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關注|“2018新年民族音樂會”火爆的啟示

民樂奏響春天的旋律

——河北省“2018新年民族音樂會”火爆的啟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新年民樂會上, 民樂領域最高獎項“金鐘獎”獲得者張蓓彈奏《茉莉芬芳》。

記者龔正龍攝

從門庭冷落到一票難求

熱烈歡快的合奏《歡樂中國節》、評劇名段《報花名》、笛子獨奏《五梆子》、古箏獨奏《茉莉芬芳》、二胡獨奏《剪窗花》……2017年12月31日晚, “2018新年民族音樂會”在河北藝術中心音樂廳奏響。

當晚, 經久不息的掌聲持續回蕩在音樂廳內。 “在民樂演出中, 竟然出現4次返場, 足見其受歡迎程度, 我心情十分激動。 ”置身於觀眾席中的河北省歌舞劇院院長宋愷難掩興奮之情。

在諸多音樂種類中, 民樂是中國最本土化、民族化和地域化的藝術門類之一。 人們愛民樂, 愛的就是“中國味兒”, 但是國內演出舞臺上, 大型民樂會並不多見, 即使有也多是“門庭冷落”。 人們一度過分追求洋味十足的西方藝術,

曾出現西洋樂器大行其道的狀況。

隨著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被宣導, 中華文化開始持續升溫。 2018年民族音樂會的火爆說明了人們對傳統民樂需求的升溫。 記者從河北演藝集團獲悉, 此次民族音樂會售票始於2017年12月5日, 單張最高票價280元, 僅僅10天, 近千張票全部售罄, 最多一天售出400余張。

“票房是市場需求的一種見證。 近幾年, 我能感受到普通民眾對民樂喜愛的回歸, 但這種需求究竟有沒有強大到去花錢買票, 我當時心裡並沒有底。 ”宋愷說, 新年民族音樂會如此火爆的結果令他也驚喜不已, 甚至在發出票已售罄的通告後, 還有許多觀眾留言希望高價購票, 希望加場次演出……對民樂的消費需求出現“井噴”。

“一票難求”的現象反映了省會民樂市場的潛力,

更反映出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回歸和重視。 “國學熱、民樂熱持續升溫, 其實透露著老百姓的心聲, 因為傳統的、民族的文化, 才是中華文化之根。 ”省會觀眾宋大民說, 傳統民樂最能撩動人們的情感, 如今老百姓的審美能力及其對文化的需求均在提升, 這樣具有純正“中國味”的音樂會, “不僅收穫優美愉悅的藝術享受, 更振奮了精神。 ”

從文化堅守到文化自信

樂曲歡快, 活潑動人, 當省歌舞劇院民樂團首席王毅女士用二胡演奏完飽含河北特色的樂曲《剪窗花》後, 雷鳴般的掌聲響徹劇院。 “幾個月的辛苦, 值了, 從心底感覺到一種久違的幸福。 ”舞臺後方, 王毅和隊員們擁抱在一起。 這一刻,

這些民樂工作者對民樂不離不棄的炙熱情懷, 終於得到了觀眾和市場的回應。

對藝術院團發展之路稍有瞭解的人都知道, 藝術院團的發展需要土壤, 尤其在市場化之路上, 藝術院團的發展會經歷高峰和低谷, 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 十多年前, 省歌舞劇院民樂團曾經歷過輝煌, 但隨後卻陷入困境遭受了鮮為人知的考驗。 因體制和機制問題, 大量老民樂工作者忍痛離開院團, 結果60餘人的隊伍驟減至20來人, 與此同時, 電影電視、手機互聯網等眾多娛樂媒介對院團的傳統舞臺藝術形成巨大衝擊……“觀眾少了, 劇碼少了, 人也散了, 樂器破了無人修理, 舞臺也就冷清了。 ”採訪中, 幾位老民樂工作者如此講述當時的情形。

而隨著全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新認識,

這一切都發生了巨變。 “以前一說搞民樂的, 別人都嗤之以鼻, 如今則翹起大拇指, 直誇咱們。 這種態度的轉變, 令我們這些民樂工作者尋回了自信, 重新點燃了心中夢想的火炬。 ”返聘回來的省歌舞劇院民樂團團長張帆說。

