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想自學金融?這些金融學書籍你必須要看!

1.吳曉求《證券投資學》

【本書評價】該書從介紹證券投資基礎知識入手, 融合現代投資理論與方法, 詳盡分析了有關債券投資管理、股票投資管理、證券投資風險管理以及金融市場監管等各領域的問題,

涉及基本原理、管理方法、主要技術指標及其計算、指標運用及其評價等內容, 可作為證券投資學的入門讀物。 自2003年本書第二版出版以來, 中國資本市場發生了根本性變革——股權分置改革順利完成, 上市公司結構有了重大調整, 市場規模迅速擴大, 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日益明顯, 資本市場已發展成為推動中國金融體系變革的重要力量。 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 對全球經濟實體和金融體系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 本書第三版修訂完成。

【讀者體會】網友:初級的大概講解, 淺顯易懂, 但是有些地方沒有專業知識或者老師指導普通讀者是看不懂的(比如期權定價講的就不是那麼淺顯易懂),

但是總體來說作為入門材料已經很好。 網友:這本書的精華部分在技術分析篇裡。

2.易綱、吳有昌《貨幣銀行學》

【本書評價】易綱教授主編的《貨幣銀行學》是理論性和可讀性的完美結合, 可作為精讀材料,

全書的語言簡明通俗, 結構科學嚴謹, 適合於教學和自學。 全書體系很新, 迥于國內傳統的的貨幣銀行學教材, 涵蓋了現代金融學的主要領域和許多前沿專題, 準確、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金融學科的基本內容, 並且做到了現代金融學教學研究的主流框架與我國經濟改革具體實踐的有機結合。 此外, 該書提供了很多結合中國國情的實際案例, 注重利用已有的知識來分析和解釋中國的金融問題。 讀者適宜在具備相關微觀金融基礎後重點閱讀。 不過, 對於傳統理論體系中沒有涉及的部分, 可以不考慮。

【讀者體會】網友:當初, 我在看完這本《貨幣銀行學》之後, 又去看了很多版本的《證券投資》或者是商業銀行監管的書。 但是在備戰考研複習的最後階段,

才真正的發現, 其實主要的內容已經都包含在這本《貨幣銀行學》裡面了。 大學階段, 我們學習金融學用的是Mishkin的《Monetar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ing》。 這本書的體系和內容都堪稱是國內編的最好的《貨幣銀行學》了。 無論是案例選取, 還是“小專欄”, 雖然整本書力求與國際接軌, 但是在著眼點上還是突出了“中國特色”, 真正體現了“中西結合”的特點。

3.姜波克《國際金融》

【本書評價】姜克波教授提出了“國際金融學的研究物件是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宏觀經濟”的命題, 構建了現代國際金融學的理論體系。 姜波克教授的國際金融適合本科生學習的教材目前有兩個版本:復旦大學出版社的《國際金融新編》和高教社的《國際金融學》。 高教版目前在國內的影響較大, 是面向21世紀金融學專業課程教材系列之一, 其出版也較後者略晚, 對歐洲貨幣一體化的概況也較後者更全面, 對蒙代爾——模型的闡釋也更全面;復旦版的優點在於結構主線更加清晰單一, 邏輯性層層遞進, 便於自學和思考。 這兩個版本的教材大同小異, 共同的特點是語言平實,內容全面,結構清晰,其中關於國際收支和匯率決定理論部分的發展演變過程論述清晰,分析得當,比較適合讀者作為學習國際金融學的基礎教材。 此外,針對本書復旦大學還出了一本與之配套的習題集,即復旦大學出版社《國際金融新編習題指南》(薑波克、朱雲高主編),書後練習題推薦仔細研究。

【讀者體會】網友:復旦的金融尤其是國際金融在全國的名氣非常響亮,我個人非常推崇薑波克,還是那句,國際金融寫得非常好,因為我覺得他是在帶著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感情在寫,而不是很多的教材叫教條式的教唆。

4.黃達《金融學》

【本書評價】黃達主編的《金融學》作為國內金融學入門教材中的經典,內容包羅萬象,語言通俗易懂,可以稱得上是金融學的“百科全書”。全書結構恢巨集,邏輯嚴密。黃達《金融學》目前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全文版,一個是精編版,後者是對前者的簡化,更加精煉和突出重點。建議初學者先看全文版,其中更多的例子有助於加深理解;對於有一定基礎的讀者,可以直接參看精編版。另外,上述兩個版本都有相應的配套教輔,可以結合來看,加深理解。

