆週期因數,對於匯率形成機制意味著什麼呢?

首先,目前人民幣經過2017年年中的一波升值,貶值預期已經基本得到了修正,在美元大勢已去的背景下,央行對於市場和人民幣也更有信心了。

其次,很可能代表央行未來一段時間不會進行比較頻繁的波動過濾了。經過2015年“8·11”新匯改以來兩年多的機制磨合,大行對於市場異常波動已經有了自發的應對經驗,那麼意味著匯率價格更加清潔,越來越透明,越來越機制化,向真正的清潔雙向波動越來越近。

最後,本身逆週期因數的出臺,就是基於市場短期交易慣性而出臺的宏觀審慎管理措施。在市場比較穩健的情況下,暫時退出或者弱化其中某個因數也是合理的。

除了匯率形成機制以外,市場最關心的還是對人民幣匯率本身會產生什麼影響。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目前CFETS的位置可能是比較合意的位置。從2016年5月~2017年3月之間,CFETS一直穩定在94~95的區間內;2017年3月~5月,由於人民幣中間價升得不夠,因此CFETS跟隨美元下行到92.5~94的區間。2017年5月逆週期因數出臺,人民幣出現修復性升值後,可以看到CFETS重新回到了94~95的區間。一個可能的猜測是,目前CFETS指數的位置是央行認為比較合理的位置,逆週期因數的使命已經階段性完成,因此可以弱化或短暫擱置。

其次,如果理解了這個機制本身就會清楚,這個調整本身並不代表著央行“要”人民幣中間價怎麼樣,既不是要升,也不是要貶,還在如此解讀的機構和媒體,基本還是用幾年前的匯率分析語境來套用不一樣的當下。根據上文講的兩條腿分壓邏輯,如果維持一籃子穩定,那麼這枚硬幣的反面就隱含著中間價要根據外盤來承擔所有的變動,其實中間價是彈性加大的,這個調整並不包含方向性,如果一定要有一個方向,那就是更加雙向波動。

再次,也是筆者的心裡話,人民幣匯率已逐步走入新時代,更為彈性的機制不會造成預期積壓,因此過去20年那種連續幾年的單邊趨勢幾乎很難重複,強烈建議任何個人不要盲目炒匯,很難賺錢,再說直白一點,匯率不是個人玩的品種,市場杠杆率與機構參與率都是最高的。也強烈建議機構一定要認真面對匯率波動風險,因為匯率波動可能會超出預期。

最後,其實從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正式實行以來,匯價基本是按照機制和外盤一定程度被動生成的,逆週期因數的作用有原則有底線,基本沒有改變過單日匯率走向,只是波動幅度的管理,並且大多數都是在盤間交易慣性較強的背景下觸發。(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

也與央行形成了更為清晰的溝通模式。

逆週期因數第二個層次的本質,是在外盤變動之下,它決定了中間價與CFETS“兩條腿”的分壓比例。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超越中間價定價機制,從整個匯率體系的兩條腿框架來看,“CFETS變動+中間價變動=外盤變動”這個聯動公式的意思是,只要全球匯率市場三角套匯不存在套利,那麼這個公式是恒等的,也就意味著如果外盤變動,那麼這個變動就是內盤兩個因素的變動一定相對應,可以單腿承受,也可以雙腿承受。

說得更簡單就是,如果美元貶值,人民幣中間價不升值,那麼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指數一定是貶值的(2017年3~5月就是這樣);如果人民幣升值到位了,那麼一籃子指數是可以穩定的;當然也可以升值一部分、一籃子指數貶值一部分來共同分擔。

那麼這個分擔比例和變動比例是如何確定的呢?這就是由中間價形成機制來確定的了。這個機制決定了這兩條腿的承壓分攤比例。我們目前機制重心是“維持一籃子穩定”,那麼也就意味著中間價是主要的承壓腿,外盤變動那麼中間價跟著動即可。如果中間價動得不夠,那麼CFETS一定是有反應的,因此逆週期因數通過影響中間價變動從而影響了兩條腿的分壓,這就是其第二層次的本質。

那麼如果去掉逆週期因數,對於匯率形成機制意味著什麼呢?

首先,目前人民幣經過2017年年中的一波升值,貶值預期已經基本得到了修正,在美元大勢已去的背景下,央行對於市場和人民幣也更有信心了。

其次,很可能代表央行未來一段時間不會進行比較頻繁的波動過濾了。經過2015年“8·11”新匯改以來兩年多的機制磨合,大行對於市場異常波動已經有了自發的應對經驗,那麼意味著匯率價格更加清潔,越來越透明,越來越機制化,向真正的清潔雙向波動越來越近。

最後,本身逆週期因數的出臺,就是基於市場短期交易慣性而出臺的宏觀審慎管理措施。在市場比較穩健的情況下,暫時退出或者弱化其中某個因數也是合理的。

除了匯率形成機制以外,市場最關心的還是對人民幣匯率本身會產生什麼影響。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目前CFETS的位置可能是比較合意的位置。從2016年5月~2017年3月之間,CFETS一直穩定在94~95的區間內;2017年3月~5月,由於人民幣中間價升得不夠,因此CFETS跟隨美元下行到92.5~94的區間。2017年5月逆週期因數出臺,人民幣出現修復性升值後,可以看到CFETS重新回到了94~95的區間。一個可能的猜測是,目前CFETS指數的位置是央行認為比較合理的位置,逆週期因數的使命已經階段性完成,因此可以弱化或短暫擱置。

其次,如果理解了這個機制本身就會清楚,這個調整本身並不代表著央行“要”人民幣中間價怎麼樣,既不是要升,也不是要貶,還在如此解讀的機構和媒體,基本還是用幾年前的匯率分析語境來套用不一樣的當下。根據上文講的兩條腿分壓邏輯,如果維持一籃子穩定,那麼這枚硬幣的反面就隱含著中間價要根據外盤來承擔所有的變動,其實中間價是彈性加大的,這個調整並不包含方向性,如果一定要有一個方向,那就是更加雙向波動。

再次,也是筆者的心裡話,人民幣匯率已逐步走入新時代,更為彈性的機制不會造成預期積壓,因此過去20年那種連續幾年的單邊趨勢幾乎很難重複,強烈建議任何個人不要盲目炒匯,很難賺錢,再說直白一點,匯率不是個人玩的品種,市場杠杆率與機構參與率都是最高的。也強烈建議機構一定要認真面對匯率波動風險,因為匯率波動可能會超出預期。

最後,其實從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正式實行以來,匯價基本是按照機制和外盤一定程度被動生成的,逆週期因數的作用有原則有底線,基本沒有改變過單日匯率走向,只是波動幅度的管理,並且大多數都是在盤間交易慣性較強的背景下觸發。(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