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甩掉傳奇、澄清樂視,萬達開拓電視劇和遊戲領域,要學迪士尼了!

萬達影視、遊戲、院線影院業務之間有著眾多銜接點, 能夠相輔相成, 一同增長。 這是, 推進這次並購最重要的邏輯。

文 | 梁觀

萬達輕資產模式首發陣容, 於昨日亮相。

自2017年7月4日至今, 因籌畫並購萬達影視, 萬達電影已停牌半年之久。 投資者在萬達電影股票上, 沉澱了大量資金。 曠日持久的懸而不決, 考驗著他們的耐心。 在他們的翹首盼望中, 昨日, 萬達召開了投資者說明會。

會上, 萬達電影掌舵人曾茂軍等人親口許諾:

“公司擬通過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完成電影全產業鏈佈局、開拓電視劇和遊戲領域, 實現影劇互動、影遊聯動……”

這一對前景的描畫雖然全在意料之中, 稍顯套路, 但多少還是讓人感到安心。 看來, 王家是誠心誠意將萬達電影, 打造成他們家文娛產業的航空母艦。 在需要的時候, 王家資源可能會向其傾斜。

同時, 在萬達集團傾力輕資產模式的今天, 萬達電影將成為拉動這一模式的火車頭之一。 萬達電影今後的經營, 將很大程度上決定萬達輕資產模式的成敗。 這讓所有人對這次並購都無法掉以輕心。

澄清兩大傳言:傳奇影業、樂視與這次並購無關

在回答因調整並購方案、辦理關鍵性審批等原因, 複牌還需時日之外, 萬達電影還澄清了有關傳奇影業、樂視的傳言。

在更早的2016年, 萬達院線(萬達電影曾用名)一度籌畫將傳奇影業併入,

最終未果。 這是因為, 當時後者的業績正處於低谷期。

2014年, 傳奇影業淨利潤虧損22.4億人民幣, 到了2015年, 虧損進一步擴大至36.3億人民幣。

而在並購發生的2016年, 公司主導的《魔獸》上映, 雖然在國內憑藉“魔獸”鐵粉掀起十年一遇的觀影狂潮, 來勢洶洶,

卻後繼無力。 並且, 影片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亦不理想。 最終, 影片全球票房不過4.3億美元, 僅能勉強覆蓋其1.6億美元的成本。

傳奇影業經營狀況不佳, 是當時萬達院線終止並購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低谷期或許只是一時, 但現在併入上市公司, 很顯然不是最佳時機。

此外, 王健林此前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曾聲明, 目前對傳奇影業規劃將更多地面向全球市場。

他說:“我們把(傳奇影業)整個重要的團隊進行了重組, 也會給它一些新的計畫, 同時團隊的目標是2020年要確保做到電影產業內容公司的世界前五名……CEO到位之後, 這一系列計畫就會宣佈。 ”

因此, 傳奇影業今後的全球任務遠勝國內。 或許, 這也是它這次置身事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於有關樂視的傳言, 則有些無稽。 因融創搶救樂視、萬達與融創的世紀大交易, 兩樁重磅事件同期發生。 看上去, 融創有些像是銜接萬達和樂視的橋樑, 因而有消息聲稱萬達將向樂視施以援手。 這次問答中, 萬達電影重申了一貫的態度:

“本次重組標的與樂視無關” 。

遙想2015年, 萬達通過王思聰的普斯投資, 聯合阿裡等資方, 出資8億參加樂視體育的盛況。 可見此時, 樂視的高光已經退去。

時機是並購成敗的關鍵

會上, 萬達電影一舉托出電影、遊戲、院線影院三項業務, 將文娛產業最有價值和前景的領域一網打盡。

電影方面,會上公佈:

“……萬達影視於 2017 年6月與騰訊影業、騰訊遊戲、閱文集團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進行閱文平臺的熱門網文 IP《鬥破蒼穹》的全版權運營,《鬥破蒼穹》電視劇將於 2018 年暑期上映,《鬥破蒼穹》大電影正在拍攝過程中……”

如今的阿裡、騰訊等互聯網公司,不再表現出重整影視行業,再造行業生態的高姿態,而是更多地強調怎樣無縫融入影視行業,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這時,積累豐厚、資源貫穿上下游的萬達,成為它們最佳的引路人和合作夥伴。

誠如王健林所言,萬達最大的價值在於品牌,在於經營管理模式,以及人才儲備、團隊建設。在眾多金主紛紛投身影視行業,讓這個行業越顯擁堵、資金氾濫,甚至博得“人傻錢多”大名的今天,這一品牌的價值將會日益突顯。

