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小年的糧倉|富力篇:800億與並購萬達酒店 華南老牌房企新冒險

置頂:點擊上方藍字“觀點指數”, 歡迎關注並置頂, 即可快速獲取更多專業資料資訊、研究報告、深度乾貨。

原報導

觀點地產新媒體

用事實說話, 用客觀、深入的態度記錄和報導;洞察全域, 綜合分析, 運用材料與資料, 呈現事物原有的面貌。

摘要:資金問題是富力地產2017年收購萬達酒店之後的第一個難題, 而2017年之後, 富力地產將再次迎來一個最好的時代和一個最壞的時代。

編者按:2017年, 中國房地產創造了新的成交紀錄, “萬億時代”已走過了一半的路程。 進入2018年, 行業峰迴路轉, 看淡房地產的“小年”情緒繼續蔓延。

2018年3月22-23日, 觀點地產新媒體主辦的2018觀點年度論壇將在深圳揭幕, 論壇主題已確定為“小年大週期”。

圍繞關鍵字小年、週期, 觀點地產新媒體旗下研究團隊——觀點指數觀察房企2017年經營策略和業績表現, 重磅推出“小年的糧倉”系列深度原報導, 通過分析、研究標杆房企發展情況,

他們將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小年”?

觀點指數2013年經歷了一次“大暴走”之後, 近幾年富力地產無論是營業額、協定銷售額、土儲規模的增長速度都比較平淡。 從觀點指數發佈的2017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金額TOP100來看, 富力排名再次下探, 跌到近五年的最低水準。

然而, 在這長達五年的時間跨度裡, 7月19日與萬達、融創一場頗具戲劇性的交易, 使得2017年成為富力地產又一關鍵性年份, 一口氣吃進了至少65家酒店。

這一規模上的“大暴走”, 使人聯想到2013年富力地產大手筆購入高達2090萬平方米土地, 占2013年末全部土地儲備面積的48%, 新進入的城市前所未有地達到11座之多。

充足的糧草帶來了飽滿的信心, 彼時富力地產準備大張旗鼓,

為次年(2014年)訂立了700億元的協定銷售目標, 但這一目標在接下來的三年從未實現過。

資金問題是富力地產2017年收購萬達酒店之後的第一個難題, 而2017年之後, 富力地產將再次迎來一個最好的時代和一個最壞的時代。

物業銷售慢步

2018年1月2日, 富力地產延續習慣, 迅速公佈了全年業績。

資料顯示, 2017年全年富力地產實現協議銷售額818.6億元, 協議銷售面積632.42萬平方米, 首次實現2014年的“700億願望”。

2013年, 富力地產大手筆購入2090萬平方米土地, 並在2014年初訂立700億元協定銷售目標, 無奈經濟形式變化和行業環境扭轉, 2014年只實現544億元銷售;2015年, 富力地產600億元目標最終只完成544億元;2016年情況有所好轉, 609億的協議銷售額小幅超越年度目標600億元。

2017年, 富力地產年度銷售目標經歷了從730億元到800億元的調整,

最後以818.6億元的銷售額突破其調整後的目標。

2017年, 富力地產協議銷售物業的平均售價約為12944元/平方米。 2013-1016年, 這一資料分別為12500元/平方米、13400元/平方米、13200元/平方米、13000元/平方米。

從營業收入來看, 2017年前三季度, 富力地產實現的總營業額為275.57億元, 同比微漲3.17%。

從富力地產2013年-2016年間的表現來看, 營業收入基本集中在下半年得到確認。 以2016年為例, 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為537.3億元, 其中上半年確認的營業收入為223.89億元, 而下半年則為313.41億元。

分業務來看, 核心業務物業發展2017年上半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僅為182.3億元, 已售交付面積為165.4萬平方米。

核心業務毛利率則在2013年-2016年期間逐漸降低, 由40.74%跌至29.80%;連續4年下挫之後, 2017年上半年核心業務毛利率得到大幅提升,

達到38.7%。

在年報中, 富力地產將2013年和2014年毛利率同比跌落歸因於營業額平均售價的降低;而2015年則主要因為土地及建築成本較高的項目(廣州富力東山新天地), 於營業額中占去相當比重。

