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長見識!過去的戲曲老藝人是怎麼練腿功的?

戲曲界, 一般把舞臺表演中的唱念做打定為“四功”, 又把演員形體動作上的手、眼、身、法、步稱作“五法”, 而這“四功五法”則是臺上演出時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力, 因此演員每日必練, 素有“一日不練手腳慢, 兩日不練減一半, 三日不練門外漢, 四日不練瞪眼看”的戲諺流傳。

戲曲“四功五法”

故而成就卓著的演員, 無一不是“夏練三伏, 冬練三九”, 有的甚至是隨時隨地, 見縫插針, 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時機苦練不輟, 這裡僅舉幾位演員苦練腿功的軼聞以饗同好。

苦練腿功

筱翠花

京劇表演藝術家筱翠花(即于連泉), 其代表劇碼之一是《借茶活捉》。

筱翠花

他在劇中扮演的閻惜姣, 活捉張文遠時, 滿台飛跑且身姿優美:膀不搖, 肩不動, 裙邊兒不散,

足尖不露, 快而不亂, 穩而不慢, 既有敏捷度又有水波感, 長期以來使觀眾為之津津樂道並傾心陶醉。

《借茶活捉》

然而, 他為了練出這番過硬的腿腳功, 卻是每天從早到晚, 總是在自己兩檔之間夾一把掃床笤帚走路, 旨在練就“小碎步”和“一條線”的行走姿態,

以適應舞臺表演要求。

練功

張黑

著名梆子丑角演員張黑, 其代表劇碼之一是《義俠記》。 他在劇中扮演的武大郎, 於“挑簾裁衣”一折中, 身系腰包, 頭戴氊帽, 肩挑兩隻與自己身高差不多相等的燒餅筐, 滿台“走矮子”。

為了表現好這個“三寸丁, 穀樹皮”的武大形象,

他自始至終都得屈著雙腿走路不能直立, 到“靈堂托兆”時還得一躍跳上靈桌, 拿起自己的靈牌傷心抹淚, 既輕盈又快當。

這種表演既能表現武大郎生理上的身體矮小形象, 又給人以同情、憐憫和忿忿不平的惻隱之感。

然而, 為了練就這超人的“矮子功”, 他當年由北平去通州演出時, 往往是一出朝陽門就開始“走矮子”, 屈著雙腿一直都到演出地點40多華里, 演畢回家又是40多華里依然屈腿“走矮子”, 從而練出了不同凡響的“矮子功”。

王存才

著名蒲劇旦角演員王存才, 以演《掛畫》一劇稱著於世。

王存才

當時的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凡看過他演戲的人, 無不深深為之傾倒, 就連小孩子也流傳過這樣的俗語:“寧肯挨打受罵, 也得去看存才的掛畫。 ”由此可見其藝術魅力何等之大了。

蒲劇老藝人王存才

在《掛畫》劇中他飾演的少女耶律含嫣,雙腳踩著蹺,站在羅圈椅的椅子背兒上跳來跳去,一邊掛畫一邊雀躍,充分表現了含嫣期待情人的歡快與緊張心情。這種表演既符合少女的身份性格,又使觀眾心曠神怡,頗有令人眼福大飽之感。

王存才《殺狗》劇照

然而,他為練就這腿上蹺功,經常步行去鄉下演出,有馬不騎馬,有車不坐車,雙腳綁上不蹺,一手揪著馬尾,跟隨馬後步行,一走就是數十裡乃至上百里,經常如此,從而才使之練出了臺上表演如履平川,遊刃有餘的超凡功力並被人津津樂道。

”由此可見其藝術魅力何等之大了。

蒲劇老藝人王存才

在《掛畫》劇中他飾演的少女耶律含嫣,雙腳踩著蹺,站在羅圈椅的椅子背兒上跳來跳去,一邊掛畫一邊雀躍,充分表現了含嫣期待情人的歡快與緊張心情。這種表演既符合少女的身份性格,又使觀眾心曠神怡,頗有令人眼福大飽之感。

王存才《殺狗》劇照

然而,他為練就這腿上蹺功,經常步行去鄉下演出,有馬不騎馬,有車不坐車,雙腳綁上不蹺,一手揪著馬尾,跟隨馬後步行,一走就是數十裡乃至上百里,經常如此,從而才使之練出了臺上表演如履平川,遊刃有餘的超凡功力並被人津津樂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