【讀者體會】網友:這本書涵蓋面比較廣,比以前的黃達的《貨幣銀行學》要厚出不少,但是細究的東西比較少。所以,這本書適合向全面瞭解金融學的讀者,用這個做本科生教材也是非常不錯的。網友:抱著很大希望買的,結果發現全書試圖把所有金融學的東西都介紹一遍,但是每個內容都只是粗略介紹,看完對金融知識的提高沒有多大幫助,建議還是看外國人寫的,比如米什金的貨幣銀行學等之類的書,分析得非常的深入透徹。 網友:精編版確實比較濃縮,很多東西查不到,還是推薦看完整版。如果不需要細緻全面地學習金融學,可以選精編版。


5.約翰·赫爾《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品》

【本書評價】《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品》是一本在西方金融界廣泛流傳的名著,被譽為“華爾街的聖經”。衍生品理論在現代金融學中佔有核心地位。衍生品理論(尤其是期權定價理論)的提出,不但建立了金融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框架,而且在理論的指導下推動了期貨、期權、互換等市場的發展,使金融在全球範圍內發展到今天如此巨大的規模。《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品》全面系統地講解了衍生品定價與金融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讀者體會】網友:學習衍生金融的經典,每一章都不長,算是寫得主次分明了。推薦把英文版也一塊買了,看中文版的看不明白,還可以參照原版。網友:非常清晰的邏輯鋪排,適合初入衍生物學習的讀者,理論推導之後馬上會有相應的例子以方便讀者理解。

6.約翰·赫爾《期貨與期權市場導論》

【本書評價】 該書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入門讀物,是《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品》的簡化版。該書包括了金融衍生品的基本內容,對遠期、期貨和期權的定價進行了詳細地介紹,但是並沒有大量的數學推導,而是通過無套利分析構建資產組合來對公式進行說明,作為一本基礎性的金融衍生產品教材,本書基本囊括了作者的另一本中級教材《期貨、期權與其他衍生品》中的基礎理論。如果對金融工程瞭解不深,推薦該書為作為入門教材,可以迅速建立對金融衍生品的認識。

【讀者體會】網友:深入淺出,細緻全面,很不錯的一本書,適於初學者及對金融衍生工具感興趣的讀者。

7.斯蒂芬·羅斯等《公司理財》

【本書評價】《公司理財》涵蓋了公司財務管理的所有問題,包括:資產定價、投資決策、融資工具和籌資決策、資本結構和股利分配政策、長期財務規劃和短期財務管理、收購兼併、國際理財和財務困境等,目前在眾多院校中被指定為教材。全書沒有很複雜的公式推導,但是需要讀者具備一些財務方面的基本知識。該書在融資工具、籌資決策和資本結構方面的論述很經典,邏輯嚴謹,易於理解,而且配備的習題很有針對性,建議認真對待。

【讀者體會】網友:總體來說,的確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三位作者用清晰嚴謹的思路、大量生動的實例、詼諧幽默的語言描繪出了公司理財的整個知識體系,其水準不是任何一本國內財務教材所能比肩的。只要用心讀,哪怕是對財務學一無所知的讀者也完全可以讀懂此書。可能是涉及到了實例的緣故,本書的第七篇和第八篇的內容相對來講比較生硬、粗糙,講解的也不是很生動形象,可以說是一處敗筆。 網友:推薦復旦大學出版的公司金融作為先行的讀本,因為這本羅斯的公司金融案例頗多,初學時不容易掌握到公司金融這門學科的架構,可謂管中窺豹只見一斑。當你對整個公司金融有了一個整體認識之後再學習這本書,這下就可謂有的放矢,百發百中了!

8.茲維·博迪等《投資學》

【本書評價】該書是由美國三位知名學府的金融學教授撰寫的一本著名的投資學教材,在美國最好的商學院或管理學院得到廣泛地應用。 該書構建起了投資學的主要框架,詳細介紹了風險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理論價和市場有效性理論,重點分析了有關的投資理論。本書觀點權威,闡述詳盡,結構清楚,設計獨特,語言生動易懂,內容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合。該書難度適中,既有對理論的推導,又有大量的投資實務,並為讀者提供了大量的網上參考資料,適用于金融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MBA學生,金融領域研究人員、從業者。投資學基礎較差的讀者也可以對該書進行詳細參讀。 茲博·博迪《投資學精要》(第6版)(清華大學出版社)是《投資學》的高度概述,有學者認為它比《投資學》寫得更好,讀者可根據自己的特點選讀。