在2016年年報中, 富力地產稱, 該年度毛利率同比下跌乃由每平方米銷售成本增加8%及平均售價穩定所致;而在2017年中期報告中, 富力稱“2016年分散銷售及收入層面至一線城市以外, 並採用平穩至略低的毛利率, 藉此推動銷售面積錄得大幅增長。 此毛利率策略有助我們進軍新城市, 於項目推出初期以較低價格吸引初始銷售及刺激增長動力。 ”

然而, 上述策略最終並未能顯著體現在2016年的業務資料上。 據觀點指數瞭解, 2016年,富力地產總營業收入為537.3億元,同比增長21.31%,物業發展核心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94.89億元億元,同比增長21.46%;年內交付銷售物業總建築面積420.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9.91%;實現協議銷售額為609億元,同比增長11.95%。

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終於回升,富力地產將之歸因為銷售實力及新市場不斷完善。表現在項目上,則是由於期內營業額最高的三大專案北京富力新城、惠州富力灣及北京通州富力中心的毛利率均高於41%;此外,十二個直接與上年同期可比的銷售項目中,十個項目毛利率增加,僅有兩個項目毛利率下降。

對於未來核心板塊的預期,富力地產曾於2017年中期業績會上透露,基於上半年度新增的114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可售貨源到了2460億,所以2018年的協議銷售額計畫介於1280到1380億。

富力集團聯席董事長李思廉在業績會上表示:“1380億是類比正常的情況,如果未來過激的調控政策少一點,我們預計可以到1400億。但是如果調控增加一點,企業也要做一點彈性,因為房價也有可能會回落。”

激進還是保守?

業績與土儲亦步亦趨,業績上的緩慢增長反映的是富力地產自2014年以來擴儲的謹慎。

2013年房地產市場一片欣欣向榮,富力地產認為,只要整體經濟持續合理增長以及貨幣政策維持不變,預期未來一年(即2014年)房地產市場將持續其向上走勢。

因此,富力地產當年大量拿地納儲,認為這是“把握了地價飆升前的時機”。雖然後續發展不如富力地產最初所願,但這一年的儲糧為未來發展提供了幫助。

當年,富力地產吃進總建築面積達2090萬平方米的土地,占增加後可售的總土地儲備面積4330萬平方米的48%,一年內新進入的城市達到11個,包括長沙、貴陽、梅州、福州、佛山、珠海、包頭、無錫、南寧等;同時首次將業務擴展至中國以外的地區,在馬來西亞柔佛州以將近8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購入總建築面積約350萬平方米的商住地。

富力地產曾提及,其目標是在土地收購後六個月內開始營建,或在收購後十二個月內進行預售;與此同時,對未來形勢的樂觀預判,使得富力地產將2014年協定銷售目標錨定在700億元。

然而,2014年行業形勢急轉直下,隨之而來的便是2014年和2015年連續兩年業績未達年初設下的目標。

土地儲備方面,富力地產變得十分謹慎,2014年全年在中國國內收購10宗土地,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僅231.7萬平方米,可售的土地儲備總面積達4076.8萬平方米,同時暫停進入新城市的擴張腳步。而在收購的土地中,只有小部分用作開發4個全新專案,超過80%所收購的土地都是為了擴建其當年的現有專案。

富力地產2015年依然選擇性地進行土地收購,然而從資料上來看,謹慎的態度稍有緩和。2015年,富力地產購入10座城市的13宗土地,新進入的城市2座,即石家莊和鄭州;總建築面積合計360.5萬平方米;可售總土地儲備面積出現下降,跌至3980萬平方米。

隨著行業形勢好轉,2016年富力地產再次啟動擴儲步伐,全年新增土地達20宗,9宗分別位於新進入的城市,即深圳、寧波、煙臺、南昌、秦皇島和呼和浩特,總建築面積達504.1萬平方米,可售儲備面積為3848.1萬平方米。

2017年,富力地產的擴儲決心表現得更為明顯。截至2017年6月30日,已投入316億元購置45幅地塊,合計總建築面積1140萬平方米,新進入的城市為6座,可售儲備面積增至4853.8萬平方米。

