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年這些降下來的產品,可能再也升不起來了

他們背著時代的殼呀, 一步一步地往下滑。

——巴九靈

文/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上次, 小巴為大家整理了《2017年, 漲幅超過房價的東西是哪四樣?》, 讀者們看完後紛紛表示:好心塞。

但是, 小巴還是為大家揪出了一些“倒楣蛋”, 在一片漲漲漲中, 他們的價格或銷量卻節節敗退。

今天, 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2017年那些一降再降, 甚至可能再也無法回升的產品吧。

泡面

要說80、90後的學生時代, 誰的青春不彌漫著泡面香?每到月底, 就到了屯泡面的季節。

但方便食品行業市場分析報告顯示, 2016年中國速食麵銷量下滑6.75%, 這是連續第4年呈現衰退。 不止一家投行調整了速食麵主要生產企業的投資評級, 並將其標注為“投資前景黯淡”。

有人說, 現在消費升級了, 大家無論何地、不管多晚都能點外賣吃, 吃泡面跟不上時代了。

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 每週外賣消費3次以上的用戶占比高達63.3%。 這意味著對一部分城市人群而言, 外賣甚至已經超過做飯, 成為國人僅次於堂食的常規就餐方式, 而過去的唯一選項只可能是一碗泡面+火腿腸+雞蛋。

然而, 外賣僅僅只是在2017年對泡面行業產生了巨大衝擊, 實質上在這之前, 有兩個更重要、更深層次的因素早已開始發酵,

那便是鐵路提速和流動人口的減少。

截至2017年底, 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7萬公里, 其中高速鐵路2.5萬公里。 而火車作為曾經的食用泡面的主流場景, 如今因旅行時間大大縮短而逐漸淡出。

另一個更加不容忽視的現實是, 2016年我國流動人口規模為2.45億, 比上年年末減少171萬人, 這是該資料連續第二年下降。 而這些流動人口才是真正的泡面消費主力。

過去, 一家超市的老闆往往可以通過泡面的銷量來感知周遭的變化:如果他們家泡面突然銷量大漲, 那可能就意味著附近又有工地開工了, 而這些工人會對泡面進行“壟斷式消費”。 如今, 這樣的“指標”卻在日益減少。

流動人口是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而發展壯大的,

從這個角度說, 如果我們把泡面看成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晴雨錶, 那麼最近的變化即反映出中國城市化進程逐漸放緩的現實。

但速食麵企業卻還試圖在“消費升級”中救亡圖存。 2016年, 統一限量發售6000碗名為滿漢宴的骨湯叉燒面, 標價30元, 人稱泡面中的愛馬仕。 在這碗泡面中, 消費者終於可以吃上泡面廣告裡才有的肉了。

然而, 泡面的問題, 真的和肉沒關係。

傳統汽車

2017年1-11月, 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完成63.9萬輛和60.9萬輛, 同比分別增長49.7%和51.4%。 中國的新能源車的全球份額已高達60%以上。

而與此同時, 與新能源汽車高歌猛進相比, 2017年傳統燃油汽車幾乎被宣判了死刑。

2017年1-11月份, 中國汽車產銷完成2599.9萬輛和2584.5萬輛, 同比分別增長3.9%和3.6%。 中汽協發佈報告稱: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將繼續延續2017年緩慢增長的態勢, 全年汽車銷量為2987萬輛, 同比增長3%。

但如果刨去其中新能源車的增長, 傳統汽車在部分時間段已經“告負”。

尷尬的是, 未來各個國家對傳統汽車也並不友好。

德國將於2030年起禁止所有燃油汽車上路。 印度也稱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此前,荷蘭和挪威提出2025年之前禁售燃油汽車。2017年7月,英國和法國也先後宣佈將在2040年禁售燃油車。

而中國工信部2017年9月的說法是:已經開始研究,將制訂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

反正都在路上了。

有些燃油和新能源車“雙修”的車企,2017年也受到燃油車銷量的拖累,以至於“跛腳而行”,但未來,燃油車的銷售將更依賴于新能源車的銷售。

根據中國2017年提前實施的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汽車製造商必須出售足夠的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來累計積分。這些積分會影響車廠生產其他汽油車型的配額,也就是說,新能源車賣得越多,才有資格賣更多汽油車。

但這裡隱含的一個資訊是,由於中國連續七年雄踞世界第一汽車消費大國,所以對於國外車企尤其是歐洲車企,除了遭遇本土激進的禁售時間表壓力外,如果想在中國賣出更多的燃油車,也必須賣出規定比例的新能源車才行。

所以,原本考慮圍觀的車企如今也坐不住了,開始大量佈局新能源車。

除此之外,認慫的還有“老對頭”石油行業。

兩年前,康菲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雷恩·蘭斯稱:在未來五十年、甚至在他有生之年,電動車都不會對石油行業有大的影響。但最近的報告顯示,他們可能已經不敢如此妄言了。