【讀者體會】網友:一本經典而且與時俱進的金融入階課本,這個學期的科目之一,我讀的已經是第七版的了,作為學生我也沒什麼權威去評價這本課本,唯一可以說的是,這本是我這個學期4門課裡唯一一門準備把書收藏起來不賣掉的,以後考CFA肯定還是要啃的。by the way,中文譯本我也翻了下,不好理解,不知所云。

9.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貨幣金融學》

【本書評價】該書是貨幣政策與理論的經典入門教材,是美國最流行的貨幣銀行和金融高等教科書之一。本書1984年首次出版便受到歡迎,2007年已印行了第7版,發行數萬冊,現在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數十所著名高等學府採用為教材。 該書的論述相當詳細,由易到難,用大量實例把晦澀難懂的知識講得透徹明瞭,深入地將制度、經濟學模型、概念以及各種各樣的實際應用完美結合在一起,全面、生動地分析貨幣金融學領域的各種問題。該書中有關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章節尤其經典。 該書英文版的錯誤極少,作者的認真態度可見一般。對金融學的初學者而言,該書是必讀書目。英文程式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研讀一下英文版教材[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第7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讀者體會】網友:作為一個初次經濟學的人,我讀起這本磚頭來並不費力。行文通俗易懂,而且揭示了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讀完700多頁用了我3個多星期的業餘時間。收穫很多,對利率、匯率、通貨膨脹都有了較深刻的瞭解。網友:內容是很詳細,比國內一些出版社出版的《貨幣銀行學》好多了,但是有一點,因為是美國的教材,很多的資料是美國的,書中所闡述的機制也和中國的現狀有些不一樣,所以建議在讀本書時,也不要忘記結合一下中國現在的國情。

共同的特點是語言平實,內容全面,結構清晰,其中關於國際收支和匯率決定理論部分的發展演變過程論述清晰,分析得當,比較適合讀者作為學習國際金融學的基礎教材。 此外,針對本書復旦大學還出了一本與之配套的習題集,即復旦大學出版社《國際金融新編習題指南》(薑波克、朱雲高主編),書後練習題推薦仔細研究。

【讀者體會】網友:復旦的金融尤其是國際金融在全國的名氣非常響亮,我個人非常推崇薑波克,還是那句,國際金融寫得非常好,因為我覺得他是在帶著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感情在寫,而不是很多的教材叫教條式的教唆。

4.黃達《金融學》

【本書評價】黃達主編的《金融學》作為國內金融學入門教材中的經典,內容包羅萬象,語言通俗易懂,可以稱得上是金融學的“百科全書”。全書結構恢巨集,邏輯嚴密。黃達《金融學》目前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全文版,一個是精編版,後者是對前者的簡化,更加精煉和突出重點。建議初學者先看全文版,其中更多的例子有助於加深理解;對於有一定基礎的讀者,可以直接參看精編版。另外,上述兩個版本都有相應的配套教輔,可以結合來看,加深理解。

【讀者體會】網友:這本書涵蓋面比較廣,比以前的黃達的《貨幣銀行學》要厚出不少,但是細究的東西比較少。所以,這本書適合向全面瞭解金融學的讀者,用這個做本科生教材也是非常不錯的。網友:抱著很大希望買的,結果發現全書試圖把所有金融學的東西都介紹一遍,但是每個內容都只是粗略介紹,看完對金融知識的提高沒有多大幫助,建議還是看外國人寫的,比如米什金的貨幣銀行學等之類的書,分析得非常的深入透徹。 網友:精編版確實比較濃縮,很多東西查不到,還是推薦看完整版。如果不需要細緻全面地學習金融學,可以選精編版。


5.約翰·赫爾《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品》

【本書評價】《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品》是一本在西方金融界廣泛流傳的名著,被譽為“華爾街的聖經”。衍生品理論在現代金融學中佔有核心地位。衍生品理論(尤其是期權定價理論)的提出,不但建立了金融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框架,而且在理論的指導下推動了期貨、期權、互換等市場的發展,使金融在全球範圍內發展到今天如此巨大的規模。《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品》全面系統地講解了衍生品定價與金融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讀者體會】網友:學習衍生金融的經典,每一章都不長,算是寫得主次分明了。推薦把英文版也一塊買了,看中文版的看不明白,還可以參照原版。網友:非常清晰的邏輯鋪排,適合初入衍生物學習的讀者,理論推導之後馬上會有相應的例子以方便讀者理解。