隨著富力地產版圖的擴大,城市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非一線城市的占比逐年提升。以協定銷售的資料來計算,2015年、2016年全年及2017年中期,非一線城市占比分別為41%、51%和66%。

非一線城市佈局的趨勢表現得更加明顯——觀點指數獲取的資料顯示,2017年全年,富力地產僅在廣州通過收購方式獲取1個專案、於北京新增2個項目,於上海則新增1個項目。

商業地產冒險

除了核心業務物業發展,2017年,富力的商業地產業務同樣迎來了積極擴儲時刻。

據觀點指數觀察,富力地產物業投資業務和酒店運營業務表現較為平淡,酒店運營連年虧損的局面甚至從未被扭轉。

酒店方面,截至2017年6月30日,富力地產處於經營狀態的酒店有16間,其中2間位於北京、5間位於廣州、3間位於海南、2間位於惠州、2間位於重慶、1間位於成都、1間位於太原。

2013年-2016年期間,富力地產酒店營運業務的營業額分別為9.01億元、11.09億元、11.81億元、13.62億元;剔除銷售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建築成本、營業稅及資本化利息)後,毛利分別為1.65億元、2.62億元、2.49億元、2.3億元,酒店板塊的毛利率分別為8.31%、23.62%、21.08%、16.89%。

然而,受銷售及行政開支的拖累,酒店業務經營溢利出現多年虧損,分別為-0.67億元、0.45億元、-0.02億元、-0.7億元;若計入融資成本等,年度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並出現全面虧損的局面,分別為-0.25億元、-1.4億元、-1.67億元、-1.83億元。

2017年上半年度同樣不能倖免,儘管從富力公佈的資料尚未能測算出該期間的毛利率,但仍可確認期間虧損達到-0.89億元。

從規模上看,2013年-2016年期間,富力地產每年酒店擴展速度平緩。觀點指數的統計數字顯示,包含合資專案,富力地產處於已落成、運營或開業籌備中的酒店每年以1-2間的速度增長;而處於運營中的酒店數量分別為6間、8間、12間和14間。

在上述背景下,富力地產對於酒店運營業務仍表現出大展拳腳的決心。2017年7月19日,以199.06億元的價格收購萬達帳面淨值為330億元的77間酒店,總建築面積合計將超過324.9萬平方米,總房間也達到23200個。

此後,富力先後兩次修改收購萬達酒店資產內容,收購將不包括三亞萬達希爾頓逸林酒店、廣州萬達希爾頓酒店、南京萬達希爾頓酒店以及煙臺萬達70%的權益,同時將大連萬達中心寫字樓納入收購事項,交易代價亦下降至189.55億元。

這也就意味著,富力地產收購的萬達酒店將修改為73間,加上已落成、運營或開業籌備中的酒店(包含合資項目)24間,其所擁有的酒店數量將達到97間。

以六折價格一下子吃進規模如此巨大的酒店資產,問題在於這些酒店能給富力帶來多大的脾益?據觀點指數瞭解,2014年全年、2015年全年及2016年上半年,萬達酒店整體毛利率高於富力酒店,但表現在分部業績上,依然處於虧損狀態,虧損幅度分別為-6.05億元、-6.02億元及-1.33億元。

2017年8月22日的中期業績會上,回應外界對於收購事項後酒店營運業務盈利難題的擔憂時,富力集團聯席董事長李思廉表示:“我們的報表是看不到那個歸屬于業主的利潤的。所以由於財務安排,個別的一間酒店,它反映出來的利潤,有時候是虧本,或者是賺很少錢的。但是,給業主的利潤都不錯的。”

李思廉彼時透露的數據是,77間酒店的業主利潤是8.73億元。他表示,這77家酒店將有一個中長期目標,就是將利潤變為15億,平均每個酒店2000萬。

李思廉認為:“在公司加強管理之後,加強資產管理和酒店管理公司溝通,通過控制各種成本,增加收入,15億是可以達到的資料”。

相比酒店營運業務,物業投資業務則表現得好一些。截至2017年6月30日,富力地產的投資物業組合總建築面積逾150萬平方米,主要包含甲級寫字樓、購物商場、其他零售物業,另有物流及倉儲設施處於擴展狀態。