藍色為OPEC2015年預期的電動車銷量,而紅色為2016年預期的電動車銷量,先後相差5倍。

“死對頭”的承認似乎比什麼都靠譜,這個世界是真的要變電動的了。

淘品牌

2017年雙十一,以超去年500億的1682億元成交額落幕。

沒錯,這是一個上漲的資料。

但我們仔細查看近四年雙十一各品類TOP 10榜單。

四年來,淘品牌擠進前十的份額不斷減少。

而從增速來看,去年增速過百的韓後,今年雙十一銷售額增長不足10%,“網紅”三隻松鼠也在個位數徘徊。

也許不做電商的人,淘品牌這個稱呼有點遙遠而陌生。

而它們曾經可是雙十一的主力軍,可以說沒有淘品牌,也就沒有雙十一的輝煌。

淘品牌,是指那些基於淘寶平臺成長起來的商家,銷量做到一定規模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淘寶商家,經過淘寶相關機構認證,授權稱之為淘品牌。

在天貓成立之初(當時還叫淘寶商城),傳統大品牌尚處於互聯網前期的傲嬌階段,因此天貓轉而扶植這些淘品牌填充版圖、積累人氣。

在平臺資金和流量扶持下,淘品牌迎來了瘋狂的電商紅利期,同時,天貓也依靠它們完成了對雙十一購物節的品牌打造。

然而,隨著傳統企業的蘇醒,平臺的“政策”偏向性也發生了變化。以大品牌、大平臺、大連鎖、大商業戰略為核心的、講求線上線下同步整合的新零售誕生。

新零售,是2017年最具爭議的熱詞之一。它的提出者馬雲解釋說:“電商就像空軍,戰鬥力再強,也需要地面的配合。”而傳統大品牌才擁有成熟完善的線下業態,能夠迅速實現線上線下的打通與全管道的行銷。而很多線上下沒有完整生意、又缺乏獨到優勢的淘品牌便在天貓新零售戰略中逐漸被邊緣化,少了流量扶持,它們的雙十一自然也變得畏畏縮縮。

好消息是,認識到這一業態變化的淘品牌正試圖重構自己,為了對接新零售,它們抓緊“落地”,將品牌影響力由線上快速複製至線下,以此擺脫困境。

而這也可能是本次“降主題”裡最有希望復蘇覺醒的一個。

錢包

2018年伊始,我們的朋友圈有點忙。

剛曬完自己的歌單,還得曬自己的帳單。

但相比記不起自己為何一天聽了某首歌177遍,我們更加不記得的,是上一次用現金付款的時間。

根據2017支付寶帳單,2017年全國5.2億支付寶用戶的移動支付占比為82%,其中,移動支付占比超過90%的省份超過11個。

大家不帶現金,店鋪也不收現金。

而倍感寒意的銀行也表示:最近我這兒委實冷清了不少。根據《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7)》,從2015年開始,銀行卡取現業務金額增長率就開始出現負數,為-1.69%,2016年更是擴大到-10.46%。

如今,公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也能用移動支付解決,最後一個帶錢包的理由也不復存在。

而相對應的是,“阿裡資料”發佈的資料也證實:過去3年,整個箱包類的搜索量和增長率均穩步上升,但“錢包”的搜索量在2017年首次呈下降趨勢。

過去對於人們來說,出門沒有帶錢包是一件很窘很遜的事情,但時代卻把矛頭指向了另一方:如果有個地方不支持移動支付,那可真是遜斃了。

“降”也許對上述許多企業而言並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好事,但從導致降的原因來看,好像並非全都是負能量。產業結構的調整、消費升級的需要、現代技術的發展等等,在引發降的背後,都有一波“升”在崛起,而有些“落”本就是“起”的機會。

小互動

2017年有什麼讓你“降”的故事嗎(當然包括血壓降什麼的啦)?如果你認為還有什麼產品或行業“降就是機會”的,也十分歡迎分享給小巴喔!

本篇作者 | 和風月半 | 當值編輯 | 李夢清

責編 | 鄭媛眉 |主編 |魏丹荑

印度也稱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此前,荷蘭和挪威提出2025年之前禁售燃油汽車。2017年7月,英國和法國也先後宣佈將在2040年禁售燃油車。

而中國工信部2017年9月的說法是:已經開始研究,將制訂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

反正都在路上了。

有些燃油和新能源車“雙修”的車企,2017年也受到燃油車銷量的拖累,以至於“跛腳而行”,但未來,燃油車的銷售將更依賴于新能源車的銷售。

根據中國2017年提前實施的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汽車製造商必須出售足夠的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來累計積分。這些積分會影響車廠生產其他汽油車型的配額,也就是說,新能源車賣得越多,才有資格賣更多汽油車。

