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你幹的是高檔活兒還是Low逼活兒,就在一念之間

(1)傳統的服務

一、服務業

服務業有肥的流油的中國最賺錢的金融業、電信業, 服務業也包含中國最苦逼的餐飲服務員、旅店服務員、衛生保潔員、零售站櫃臺服務員、扛包快遞員、整天接電話的呼叫中心客服員。

服務業又稱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一般指農林牧漁, 第二產業一般指開採業和製造業, 能源製造業也算製造業(如電廠、熱力生產廠、燃氣生產廠、水生產廠), 另外, 建築業也算第二產業, 算是房子這種不動產的製造吧。

第三產業(服務業), 中國是有標準目錄的, 你就看看哪些是高檔活哪些是苦逼活:

1、金融業:銀行、證券、保險

2、房地產業

3、電信業

4、醫療

5、教育

6、廣播電視電影、文化娛樂、體育賽事

7、交通運輸:鐵路/高鐵運輸、城市公交地鐵運輸、高速公路運輸、民航運輸、船舶運輸、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

8、互聯網業、軟體業

9、批發分銷、零售業

10、餐飲、住宿、旅遊、租賃(如租車租房)、居民生活服務(如家政、保潔、維修)

你看, 中國互聯網公司普遍都在紮堆在這些行業, 而且明顯在進攻最肥的頂端, 如金融、電信、交通、地產、教育、醫療。

二、企業服務

企業服務這個行當是個很老的行當, 也屬於第三產業, 正宗稱呼叫:商務服務。 我們見過很多:

1、生產製造服務:專案管理、質檢

2、市場行銷:市場活動舉辦、會展、廣告製作、廣告投放、文案、品牌公關

3、銷售:招商、銷售代理、海關報關

4、財稅:代記帳、報稅、稅務籌畫

5、資本:上市輔導、投資並購、資本擔保、企業貸款、企業信用評級

5、法務:工商註冊代辦、法務、審計、智慧財產權/專利/商標

6、人力:招聘、培訓、評測、勞務派遣、社保代辦代繳、團建、員工保險員工福利

7、其他:客服外包、辦公空間租賃、企業採購、企業商旅、企業餐飲、企業租車、企業安保、企業印刷

8、諮詢:調查、認證、流程梳理、資料分析資料處理

看看, 沒多少活兒是肥的流油的活兒。 但為什麼這麼苦逼的活兒, 居然又那麼多風投紮進來呢?

三、IT服務

IT服務也有很多:

1、IT諮詢:IT解決方案、IT藍圖規劃、IT選型、架構設計

2、定制開發:網站/APP開發、資料清洗

3、IT實施:部署安裝配置、專案管理、驗收管理

4、IT培訓、IT測試

5、IT運維、技術支援

看著也很苦逼吧。

(2)互聯網式的企業服務

咱也先不提純互聯網軟體工具, 如IM、郵件、雲盤、音視頻通訊、流覽器、輸入法、下載工具、殺毒安全防護、照片處理、地圖、軟體管家/應用商店

咱們就說說和企業相關的互聯網式的服務。

一、百度

百度是用機器爬蟲爬別人的內容, 而別人正好也想利用百度的資訊聚合能力來宣傳自己, 這樣雙邊利益一拍即合。

百度賺的是:搜索、關聯廣告、競價排名。 使用者要搜索的內容千奇百怪, 因而也就產生了無限的關鍵字。 每個關鍵字都會搜索出來一批相關內容。 那麼百度就在這批內容流中掛接或插入關聯企業廣告。 而且這些廣告誰放前誰放後, 都需要競價獲得。 因而搜索關鍵字有冷有熱, 所以競價的價格也不一樣。

所以:內容獲取、關鍵字選擇、競價、充值、計費、效果監測、統計, 全程自助自動化。 也就是說, 百度只要開著伺服器, 24小時就有錢賺, 人睡了都有錢嘩嘩流進來。

二、58

58是做企業網上靜態黃頁廣告起家的。 後來逐步聚焦到房、車這兩大產業鏈上了。 曾經想探索過招聘兼職、培訓, 但沒有走通, 最後這個模式和58家政對接在了一起。 58也探索過二手專賣黃頁廣告, 現在出現了轉轉這樣的廣告+交易的二手買賣平臺。

也就是說, 百度一直是一個廣告展示導流平臺, 花的是市場行銷部的預算。 而58一開始也是黃頁廣告, 但目前在逐步探索切入訂單交易、支付、甚至信貸金融。 從現在趨勢來看, 純幹行銷的幹不過交易的, 畢竟交易對於企業才是直接來錢的。

不過58仍然保留著那些長尾的行業黃頁廣告業務, 因為這就如同資訊雷達一樣, 百度搜索關鍵字是資訊雷達、網站和APP流量統計是資訊雷達、應用商店下載是資訊雷達、功能變數名稱是資訊雷達。 所以哪些行業會有抬頭崛起苗頭, 這些資訊雷達是最早探索到的, 這樣他們會先手搞起來。 真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三、阿裡

阿裡的本質過去我也說過:

1、社會流量資源的整合與調度分配:阿裡大文娛集團

2、社會商品資源的整合與調度分配:1688、淘寶、天貓

3、社會倉儲物流資源的整合與調度分配:菜鳥物流

4、社會資金資源的整合與調度分配:螞蟻金服

當然, 阿裡正在不斷沉澱資料、連通資料, 研究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 用海量資料支撐的人工智慧技術, 達到自動化的最佳供需資源匹配的調度。

我上面寫了那麼多,傳統的和典型的互聯網對比,其實想說,一條線索在“互聯網+”,互聯網行業不斷從企業行銷->企業交易->交易支付資金進賬->金融信貸->倉儲物流->採購訂貨,正在不斷向後端上游產業鏈向企業內部延伸,而另一條線索在“+互聯網”,從企業內部管理軟體->企業業務處理軟體->直接連接顧客消費者直接提供網上自助服務和自動化服務,這樣兩端不斷前進,直到交匯。一方更瞭解互聯網聚合能力和自動化技術處理能力,一方目前更深紮根在企業。

“互聯網+”和“+互聯網”,必然會經歷合作、業務互相涉及、利益衝突鬥爭、平衡融合這樣的各個階段。

達到自動化的最佳供需資源匹配的調度。

我上面寫了那麼多,傳統的和典型的互聯網對比,其實想說,一條線索在“互聯網+”,互聯網行業不斷從企業行銷->企業交易->交易支付資金進賬->金融信貸->倉儲物流->採購訂貨,正在不斷向後端上游產業鏈向企業內部延伸,而另一條線索在“+互聯網”,從企業內部管理軟體->企業業務處理軟體->直接連接顧客消費者直接提供網上自助服務和自動化服務,這樣兩端不斷前進,直到交匯。一方更瞭解互聯網聚合能力和自動化技術處理能力,一方目前更深紮根在企業。

“互聯網+”和“+互聯網”,必然會經歷合作、業務互相涉及、利益衝突鬥爭、平衡融合這樣的各個階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