這部分業務在觀點指數統計的2013年-2016年期間及2017年6月30日中期,始終處於盈利狀態。然而,對比2013年-2016年介於79%-92%之間的毛利率水準,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水準跌至53%。

在毛利的基礎上,受益於“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淨額”(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帶來的收益,最終年度盈利得到大幅度提升。

儘管此項業務比酒店營運來得更好一些,但發展依然遲緩。觀點指數統計得知,2013年-3014年期間,除酒店以外的商業地產,富力地產每年僅新增一個商業項目,均位於廣州。2014年為購物中心富力海珠城,2015年為物流園富力國際空港物流園,2016年為環球商品貿易港。

2017年,富力地產在這一板塊表現得更為進取,年內新增三個項目,均位於海內外的三個新城市。

其中,上半年以1.5777億英鎊(按照彼時匯率約為13.57億人民幣)從英國房地產上市公司CLS Holding手中買下了位於倫敦一區的Vauxhall地塊,該地塊上將建設兩幢50層的高樓,供應578套住宅公寓,1個酒店,27614平方米的辦公面積和2737平方米的零售空間。

下半年,斥資29.11億成功摘得烏魯木齊會展片區376畝地塊,據此正式成功進駐新疆;並在上海奉賢區東方美穀,以7.31億元低溢價摘得商辦地塊,同時引入萬達聯手開發。

實際上,2016年12月19日富力和萬達已在北京簽訂了雙方的戰略合作協定。按照協議,從2017年到2021年,富力及萬達商業每年將合作開發5個商業綜合體,5年內投資300億元,開發25個商業綜合體專案。首批的項目將於2017年正式開始,主要分佈於一二線城市。但從目前的情況看來,該計畫進展不如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富力地產透露其正在加緊全國商貿地產的佈局,該新模式或將複製全國。

負債與現金流

2017年,無論是物業發展還是物業投資、酒店運營業務,富力地產都顯得更為進取。

因此,資金問題更加凸顯,觀點指數瞭解到,2017年上半年度,富力地產購入45幅地塊,合計總建築面積1140萬平方米,權益地價約為人民幣316億元。富力地產曾在業績會上透露,這些土地已經拿了國土證的,所有手續都已完善,但是錢還沒有全部付完,亦即部分款項會推遲交付。

下半年,富力地產新增投資約370億元,其中至少向土地市場投入180億元(非權益地價),獲得14宗土地;與萬達之間的交易亦發生於下半年,交易代價達到189.55億元。

截至2017年6月30日,富力地產的貨幣資金為324.21億元,其中受限制現金為167.37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56.84億元;截止2017年9月30日,富力地產的貨幣資金為364.57億元,其中受限制現金為171.29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93.28億元。

對於收購萬達酒店之後富力地產的債務問題,李思廉曾表示:“雖然我們會同步借錢,但由於以199.06億元的價格收購的萬達酒店帳面淨值為330億元,這個差價反映在會計上是有140多億的,所以我們的負債率是下降的。”

事實上,以2017年9月30日的資料來看,富力地產的總資產為2655.06億元,總負債為2192.21億元,總權益為462.15億元,淨負債為947.51億元;而2017年6月30日,這幾項資料分別為2436.92億元、1966.67億元、470.25億元和947.51億元。

對比2017年6月30日及9月30日的資產和負債情況,無論是資產負債率還是淨負債比率都呈現上升趨勢,分別由80.70%上升至82.57%以及由192.92%上升至205.02%。

上述情況實際上也反映了近幾年富力地產的負債趨勢——據觀點指數瞭解,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及2017年9月30日,富力地產無論是資產負債率還是淨負債率都呈現上升趨勢,分別由73.21%上升至82.57%及由124.3%上升至205.02%。

對比2015年12月31日及2017年9月30日,富力地產總資產剔除總負債後得到的總權益由492.17億元降至462.15億元,而淨負債則由616.55億元增加至947.51億元。