但這裡隱含的一個資訊是,由於中國連續七年雄踞世界第一汽車消費大國,所以對於國外車企尤其是歐洲車企,除了遭遇本土激進的禁售時間表壓力外,如果想在中國賣出更多的燃油車,也必須賣出規定比例的新能源車才行。

所以,原本考慮圍觀的車企如今也坐不住了,開始大量佈局新能源車。

除此之外,認慫的還有“老對頭”石油行業。

兩年前,康菲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雷恩·蘭斯稱:在未來五十年、甚至在他有生之年,電動車都不會對石油行業有大的影響。但最近的報告顯示,他們可能已經不敢如此妄言了。

藍色為OPEC2015年預期的電動車銷量,而紅色為2016年預期的電動車銷量,先後相差5倍。

“死對頭”的承認似乎比什麼都靠譜,這個世界是真的要變電動的了。

淘品牌

2017年雙十一,以超去年500億的1682億元成交額落幕。

沒錯,這是一個上漲的資料。

但我們仔細查看近四年雙十一各品類TOP 10榜單。

四年來,淘品牌擠進前十的份額不斷減少。

而從增速來看,去年增速過百的韓後,今年雙十一銷售額增長不足10%,“網紅”三隻松鼠也在個位數徘徊。

也許不做電商的人,淘品牌這個稱呼有點遙遠而陌生。

而它們曾經可是雙十一的主力軍,可以說沒有淘品牌,也就沒有雙十一的輝煌。

淘品牌,是指那些基於淘寶平臺成長起來的商家,銷量做到一定規模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淘寶商家,經過淘寶相關機構認證,授權稱之為淘品牌。

在天貓成立之初(當時還叫淘寶商城),傳統大品牌尚處於互聯網前期的傲嬌階段,因此天貓轉而扶植這些淘品牌填充版圖、積累人氣。

在平臺資金和流量扶持下,淘品牌迎來了瘋狂的電商紅利期,同時,天貓也依靠它們完成了對雙十一購物節的品牌打造。

然而,隨著傳統企業的蘇醒,平臺的“政策”偏向性也發生了變化。以大品牌、大平臺、大連鎖、大商業戰略為核心的、講求線上線下同步整合的新零售誕生。

新零售,是2017年最具爭議的熱詞之一。它的提出者馬雲解釋說:“電商就像空軍,戰鬥力再強,也需要地面的配合。”而傳統大品牌才擁有成熟完善的線下業態,能夠迅速實現線上線下的打通與全管道的行銷。而很多線上下沒有完整生意、又缺乏獨到優勢的淘品牌便在天貓新零售戰略中逐漸被邊緣化,少了流量扶持,它們的雙十一自然也變得畏畏縮縮。

好消息是,認識到這一業態變化的淘品牌正試圖重構自己,為了對接新零售,它們抓緊“落地”,將品牌影響力由線上快速複製至線下,以此擺脫困境。

而這也可能是本次“降主題”裡最有希望復蘇覺醒的一個。

錢包

2018年伊始,我們的朋友圈有點忙。

剛曬完自己的歌單,還得曬自己的帳單。

但相比記不起自己為何一天聽了某首歌177遍,我們更加不記得的,是上一次用現金付款的時間。

根據2017支付寶帳單,2017年全國5.2億支付寶用戶的移動支付占比為82%,其中,移動支付占比超過90%的省份超過11個。

大家不帶現金,店鋪也不收現金。

而倍感寒意的銀行也表示:最近我這兒委實冷清了不少。根據《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7)》,從2015年開始,銀行卡取現業務金額增長率就開始出現負數,為-1.69%,2016年更是擴大到-10.46%。

如今,公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也能用移動支付解決,最後一個帶錢包的理由也不復存在。

而相對應的是,“阿裡資料”發佈的資料也證實:過去3年,整個箱包類的搜索量和增長率均穩步上升,但“錢包”的搜索量在2017年首次呈下降趨勢。

過去對於人們來說,出門沒有帶錢包是一件很窘很遜的事情,但時代卻把矛頭指向了另一方:如果有個地方不支持移動支付,那可真是遜斃了。

“降”也許對上述許多企業而言並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好事,但從導致降的原因來看,好像並非全都是負能量。產業結構的調整、消費升級的需要、現代技術的發展等等,在引發降的背後,都有一波“升”在崛起,而有些“落”本就是“起”的機會。

小互動

2017年有什麼讓你“降”的故事嗎(當然包括血壓降什麼的啦)?如果你認為還有什麼產品或行業“降就是機會”的,也十分歡迎分享給小巴喔!

本篇作者 | 和風月半 | 當值編輯 | 李夢清

責編 | 鄭媛眉 |主編 |魏丹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