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微合金化專訪」褚東寧:材料技術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基石

前言:

《微合金化技術》雜誌(中國中信集團主管、中信金屬微合金化技術中心主辦)開展了汽車行業資深專家專訪專題活動, 本專題活動與中國汽車材料網聯合實施, 探討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輕量化、新材料開發及應用等主題, 力爭促進我國汽車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本期邀請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首席總工程師褚東甯, 與行業同仁就汽車材料行業的現狀和發展進行深入的探討。

汽車材料產品需要追求穩定性與一致性

隨著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汽車環保性、節能性、安全性以及舒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 汽車用材料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雖然在汽車用材中, 鋼鐵材料的比例仍舊佔據主體地位。 但是近年來, 輕合金材料、塑膠、複合材料等在汽車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多。

就我國來看, 汽車材料行業的發展與國外的差距逐步縮小。

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首席總工程師褚東甯, 作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材料分會名譽主任, 多年主管中國汽車材料行業的學術組織。 在談到近年來我國汽車材料在原材料開發和應用方面的進展問題時, 褚東寧介紹說:“目前我國汽車材料行業在開發方面與國外已經沒有非常顯著的差距, 並且有些企業已經步入到了世界先進行列中去。 如果一定說與國外的差距的話, 可能在產品品質的穩定性、一致性方面還不盡人意。 ”褚東寧也認為, 這一問題不僅僅是原材料一個行業的問題, 是大多數行業都要努力的方向, 同時也需要跨產業的深度合作。

材料技術助力汽車實現電動化、智慧化、輕量化

“電動化”、“智慧化”以及“輕量化”是汽車行業發展追求三個大方向,

要想實現這三大方向, 擁有技術的同時, 汽車用材料必不可缺。 褚總也從汽車材料開發和應用的角度分析目前所要努力解決的問題, 首先在應用方面, 要通過正確選材和準確用材, 來提高材料的強度利用率。 從這個角度來說, 把現有的汽車材料充分使用好更加重要。

第一層意思是原材料企業通過諸如控制波動範圍和調整參數, 賦予傳統材料以新的生命。 以東風汽車為例, 多年來一直堅持大量使用20CrMnTiH(一種淬透性較好的滲碳鋼, 主要用於齒輪等零件), 把傳統材料的性能釋放到極致;

第二層意思是下游企業如何把材料性能發揮到極致, 這也就是說通過產品優化, 降低機構局部設計應力、通過工藝手段來提高材料局部使用應力。

褚東寧還舉出了具體的實例:“例如商用車車輪、車架變形是商用車輕量化遇到的問題之一, 優化機構設計對改善剛度更為有效;大樑鋼衝壓不做剪切面處理, 疲勞強度只有光滑試樣的20-30%;再如, 商用車前軸失效多為主銷孔斷裂, 採取改善主銷孔潤滑狀況和增加不同表現局部強化, 在某載荷下, 疲勞壽命可提高45%-75%, 效果明顯。 ”

汽車原材料企業如何更好的應用發展?

作為汽車工業發展基礎技術之一, 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是保證我國汽車工業跟蹤和學習世界先進技術的前提。 同時, 汽車工業的發展也對新材料的開發和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新材料開發到汽車批量應用一般需要較長的時間,

褚總認為, 在促進新材料的應用方面, 原材料企業首先需要解決的是處處站在客戶角度思考的理念問題。 作為原材料企業, 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認識:

首先, 如果希望進入汽車行業, 瞭解汽車的結構特點以及使用工況是非常重要的。 汽車是環境適應性要求寬泛而苛刻的運動機器, 作為汽車消費者, 當然會希望汽車又好又便宜, 消費者對整車可靠性的要求就決定了整車企業對供應商的要求, 供應商需要通過系統複雜的試驗來驗證, 因此必須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第二, 要熟悉汽車行業的語言、思維和文化, 最理想的是前瞻性的掌握汽車企業的關注點、興奮點、難點以及痛點, 説明客戶解決問題,急車企之所急,進而形成相互信賴的戰略夥伴。

第三,從早期介入,同步工程到延伸服務,實現交鑰匙工程。其實,很多原材料企業EVI(Early Vendor Involvement 早期供應商介入)已經做得很好了。“沒有從材料到工藝的過程,就沒有從材料到零件的結果,就沒有高品質的汽車產品。”褚東寧說道,“我們不是單純的材料供應商,更是零件最佳用材一攬子方案的提供者,這就要求原材料企業同樣要研究成形工藝、連接技術和表面處理等一系列材料應用技術。”