由此可以看出,在2017年富力“重啟規模躍進”之後,財務壓力實際上有所上升,而這也是必然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資產負債率和淨負債率在逐漸上升,但富力融資成本則呈現逐年下跌的趨勢。根據觀點指數統計,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年中,富力地產所有計息債務的加權平均融資成本分別為7.80%、6.30%和5.04%。

點擊閱讀原文,瞭解詳情

2016年,富力地產總營業收入為537.3億元,同比增長21.31%,物業發展核心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94.89億元億元,同比增長21.46%;年內交付銷售物業總建築面積420.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9.91%;實現協議銷售額為609億元,同比增長11.95%。

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終於回升,富力地產將之歸因為銷售實力及新市場不斷完善。表現在項目上,則是由於期內營業額最高的三大專案北京富力新城、惠州富力灣及北京通州富力中心的毛利率均高於41%;此外,十二個直接與上年同期可比的銷售項目中,十個項目毛利率增加,僅有兩個項目毛利率下降。

對於未來核心板塊的預期,富力地產曾於2017年中期業績會上透露,基於上半年度新增的114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可售貨源到了2460億,所以2018年的協議銷售額計畫介於1280到1380億。

富力集團聯席董事長李思廉在業績會上表示:“1380億是類比正常的情況,如果未來過激的調控政策少一點,我們預計可以到1400億。但是如果調控增加一點,企業也要做一點彈性,因為房價也有可能會回落。”

激進還是保守?

業績與土儲亦步亦趨,業績上的緩慢增長反映的是富力地產自2014年以來擴儲的謹慎。

2013年房地產市場一片欣欣向榮,富力地產認為,只要整體經濟持續合理增長以及貨幣政策維持不變,預期未來一年(即2014年)房地產市場將持續其向上走勢。

因此,富力地產當年大量拿地納儲,認為這是“把握了地價飆升前的時機”。雖然後續發展不如富力地產最初所願,但這一年的儲糧為未來發展提供了幫助。

當年,富力地產吃進總建築面積達2090萬平方米的土地,占增加後可售的總土地儲備面積4330萬平方米的48%,一年內新進入的城市達到11個,包括長沙、貴陽、梅州、福州、佛山、珠海、包頭、無錫、南寧等;同時首次將業務擴展至中國以外的地區,在馬來西亞柔佛州以將近8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購入總建築面積約350萬平方米的商住地。

富力地產曾提及,其目標是在土地收購後六個月內開始營建,或在收購後十二個月內進行預售;與此同時,對未來形勢的樂觀預判,使得富力地產將2014年協定銷售目標錨定在700億元。

然而,2014年行業形勢急轉直下,隨之而來的便是2014年和2015年連續兩年業績未達年初設下的目標。

土地儲備方面,富力地產變得十分謹慎,2014年全年在中國國內收購10宗土地,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僅231.7萬平方米,可售的土地儲備總面積達4076.8萬平方米,同時暫停進入新城市的擴張腳步。而在收購的土地中,只有小部分用作開發4個全新專案,超過80%所收購的土地都是為了擴建其當年的現有專案。

富力地產2015年依然選擇性地進行土地收購,然而從資料上來看,謹慎的態度稍有緩和。2015年,富力地產購入10座城市的13宗土地,新進入的城市2座,即石家莊和鄭州;總建築面積合計360.5萬平方米;可售總土地儲備面積出現下降,跌至3980萬平方米。

隨著行業形勢好轉,2016年富力地產再次啟動擴儲步伐,全年新增土地達20宗,9宗分別位於新進入的城市,即深圳、寧波、煙臺、南昌、秦皇島和呼和浩特,總建築面積達504.1萬平方米,可售儲備面積為3848.1萬平方米。

2017年,富力地產的擴儲決心表現得更為明顯。截至2017年6月30日,已投入316億元購置45幅地塊,合計總建築面積1140萬平方米,新進入的城市為6座,可售儲備面積增至4853.8萬平方米。

隨著富力地產版圖的擴大,城市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非一線城市的占比逐年提升。以協定銷售的資料來計算,2015年、2016年全年及2017年中期,非一線城市占比分別為41%、51%和66%。