6.約翰·赫爾《期貨與期權市場導論》

【本書評價】 該書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入門讀物,是《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品》的簡化版。該書包括了金融衍生品的基本內容,對遠期、期貨和期權的定價進行了詳細地介紹,但是並沒有大量的數學推導,而是通過無套利分析構建資產組合來對公式進行說明,作為一本基礎性的金融衍生產品教材,本書基本囊括了作者的另一本中級教材《期貨、期權與其他衍生品》中的基礎理論。如果對金融工程瞭解不深,推薦該書為作為入門教材,可以迅速建立對金融衍生品的認識。

【讀者體會】網友:深入淺出,細緻全面,很不錯的一本書,適於初學者及對金融衍生工具感興趣的讀者。

7.斯蒂芬·羅斯等《公司理財》

【本書評價】《公司理財》涵蓋了公司財務管理的所有問題,包括:資產定價、投資決策、融資工具和籌資決策、資本結構和股利分配政策、長期財務規劃和短期財務管理、收購兼併、國際理財和財務困境等,目前在眾多院校中被指定為教材。全書沒有很複雜的公式推導,但是需要讀者具備一些財務方面的基本知識。該書在融資工具、籌資決策和資本結構方面的論述很經典,邏輯嚴謹,易於理解,而且配備的習題很有針對性,建議認真對待。

【讀者體會】網友:總體來說,的確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三位作者用清晰嚴謹的思路、大量生動的實例、詼諧幽默的語言描繪出了公司理財的整個知識體系,其水準不是任何一本國內財務教材所能比肩的。只要用心讀,哪怕是對財務學一無所知的讀者也完全可以讀懂此書。可能是涉及到了實例的緣故,本書的第七篇和第八篇的內容相對來講比較生硬、粗糙,講解的也不是很生動形象,可以說是一處敗筆。 網友:推薦復旦大學出版的公司金融作為先行的讀本,因為這本羅斯的公司金融案例頗多,初學時不容易掌握到公司金融這門學科的架構,可謂管中窺豹只見一斑。當你對整個公司金融有了一個整體認識之後再學習這本書,這下就可謂有的放矢,百發百中了!

8.茲維·博迪等《投資學》

【本書評價】該書是由美國三位知名學府的金融學教授撰寫的一本著名的投資學教材,在美國最好的商學院或管理學院得到廣泛地應用。 該書構建起了投資學的主要框架,詳細介紹了風險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理論價和市場有效性理論,重點分析了有關的投資理論。本書觀點權威,闡述詳盡,結構清楚,設計獨特,語言生動易懂,內容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合。該書難度適中,既有對理論的推導,又有大量的投資實務,並為讀者提供了大量的網上參考資料,適用于金融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MBA學生,金融領域研究人員、從業者。投資學基礎較差的讀者也可以對該書進行詳細參讀。 茲博·博迪《投資學精要》(第6版)(清華大學出版社)是《投資學》的高度概述,有學者認為它比《投資學》寫得更好,讀者可根據自己的特點選讀。

【讀者體會】網友:一本經典而且與時俱進的金融入階課本,這個學期的科目之一,我讀的已經是第七版的了,作為學生我也沒什麼權威去評價這本課本,唯一可以說的是,這本是我這個學期4門課裡唯一一門準備把書收藏起來不賣掉的,以後考CFA肯定還是要啃的。by the way,中文譯本我也翻了下,不好理解,不知所云。

9.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貨幣金融學》

【本書評價】該書是貨幣政策與理論的經典入門教材,是美國最流行的貨幣銀行和金融高等教科書之一。本書1984年首次出版便受到歡迎,2007年已印行了第7版,發行數萬冊,現在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數十所著名高等學府採用為教材。 該書的論述相當詳細,由易到難,用大量實例把晦澀難懂的知識講得透徹明瞭,深入地將制度、經濟學模型、概念以及各種各樣的實際應用完美結合在一起,全面、生動地分析貨幣金融學領域的各種問題。該書中有關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章節尤其經典。 該書英文版的錯誤極少,作者的認真態度可見一般。對金融學的初學者而言,該書是必讀書目。英文程式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研讀一下英文版教材[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第7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讀者體會】網友:作為一個初次經濟學的人,我讀起這本磚頭來並不費力。行文通俗易懂,而且揭示了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讀完700多頁用了我3個多星期的業餘時間。收穫很多,對利率、匯率、通貨膨脹都有了較深刻的瞭解。網友:內容是很詳細,比國內一些出版社出版的《貨幣銀行學》好多了,但是有一點,因為是美國的教材,很多的資料是美國的,書中所闡述的機制也和中國的現狀有些不一樣,所以建議在讀本書時,也不要忘記結合一下中國現在的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