遊戲方面,2017年4月,萬達電影曾公佈過一波遊戲開發計畫,囊括了《河神》《秦時明月》《莽荒紀》等十幾款作品,其中5款改編自影視IP。這是萬達遊戲的基本盤。

不過,萬達遊戲最引人期待的還是,王思聰大手筆投資的電競行業。迄今,其所屬公司已覆蓋諸多直播平臺、俱樂部,並贊助各大賽事,已貫穿電競行業全產業鏈,囊括所有重要價值源。

最後是院線影院。會上公佈:

即使在票房增速放緩的時期,萬達電影依然不改擴張進度。不過,因為萬達廣場優良的地段,和商業綜合體的引流,讓新設影院具備了先天性的優越條件,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

現在看,萬達影視、遊戲、院線三方都取得了一定階段性優勢,並且三者相互之間還可以借勢互補。

影視與遊戲,可以影遊聯動;院線與影視,雖然用院線為影片提供排片便利的做法,對提升影片票房和人氣收效甚微。但是院線段積累的觀眾資料,卻是影視專案研發投資的重要依據;影院與遊戲,影院的視聽設備將極大提升電競、直播的感官體驗,或將成為後者重要營收管道之一。

由此可見,萬達三項業務之間有著眾多銜接點,能夠相輔相成,一同增長。這是,推進此次並購最重要的邏輯。大多數情況下,證監會同樣會認可這一邏輯。

此時,最關鍵的是時機。影視、遊戲現在發展進度怎樣,是否足夠成熟;它們的盈利能力怎樣,會不會影響上市公司的盈利表現;併入上市公司體系之後,三者在業務上的協同、資源上的調配需要多長時間推動上市公司的營收增長,等等,將是各方比較關注的問題。

這些條件一旦成熟,並購的最佳時機也將隨之到來。

現在回顧萬達影視2017年少有出品大型影視項目,可能是為了儘量避免業績波動,不致影響並購的進程。

萬達、騰訊、阿裡,誰的迪士尼夢更真實

大力拓展文娛產業,建立文娛生態圈,已是多方共識。阿裡、騰訊、萬達等巨頭,華誼、甚至相對穩健的光線等中型公司,一同致力於此,希望憑此在接下來的文娛盛世中拔得頭籌,佔據壓倒性的優勢。

它們依據各自的資源稟賦,開啟了不同的發展模式,其中的差異日益明顯。

阿裡在影視行業經歷了2、3年的嘗鮮後,認識到自身最大先天優勢還是搭建互聯網平臺,讓世上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是“持久派”。

因自身豐富的IP資源,騰訊一直將影視行業當作重要出口,目的明確,全部經營都圍繞IP變現展開,是“專注派”。

萬達豐厚的地產資源,在地產行業發展即將觸碰天花板之際,也需另一出口變現。而當前,能夠裝入萬達如此龐大地產資源的領域,也只有文旅地產了。隨著國民收入提高,旅遊越來越成為民眾娛樂選擇之一。這時,大步踏入文旅地產正當其時。更何況,還有迪士尼巨大的成功可以拿來作參考。

萬達還有華誼發展文旅地產,貼近國內消費者當前的需要,是“接地氣派”

萬達再向文娛行業邁進時,不遺餘力。2017年那場世紀大交易中,萬達一氣將13個文旅地產脫手給融創,一步實現輕資產。此後,萬達將把更多精力放在文娛領域,這讓這次並購更顯緊迫。

阿裡、騰訊、萬達等巨頭一同懷揣著迪士尼夢想。但是,在迪士尼所處的時代中,它完全可以按照符合文化產業、優質IP發展規律的速率,積累開拓自身的文娛產品。

但是,國內當前的境遇卻與它不同,眾多大資本亟待在文娛領域找到自身下一期的發展要道。它們用資本催熟,並不符合文娛行業發展的規律。這個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優質IP的誕生,需要更多耐心和時間的積累。

當前,巨頭用資本開道,買出一個文娛帝國的做法,在業內人士看來總有些南轅北轍。它們不像是較量誰做的更好更對,而像是比賽誰犯的錯更少。

【招聘】主編、記者【北京】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版權資訊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一點資訊等管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郵件:285295690@qq.com

電影方面,會上公佈:

“……萬達影視於 2017 年6月與騰訊影業、騰訊遊戲、閱文集團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進行閱文平臺的熱門網文 IP《鬥破蒼穹》的全版權運營,《鬥破蒼穹》電視劇將於 2018 年暑期上映,《鬥破蒼穹》大電影正在拍攝過程中……”