非一線城市佈局的趨勢表現得更加明顯——觀點指數獲取的資料顯示,2017年全年,富力地產僅在廣州通過收購方式獲取1個專案、於北京新增2個項目,於上海則新增1個項目。

商業地產冒險

除了核心業務物業發展,2017年,富力的商業地產業務同樣迎來了積極擴儲時刻。

據觀點指數觀察,富力地產物業投資業務和酒店運營業務表現較為平淡,酒店運營連年虧損的局面甚至從未被扭轉。

酒店方面,截至2017年6月30日,富力地產處於經營狀態的酒店有16間,其中2間位於北京、5間位於廣州、3間位於海南、2間位於惠州、2間位於重慶、1間位於成都、1間位於太原。

2013年-2016年期間,富力地產酒店營運業務的營業額分別為9.01億元、11.09億元、11.81億元、13.62億元;剔除銷售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建築成本、營業稅及資本化利息)後,毛利分別為1.65億元、2.62億元、2.49億元、2.3億元,酒店板塊的毛利率分別為8.31%、23.62%、21.08%、16.89%。

然而,受銷售及行政開支的拖累,酒店業務經營溢利出現多年虧損,分別為-0.67億元、0.45億元、-0.02億元、-0.7億元;若計入融資成本等,年度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並出現全面虧損的局面,分別為-0.25億元、-1.4億元、-1.67億元、-1.83億元。

2017年上半年度同樣不能倖免,儘管從富力公佈的資料尚未能測算出該期間的毛利率,但仍可確認期間虧損達到-0.89億元。

從規模上看,2013年-2016年期間,富力地產每年酒店擴展速度平緩。觀點指數的統計數字顯示,包含合資專案,富力地產處於已落成、運營或開業籌備中的酒店每年以1-2間的速度增長;而處於運營中的酒店數量分別為6間、8間、12間和14間。

在上述背景下,富力地產對於酒店運營業務仍表現出大展拳腳的決心。2017年7月19日,以199.06億元的價格收購萬達帳面淨值為330億元的77間酒店,總建築面積合計將超過324.9萬平方米,總房間也達到23200個。

此後,富力先後兩次修改收購萬達酒店資產內容,收購將不包括三亞萬達希爾頓逸林酒店、廣州萬達希爾頓酒店、南京萬達希爾頓酒店以及煙臺萬達70%的權益,同時將大連萬達中心寫字樓納入收購事項,交易代價亦下降至189.55億元。

這也就意味著,富力地產收購的萬達酒店將修改為73間,加上已落成、運營或開業籌備中的酒店(包含合資項目)24間,其所擁有的酒店數量將達到97間。

以六折價格一下子吃進規模如此巨大的酒店資產,問題在於這些酒店能給富力帶來多大的脾益?據觀點指數瞭解,2014年全年、2015年全年及2016年上半年,萬達酒店整體毛利率高於富力酒店,但表現在分部業績上,依然處於虧損狀態,虧損幅度分別為-6.05億元、-6.02億元及-1.33億元。

2017年8月22日的中期業績會上,回應外界對於收購事項後酒店營運業務盈利難題的擔憂時,富力集團聯席董事長李思廉表示:“我們的報表是看不到那個歸屬于業主的利潤的。所以由於財務安排,個別的一間酒店,它反映出來的利潤,有時候是虧本,或者是賺很少錢的。但是,給業主的利潤都不錯的。”

李思廉彼時透露的數據是,77間酒店的業主利潤是8.73億元。他表示,這77家酒店將有一個中長期目標,就是將利潤變為15億,平均每個酒店2000萬。

李思廉認為:“在公司加強管理之後,加強資產管理和酒店管理公司溝通,通過控制各種成本,增加收入,15億是可以達到的資料”。

相比酒店營運業務,物業投資業務則表現得好一些。截至2017年6月30日,富力地產的投資物業組合總建築面積逾150萬平方米,主要包含甲級寫字樓、購物商場、其他零售物業,另有物流及倉儲設施處於擴展狀態。

這部分業務在觀點指數統計的2013年-2016年期間及2017年6月30日中期,始終處於盈利狀態。然而,對比2013年-2016年介於79%-92%之間的毛利率水準,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水準跌至53%。