“不忘初心, 從頭再來。 ”面對人才斷檔、隊伍不全、管理無序等問題, 去年省歌舞劇院開始返聘、招聘專業人才, 針對專長予以重用, 短短數月一個60餘人的專業演出團隊再次聚集起來。 為了重新喚醒觀眾的民樂熱情, 自2017年7月開始, 他們每週末在省歌舞劇院音樂廳上演民樂演出, 很快培養和彙聚起一大批民樂愛好者, 在省會刮起“民樂風”。

從繼承傳統到創新性發展

河北的民樂之路在哪裡?民樂院團在新時代該如何發展?

“黨的十九大對文藝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宋愷說,如同所有藝術門類一樣,民樂也必須堅持創新,在藝術上精益求精,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腳步。

繼承傳統,離不開人才。對於民樂團來說,首先得有一支人員齊備的演出隊伍,同時還得保證隊伍有一流的演奏水準。為此,省歌舞劇院圍繞現有人才,由團裡老隊員擔負起“傳、幫、帶”責任,給年輕隊員傳授技藝,幫助其成長。還通過各種管道引進技藝精湛的人才,壯大隊伍體量。

“多出去看,多出去練,多與外界合作,多引進新思維。”談及河北民樂和樂團的發展,宋愷主張“四多”。他認為,當前民樂的發展潮流是既突出地域特色又追尋融合跨界,但怎麼融合才合理,哪種編排才對路,如何創新才能雅俗共賞,都是當下民樂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受邀為此次音樂會執棒的東方歌舞團一級指揮楊春林先生,無疑為隊員們上了生動一課。老先生不顧高齡奔波,專門為此次音樂會中10首經典樂曲重新編曲,將民族音樂、河北元素和歌劇《白毛女》《江姐》等選段名曲相融合,將快板、京劇、評劇和民樂冶於一爐,“民樂跨界融合是一條求索之路,這次重新編曲配器,就是希望年輕的民樂工作者們明白:好作品是打磨出來的,民樂創新之路沒有禁區。”

“打造接地氣的新作品,反映民族精神、河北特色、百姓心聲,是觀眾的期待,更是我們的追求。”宋愷說,省歌舞劇院著力在打造精品力作上下功夫,目前他們正在籌備一部反映雄安新區建設的大型民族管弦組曲《大河之北》,現在正在譜曲,預計今年6月正式推出。

“黨的十九大對文藝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宋愷說,如同所有藝術門類一樣,民樂也必須堅持創新,在藝術上精益求精,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腳步。

繼承傳統,離不開人才。對於民樂團來說,首先得有一支人員齊備的演出隊伍,同時還得保證隊伍有一流的演奏水準。為此,省歌舞劇院圍繞現有人才,由團裡老隊員擔負起“傳、幫、帶”責任,給年輕隊員傳授技藝,幫助其成長。還通過各種管道引進技藝精湛的人才,壯大隊伍體量。

“多出去看,多出去練,多與外界合作,多引進新思維。”談及河北民樂和樂團的發展,宋愷主張“四多”。他認為,當前民樂的發展潮流是既突出地域特色又追尋融合跨界,但怎麼融合才合理,哪種編排才對路,如何創新才能雅俗共賞,都是當下民樂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受邀為此次音樂會執棒的東方歌舞團一級指揮楊春林先生,無疑為隊員們上了生動一課。老先生不顧高齡奔波,專門為此次音樂會中10首經典樂曲重新編曲,將民族音樂、河北元素和歌劇《白毛女》《江姐》等選段名曲相融合,將快板、京劇、評劇和民樂冶於一爐,“民樂跨界融合是一條求索之路,這次重新編曲配器,就是希望年輕的民樂工作者們明白:好作品是打磨出來的,民樂創新之路沒有禁區。”

“打造接地氣的新作品,反映民族精神、河北特色、百姓心聲,是觀眾的期待,更是我們的追求。”宋愷說,省歌舞劇院著力在打造精品力作上下功夫,目前他們正在籌備一部反映雄安新區建設的大型民族管弦組曲《大河之北》,現在正在譜曲,預計今年6月正式推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