如今的阿裡、騰訊等互聯網公司,不再表現出重整影視行業,再造行業生態的高姿態,而是更多地強調怎樣無縫融入影視行業,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這時,積累豐厚、資源貫穿上下游的萬達,成為它們最佳的引路人和合作夥伴。

誠如王健林所言,萬達最大的價值在於品牌,在於經營管理模式,以及人才儲備、團隊建設。在眾多金主紛紛投身影視行業,讓這個行業越顯擁堵、資金氾濫,甚至博得“人傻錢多”大名的今天,這一品牌的價值將會日益突顯。

遊戲方面,2017年4月,萬達電影曾公佈過一波遊戲開發計畫,囊括了《河神》《秦時明月》《莽荒紀》等十幾款作品,其中5款改編自影視IP。這是萬達遊戲的基本盤。

不過,萬達遊戲最引人期待的還是,王思聰大手筆投資的電競行業。迄今,其所屬公司已覆蓋諸多直播平臺、俱樂部,並贊助各大賽事,已貫穿電競行業全產業鏈,囊括所有重要價值源。

最後是院線影院。會上公佈:

即使在票房增速放緩的時期,萬達電影依然不改擴張進度。不過,因為萬達廣場優良的地段,和商業綜合體的引流,讓新設影院具備了先天性的優越條件,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

現在看,萬達影視、遊戲、院線三方都取得了一定階段性優勢,並且三者相互之間還可以借勢互補。

影視與遊戲,可以影遊聯動;院線與影視,雖然用院線為影片提供排片便利的做法,對提升影片票房和人氣收效甚微。但是院線段積累的觀眾資料,卻是影視專案研發投資的重要依據;影院與遊戲,影院的視聽設備將極大提升電競、直播的感官體驗,或將成為後者重要營收管道之一。

由此可見,萬達三項業務之間有著眾多銜接點,能夠相輔相成,一同增長。這是,推進此次並購最重要的邏輯。大多數情況下,證監會同樣會認可這一邏輯。

此時,最關鍵的是時機。影視、遊戲現在發展進度怎樣,是否足夠成熟;它們的盈利能力怎樣,會不會影響上市公司的盈利表現;併入上市公司體系之後,三者在業務上的協同、資源上的調配需要多長時間推動上市公司的營收增長,等等,將是各方比較關注的問題。

這些條件一旦成熟,並購的最佳時機也將隨之到來。

現在回顧萬達影視2017年少有出品大型影視項目,可能是為了儘量避免業績波動,不致影響並購的進程。

萬達、騰訊、阿裡,誰的迪士尼夢更真實

大力拓展文娛產業,建立文娛生態圈,已是多方共識。阿裡、騰訊、萬達等巨頭,華誼、甚至相對穩健的光線等中型公司,一同致力於此,希望憑此在接下來的文娛盛世中拔得頭籌,佔據壓倒性的優勢。

它們依據各自的資源稟賦,開啟了不同的發展模式,其中的差異日益明顯。

阿裡在影視行業經歷了2、3年的嘗鮮後,認識到自身最大先天優勢還是搭建互聯網平臺,讓世上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是“持久派”。

因自身豐富的IP資源,騰訊一直將影視行業當作重要出口,目的明確,全部經營都圍繞IP變現展開,是“專注派”。

萬達豐厚的地產資源,在地產行業發展即將觸碰天花板之際,也需另一出口變現。而當前,能夠裝入萬達如此龐大地產資源的領域,也只有文旅地產了。隨著國民收入提高,旅遊越來越成為民眾娛樂選擇之一。這時,大步踏入文旅地產正當其時。更何況,還有迪士尼巨大的成功可以拿來作參考。

萬達還有華誼發展文旅地產,貼近國內消費者當前的需要,是“接地氣派”

萬達再向文娛行業邁進時,不遺餘力。2017年那場世紀大交易中,萬達一氣將13個文旅地產脫手給融創,一步實現輕資產。此後,萬達將把更多精力放在文娛領域,這讓這次並購更顯緊迫。

阿裡、騰訊、萬達等巨頭一同懷揣著迪士尼夢想。但是,在迪士尼所處的時代中,它完全可以按照符合文化產業、優質IP發展規律的速率,積累開拓自身的文娛產品。

但是,國內當前的境遇卻與它不同,眾多大資本亟待在文娛領域找到自身下一期的發展要道。它們用資本催熟,並不符合文娛行業發展的規律。這個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優質IP的誕生,需要更多耐心和時間的積累。

當前,巨頭用資本開道,買出一個文娛帝國的做法,在業內人士看來總有些南轅北轍。它們不像是較量誰做的更好更對,而像是比賽誰犯的錯更少。

【招聘】主編、記者【北京】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版權資訊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一點資訊等管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郵件:285295690@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