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顏楷入門為什麼選《多寶塔》而不是《勤禮碑》,這篇文章告訴你!

自從大唐出了個顏真卿, 一千年來“顏體”就在書法圈站穩了腳跟。

後世凡成大家者, 多半都從顏的身上揩過油, 而其中有明顯成就者, 受益的往往不是顏真卿成熟期的《顏勤禮》《顏家廟》, 而是壯年時的《多寶塔》。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看看這兩位書法大咖——

一、蔡襄蔡襄是北宋著名書家, 位列宋四家(蘇黃米蔡)。 他是四人中年紀最長的, 但是排在最後, 可即便如此, 已經在地位上超越大宋絕大多數書家了。
宋四家裡的幾位, 除了米芾比較狂傲, 其他人都比較客氣, 比如黃庭堅就說蘇軾是本朝第一;而蘇軾則說蔡襄本朝第一。
蔡襄的書法繼承多於發揮, 屬於傳統功力型。 而他的功力, 主要就來源於對顏真卿的研究。 從碑拓《多寶塔》到墨蹟《自書告身》, 蔡襄無不涉獵, 可謂顏真卿的鐵杆粉絲。
當然, 作為北宋大家, 蔡襄也和同代很多人一樣, 取法五代楊凝式, 他以顏楷為根基, 加以揮灑, 最終還是寫出了個人氣象。 二、董其昌董其昌雖出現在晚明, 但他博采眾家, 橫掃眾多前輩, 成為有明一代最可稱道的書法宗師——好吧謙虛點, 之一。
對大多數書法愛好者來說, 董其昌是勵志的, 因為傳說他起初寫得很差, 後來考試受到刺激, 才發憤練字, 終於成才。 而他發憤後努力寫的第一帖, 就是顏真卿的《多寶塔》, 寫了沒兩年他就自我感覺超過文徵明瞭,
又超過趙孟頫了。 然後他跳過唐朝, 奔晉代而去, 一接觸二王行草, 就把行草搞成了雲裡霧裡的樣子。 可是他一寫小楷, 就暴露了自己的“出身”, 晚年所寫《千字文》裡, 隨便一劃拉, 都是劈裡啪啦的《多寶塔》—— ……董其昌之後, 學顏有成就者, 劉墉, 何紹基, 錢南園, 譚延闓……不過越往後, 顏的痕跡就越重,自己的味道就越輕,到了華世奎這兒,幾乎就成了山寨版顏體的代言人了。究其根源,只是因為後來者多取法顏真卿成熟時期的楷書,個性太明顯,所以一入其境,終生難逃;反觀蔡襄、董其昌,因為他們從《多寶塔》入手,顏的特徵尚不明顯,而筆劃精到,氣足神完,是入門的極佳範本。當然更重要的是,入了門還能出來…… 顏的痕跡就越重,自己的味道就越輕,到了華世奎這兒,幾乎就成了山寨版顏體的代言人了。究其根源,只是因為後來者多取法顏真卿成熟時期的楷書,個性太明顯,所以一入其境,終生難逃;反觀蔡襄、董其昌,因為他們從《多寶塔》入手,顏的特徵尚不明顯,而筆劃精到,氣足神完,是入門的極佳範本。當然更重要的是,入了門還能出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