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張豐毅和吳剛這幾秒鐘的戲,可以當演技教科書了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受觀眾喜歡的原因, 除了題材和劇情外, 還有老戲骨們的演技。

當劇情和臺詞確定以後, 就靠演員發揮演技了, 演員在說臺詞時的語氣、表情、肢體動作, 是否符合劇中人物的定位, 是考驗演技的重要因素, 還有對劇中道具的使用, 也是對演技的考驗。

這部劇中的演員, 有好多位是老戲骨, 其演技是廣受認可的, 臺詞功底自不必說, 說臺詞時的表情、語氣找不出什麼毛病, 而且從片場花絮中能看到是同期錄音的, 跟那些靠後期配音的演員比, 已經不是一個級別的了。

不僅如此, 劇中演員對道具的使用, 也很講究細節, 我們舉個例子看一下。

在第15集, 李達康陪同沙瑞金環湖騎車, 出發之後, 李達康和沙瑞金邊騎邊聊, 這時候李達康比沙瑞金靠後半個身位, 這樣既表達了對上級的尊重, 也不至於距離太遠影響聊天, 這是基本的禮貌, 不算拍馬屁了(嗯, 要守護達康書記的人品)。

再換個角度看, 現在注意兩人的手, 沙瑞金是兩手扶把, 只用左手的一根手指輕輕按住後刹, 領導當然可以任性一點, 而李達康也是兩手扶把, 但是兩隻手都握住了刹車, 作為下級, 他要控制好速度, 隨時根據領導的速度作出調整, 符合他的角色定位。

還是同樣的角度, 再來看一下動圖。 兩個人一樣的車速, 但沙瑞金比李達康蹬的速度快, 有人可能會說張豐毅不會調速, 所以抓起道具車就騎了, 但是一個60歲還能做倒立挺身的人, 能不會玩這個?所以正解就是沙瑞金在劇中的年齡比李達康大, 所以應該騎輕便的檔位。

好劇就是不但乍一看好看, 仔細看會更好看, 如果是不上心的演員, 可能除了注意臺詞以外, 再注意一下身位就行了, 不會在手和腿的動作上講究細節。 張豐毅和吳剛這幾秒鐘的戲, 真的可以當演技教科書了。

這才是稱得上演員的人, 那些演戲都不到場, 讓替身拍完, 只補拍個臉的, 還好意思稱自己是演員嗎?應該叫臉員更合適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