在毛利的基礎上,受益於“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淨額”(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帶來的收益,最終年度盈利得到大幅度提升。

儘管此項業務比酒店營運來得更好一些,但發展依然遲緩。觀點指數統計得知,2013年-3014年期間,除酒店以外的商業地產,富力地產每年僅新增一個商業項目,均位於廣州。2014年為購物中心富力海珠城,2015年為物流園富力國際空港物流園,2016年為環球商品貿易港。

2017年,富力地產在這一板塊表現得更為進取,年內新增三個項目,均位於海內外的三個新城市。

其中,上半年以1.5777億英鎊(按照彼時匯率約為13.57億人民幣)從英國房地產上市公司CLS Holding手中買下了位於倫敦一區的Vauxhall地塊,該地塊上將建設兩幢50層的高樓,供應578套住宅公寓,1個酒店,27614平方米的辦公面積和2737平方米的零售空間。

下半年,斥資29.11億成功摘得烏魯木齊會展片區376畝地塊,據此正式成功進駐新疆;並在上海奉賢區東方美穀,以7.31億元低溢價摘得商辦地塊,同時引入萬達聯手開發。

實際上,2016年12月19日富力和萬達已在北京簽訂了雙方的戰略合作協定。按照協議,從2017年到2021年,富力及萬達商業每年將合作開發5個商業綜合體,5年內投資300億元,開發25個商業綜合體專案。首批的項目將於2017年正式開始,主要分佈於一二線城市。但從目前的情況看來,該計畫進展不如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富力地產透露其正在加緊全國商貿地產的佈局,該新模式或將複製全國。

負債與現金流

2017年,無論是物業發展還是物業投資、酒店運營業務,富力地產都顯得更為進取。

因此,資金問題更加凸顯,觀點指數瞭解到,2017年上半年度,富力地產購入45幅地塊,合計總建築面積1140萬平方米,權益地價約為人民幣316億元。富力地產曾在業績會上透露,這些土地已經拿了國土證的,所有手續都已完善,但是錢還沒有全部付完,亦即部分款項會推遲交付。

下半年,富力地產新增投資約370億元,其中至少向土地市場投入180億元(非權益地價),獲得14宗土地;與萬達之間的交易亦發生於下半年,交易代價達到189.55億元。

截至2017年6月30日,富力地產的貨幣資金為324.21億元,其中受限制現金為167.37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56.84億元;截止2017年9月30日,富力地產的貨幣資金為364.57億元,其中受限制現金為171.29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93.28億元。

對於收購萬達酒店之後富力地產的債務問題,李思廉曾表示:“雖然我們會同步借錢,但由於以199.06億元的價格收購的萬達酒店帳面淨值為330億元,這個差價反映在會計上是有140多億的,所以我們的負債率是下降的。”

事實上,以2017年9月30日的資料來看,富力地產的總資產為2655.06億元,總負債為2192.21億元,總權益為462.15億元,淨負債為947.51億元;而2017年6月30日,這幾項資料分別為2436.92億元、1966.67億元、470.25億元和947.51億元。

對比2017年6月30日及9月30日的資產和負債情況,無論是資產負債率還是淨負債比率都呈現上升趨勢,分別由80.70%上升至82.57%以及由192.92%上升至205.02%。

上述情況實際上也反映了近幾年富力地產的負債趨勢——據觀點指數瞭解,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及2017年9月30日,富力地產無論是資產負債率還是淨負債率都呈現上升趨勢,分別由73.21%上升至82.57%及由124.3%上升至205.02%。

對比2015年12月31日及2017年9月30日,富力地產總資產剔除總負債後得到的總權益由492.17億元降至462.15億元,而淨負債則由616.55億元增加至947.51億元。

由此可以看出,在2017年富力“重啟規模躍進”之後,財務壓力實際上有所上升,而這也是必然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資產負債率和淨負債率在逐漸上升,但富力融資成本則呈現逐年下跌的趨勢。根據觀點指數統計,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年中,富力地產所有計息債務的加權平均融資成本分別為7.80%、6.30%和5.04%。

點擊閱讀原文,瞭解詳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