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時評|陳清泰:汽車 2018如何“轉”?

2016年實際上是在電動汽車行業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的一年。 一方面, 中國的很多企業由原來的逆向研發迅速轉向了正向研發, 而且很多企業由腳踩兩隻船到下定決心向汽車電動化轉型。 特別是在2017年, 汽車界出現了一個全球性的轉型, 這個轉型的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讓很多人難以想像, 包括我在內。

在2017年內, 有7個國家提出了禁止燃油車銷售的時間表, 因為只是講禁止燃油車, 當然也有的國家提出的是禁止汽油車、柴油車, 但實際上都是禁止傳統燃油車的銷售。

另外, 這一年內, 全球主要汽車企業爭先恐後發佈向電動汽車轉型的戰略部署,

非常具體, 包括投資上千億歐元、什麼時間、什麼系列轉型等, 最激進的是富豪提出2019年傳統燃油車不再生產。

而且在這一年裡, 資本市場也特別活躍, 對於電動汽車, 包括關鍵零部件等。 值得重視的是, 像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 他們特別看好的是無人駕駛汽車和汽車共用。 比如像摩根士丹利4、5月份發表的, 它對優步的估值是700億美元, 而通用汽車公司的市值是500億美元, 特斯拉也是500億美元, 福特汽車的市值是450億。

也就是說, 優步這樣一個汽車共用的輕資產公司, 它居然給出這麼高的估值。 此外, 摩根士丹利還提出, 如果谷歌的無人駕駛部分Waymo分離出來, 它的估值要達到大概700億美元,

難以想像。

還有一個引起我注意的, 就是英特爾並購了Mobileeye, 是以色列的一家公司, 並購了這麼一家小公司。 這家公司此前曾經到中國, 找了幾家公司, 提出的條件是對方出1億美元占他40%的股權, 但是當時我們還沒有發展到這個階段, 所以沒有人看出它的價值, 因此沒有做成, 但是一年多之後他賣到了154億美元, 難以想像。

這是資本市場的估值, 我不敢說是不是會穩定在這個資產價值上, 但是表明了他們對未來的估計。 他們看好的是未來的無人駕駛、自動駕駛, 看好將來的未來出行, 也就是共用出行。 他們認為, 無人駕駛和共用出行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當然, 他們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說法, 他們還認為這次的汽車革命不是發生在豐田市、不是發生在美國的底特律,

而是發生在矽谷, 主要是指特斯拉的革命性的變革。 資本市場評論:“將來電動汽車就是裝了四個輪子的電腦。 ”

所以說就是在2017年, 短短時間內發生這麼大的轉變, 特別是歐盟轉變的厲害。 但是值得思考的是這個“轉”的動力到底在哪裡?我仔細的考慮了一下, 我認為歐盟的這種快速轉型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 歐盟要認真履行《巴黎協定》的承諾, 就要去煤炭化, 要制定一些新的標準, 要求汽車進一步減排;第二, 挽救汽車產業。 汽車是歐洲人發明的, 歐洲不可能把汽車業拱手讓給美國和中國, 因此它要倒逼企業來轉型;第三, 中國走在前面了, 而且這個路子還可以繼續走下去。

這些因素促進了各國汽車企業加快轉型。

反過來看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情況, 中國是在全球電動汽車上產業化起步最早的國家, 從2009年我國就把它上升為了國家戰略。 這其中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能源安全問題。 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正在逐年上升, 2016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了65%, 超過了安全警戒線。 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偏低, 還處在人均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的階段, 而新增的燃油來源幾乎全部靠進口。 我國汽車保有量在逐年增長, 未來可能達到7億輛, 如果完全用燃油, 從能源安全來看, 根本無法承受。

第二是因為環境問題。 霧霾嚴重到老百姓都無法接受了。

第三是我國汽車行業由彎道超車變成換道先行。 燃油車我們追了50多年,

有很大進步, 但始終沒有翻身, 而這一換道我們先走了一步, 取得了主動權, 現在中國正領導或者引領著這次汽車革命。

總的來看, 我認為電動汽車去年的發展正向高品質發展在轉型, 形勢很喜人。 其中重要的表現就是, 正向開發幾乎完全取代了逆向開發, 創新能力持續提高, 整體技術水準上了一個很大的臺階。

另外, 我們主要產品的品質、品位、品牌, 從產品的中低檔轉向了中高檔, 部分產品已經提出要瞄準高檔車、標準豪華品牌。 如果在燃油車上想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 但是在電動汽車上提出這樣一個目標, 我想經過努力有一部分企業將會取得很大的成就。

去年, 我國推出了一批在市場上深受歡迎的車型, 自主品牌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開始走向品牌振興之路。電動汽車的產業體系在逐漸完善,主要零部件,特別是動力電池方面,我們始終保持著國際一流的水準,主要部件的水準、配套能力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本文根據陳清泰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8熱點問題交流會上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自主品牌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開始走向品牌振興之路。電動汽車的產業體系在逐漸完善,主要零部件,特別是動力電池方面,我們始終保持著國際一流的水準,主要部件的水準、配套能力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本文根據陳清泰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8熱點問題交流會上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