第四,作為原材料企業,要發掘、培育自身的長項、特色、優勢、亮點,突出差異化賣點,進而為車企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亮點和賣點。

“作為協力廠商單位,在EVI上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多得的經典案例”褚東寧認為中信金屬樹立一個很好的典範,中信金屬著眼于長遠發展,不只是追求短期利益,還組織學術交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相關材料基礎研究、人才培養以及上下游交流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加速了很多汽車新材料的開發、推介以及應用的步伐,真正的實現了多贏,只有價值鏈各端的合作夥伴都有收益,這樣的合作模式一定是成功和持久的。

多種材料混合應用是是汽車材料應用的最終方向

“把合適的材料用到合適的地方,走包括生物材料在內的多種材料混合應用可能是汽車材料應用的一個發展方向。”談到對未來中國汽車的材料應用、輕量化的展望時,褚東寧有這樣的觀點,他認為即便經常能聽到某某公司推出全鋁汽車、全碳纖維乘用車等,做出了實力彰顯的概念樣車。但是這能不能成為商品化量產的方向,還不好判斷。每一種新材料固然有其自身的優勢,但也會有它局限性。一種新材料包打天下未必現實,不是為了替代而替代。

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首席總工程師 褚東寧

個人簡介:

褚東甯,博士、研究員級高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材料分會名譽主任, 現任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首席總工程師 。1982年進入東風汽車公司工藝研究所,先後任工程師、室主任、副所長、所長﹑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副中心長、黨委書記兼副中心長。曾獲中國機械工業青年科技專家﹑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中國汽車工業傑出人物﹑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曾經兼任的職務有: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材料分會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分會副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汽車科技》編委; 《汽車材料與工藝》編委會副主任;吉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寶鋼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説明客戶解決問題,急車企之所急,進而形成相互信賴的戰略夥伴。

第三,從早期介入,同步工程到延伸服務,實現交鑰匙工程。其實,很多原材料企業EVI(Early Vendor Involvement 早期供應商介入)已經做得很好了。“沒有從材料到工藝的過程,就沒有從材料到零件的結果,就沒有高品質的汽車產品。”褚東寧說道,“我們不是單純的材料供應商,更是零件最佳用材一攬子方案的提供者,這就要求原材料企業同樣要研究成形工藝、連接技術和表面處理等一系列材料應用技術。”

第四,作為原材料企業,要發掘、培育自身的長項、特色、優勢、亮點,突出差異化賣點,進而為車企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亮點和賣點。

“作為協力廠商單位,在EVI上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多得的經典案例”褚東寧認為中信金屬樹立一個很好的典範,中信金屬著眼于長遠發展,不只是追求短期利益,還組織學術交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相關材料基礎研究、人才培養以及上下游交流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加速了很多汽車新材料的開發、推介以及應用的步伐,真正的實現了多贏,只有價值鏈各端的合作夥伴都有收益,這樣的合作模式一定是成功和持久的。

多種材料混合應用是是汽車材料應用的最終方向

“把合適的材料用到合適的地方,走包括生物材料在內的多種材料混合應用可能是汽車材料應用的一個發展方向。”談到對未來中國汽車的材料應用、輕量化的展望時,褚東寧有這樣的觀點,他認為即便經常能聽到某某公司推出全鋁汽車、全碳纖維乘用車等,做出了實力彰顯的概念樣車。但是這能不能成為商品化量產的方向,還不好判斷。每一種新材料固然有其自身的優勢,但也會有它局限性。一種新材料包打天下未必現實,不是為了替代而替代。

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首席總工程師 褚東寧

個人簡介:

褚東甯,博士、研究員級高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材料分會名譽主任, 現任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首席總工程師 。1982年進入東風汽車公司工藝研究所,先後任工程師、室主任、副所長、所長﹑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副中心長、黨委書記兼副中心長。曾獲中國機械工業青年科技專家﹑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中國汽車工業傑出人物﹑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曾經兼任的職務有: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材料分會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分會副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汽車科技》編委; 《汽車材料與工藝》編委會副主任;吉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寶鋼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