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東方有編鐘,歐洲有管風琴,與神溝通的聲音

可以說, 在人類尚且茹毛飲血的時代, 就已經有音樂存在了。 原始人認為萬物有靈, 而音樂, 是用來通靈的方式。

這種事情, 在有了人類文明後,

東方西方都各自按照這個邏輯進行了發展。

西周, 編鐘

編鐘的歷史可以追溯至3500年前的西周, 是用青銅鑄成的大型打擊樂器, 鐘的大小不同, 音調不同。 而它的作用呢, 是為了溝通鬼神和祖先。 直到這時, 人們對於未知還是充滿了敬畏。 《周禮》有記載,

編鐘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 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徵。 在祭祀、大型饗宴等莊重的場合, 按照規制使用等級相符的編鐘, 配合編罄、笙、簫等樂器進行演奏。

編鐘發展到春秋戰國, 乃至秦漢, 都曾盛極一時。

目前出土的規模最宏大的編鐘組是曾侯乙編鐘, 總共由64件編鐘組成, 氣勢驚人。 最神奇的是, 這套長埋於地下2000年的編鐘, 居然還可以演奏樂曲。

編鐘的音色可謂是雄渾沉穩, 鏗鏘悠揚, 一般會作為主音樂器。

同時, 古老的青銅鐘也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生活, 比如像‘鐘鳴鼎食’‘五鼎萬鐘’等成語都是因為鐘而來。

古羅馬, 管風琴

管風琴是流傳於歐洲的、歷史悠久的大型鍵盤樂器, 歷史可追溯至2200餘年前的古希臘。 管風琴音量洪大, 氣勢雄偉, 音色優美、莊重, 並有多樣化對比、能模仿管弦樂器效果, 可以演奏豐富的和聲。 發展到了16-19世紀, 它在樂器界已具有統治地位,

莫札特更是將其譽為樂器之王。 幾乎每座教堂中都擁有或大或小的管風琴。 在宗教節日時, 都會進行管風琴演奏, 悠揚的樂曲會飄散在整座小鎮。 對於西方宗教, 尤其是基督教的彌撒儀式中, 可以說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距今2000-3500年間, 東方和西方分別出現了這兩種樂器, 雖然種類不同、發聲原理不同、音色不同,但是都具有地位象徵意義,不是尋常百姓家可以供養得樂器,其產生的信仰源頭、在當時社會的禮教作用實可以相較。不得不驚歎于人類文明發展進程帶來的獨特魅力,或許也可以將其稱為造物主的授意。

管風琴在西方音樂史上從未出現斷代,一直在宗教音樂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而編鐘,作為相當古老的一門樂器,自宋以後,卻淹沒於歷史的車輪中,隨著鐘樂一起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現如今,聽到一首肅穆的管風琴奏鳴曲容易,但是想要聽到那種鼓樂齊鳴的編鐘曲,恐怕不那麼容易了。

PS:以上關於音樂起源的說法純屬一種學科假說。如有異議,歡迎留言懟起來。我們始終捍衛每個人說話的權利。

雖然種類不同、發聲原理不同、音色不同,但是都具有地位象徵意義,不是尋常百姓家可以供養得樂器,其產生的信仰源頭、在當時社會的禮教作用實可以相較。不得不驚歎于人類文明發展進程帶來的獨特魅力,或許也可以將其稱為造物主的授意。

管風琴在西方音樂史上從未出現斷代,一直在宗教音樂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而編鐘,作為相當古老的一門樂器,自宋以後,卻淹沒於歷史的車輪中,隨著鐘樂一起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現如今,聽到一首肅穆的管風琴奏鳴曲容易,但是想要聽到那種鼓樂齊鳴的編鐘曲,恐怕不那麼容易了。

PS:以上關於音樂起源的說法純屬一種學科假說。如有異議,歡迎留言懟起來。我們始終捍衛每個人說話的權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