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專題報導|備戰電力現貨

1.8

T.O.D.A.Y

「導語」

電力現貨交易是歐美等發達國家電力市場的標準配置, 以現貨為基礎的多層次競爭性批發市場一旦落地中國, 很可能深刻影響電力行業的發、輸、配、售各環節。

電力現貨市場、增量配網和售電公司, 是新一輪電改最受關注的三個“前沿陣地”, 而“無現貨不市場”的口號則時刻提醒著現貨市場的重要性。

8月28日, 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和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聯合發佈《關於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 公佈南方, 且從已有的經驗來看, 電力現貨市場的波動往往非常劇烈, 也就是說很大一部分電量的“進價”不到“即時”都無法確定。

從事能源電力市場分析長達十五年、曾就任澳大利亞一家大型能源公司能源市場部主任九年的資深從業者劉東勝告訴《能源》記者, 澳洲電力現貨市場運營機制已相當成熟。 發電側即時電力市場已經覆蓋澳洲東南部五個行政州, 約占全澳85%的用電量。 市場運行中心也可以預測各州用電負荷與調頻輔助服務需求。

“電力市場的核心功能在保證電力系統安全可靠運行前提下, 以最經濟的方式實現電力供需即時平衡, 並發現電力商品價格。 而澳大利亞即時電力市場經過二十年的不斷完善已經達到成熟程度, 是世界上典型的電力市場化改革成功範例。 可借鑒中國市場參考。

”劉東勝說。

由此來看, 相對目前國內僅有的中長期市場, 現貨市場才是未來售電公司“體現水準”和“決定成敗”的主要戰場。 而對於即將開放的現貨市場, 售電公司也是需求側最為重要的參與者。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展規劃部副主任薛靜曾在2016年電力行業一次閉門研討會中指出, 目前一些售電公司與諮詢服務機構已經開始合作拓展客戶。 現貨市場一旦成形, 售電公司能否進一步細分, 也未可知。

而據記者瞭解, 目前已經有不少售電公司在為現貨市場的到來積極準備。 一部分售電公司已經為客戶安裝了二級甚至三級計量表計, 可以即時統計每個客戶的電量、電價和電費, 而這些負荷資料是參與現貨交易, 為客戶提供削峰節能服務的基礎。

另一部分除了簡單代理購售電以外, 一旦現貨市場建立, 他們也將更有動力去預測、引導負荷, 有望成為負荷集成商。

以廣東為例。 記者獲悉, 作為廣東電力市場的參與者, 粵電集團正積極備戰現貨市場, 組織多場現貨市場知識培訓, 多維度拓展售電管道, 為即將到來的現貨市場交易做準備。

而另一售電新星華能廣東能源銷售有限公司則早於新一輪電改重啟之前, 就已開始著手準備,分批次派員至新加坡學習電力市場, 並邀請華能新加坡公司專家親臨廣東授課。

此外, 今年累計銷售電量106億千瓦時, 廣東排名第二的華潤電力(廣東)銷售有限公司也在進行平臺和人才搭建。

“德國大瀑布、新加坡大馬士,

都是我們學習的基地, 德國已經去過三批培訓了, 下一步派交易員去成熟現貨交易市場繼續培訓。 ”該公司一位元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透露。

■ ■ ■

新能源消納的終極良方?

“風電、光伏的邊際成本很低, 如果有現貨市場, 它們將具備競爭優勢”。 7月25日, 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召開的電改吹風會上, 面對記者的提問, 梁昌新擲地有聲。

在其看來, 現貨市場建設有利於發現電力價格, 進行資源優化配置, 並最終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

“通過試點我們必須加快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研究建立以中長期交易規避風險、現貨交易發現價格的電力電量平衡機制, 以發揮市場在能源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梁昌新說。

資料顯示:2014至2016年, 中國部分地區棄風呈攀升趨勢。 2016年棄風總量高達497億千瓦時, 近2014年的4倍。 新能源消納已成頑疾。

可喜的是, 此次出臺的細則已明確要求:跨區域現貨交易市場的賣方主體為送端電網內水電、風電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 當送端電網調節資源已經全部用盡, 各類可再生能源外送交易全部落實的情況下, 如果水電、風電、光伏仍有富餘發電能力, 預計產生的棄水、棄風、棄光電量可以參與跨區域現貨交易, 從而提高電網整體可再生能源消納水準。

除市場“價格發現”功能重啟外, 電力現貨市場的出現似乎也被賦予了新能源消納的重任。

這與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副教授陳啟鑫的預測不謀而合。

兩年前,陳啟鑫曾撰文《現貨市場或是促進新能源消納的終極良方》,文中言辭犀利的指出:市場機制的缺失,使得資源優化配置的“紅利”空間無法打開,也缺乏經濟手段來激勵廣大市場成員為新能源消納提供必要的調峰、調頻、備用服務。而實現對於電力資源的最優調度,促進新能源消納,則是本輪電改的重要目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在於構建以短期和即時電力交易為核心的現貨市場。

對此,國網冀北電力交易中心副主任王宣元表示認同:火電等常規電源的運行成本主要是燃料成本,而新能源的燃料成本卻為零。因此,如果建立了以邊際成本報價的能量批發市場,新能源將占絕對優勢,是系統選擇最優先調度上網的電源。

近期,美國能源部國家新能源實驗室為了實現清潔能源電量占比的目標,提出建立美國和加拿大29個電力調度平衡區聯合運行的不平衡能量市場方案,以取代過去由單一平衡區組建的市場。

通過資料分析和系統模擬的方法證明,區域間的能源互補性將促進風電和光伏的消納;而在未來電網結構下,基於更大區域的統一現貨調度交易對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更加有利。

“建立大範圍市場交易平臺是各國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的舉措之一,應結合容量市場、輔助服務、日前和即時市場及功率預測協調應用。”王宣元說。

8月15日,南方電網公司發佈《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方案》,這是繼國家調度中心和北京交易中心正式發佈《跨區域省間富餘可再生能源電力現貨交易試點規則(試行)》後,發佈的又一與區域現貨交易相關的檔。

“區域現貨市場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風光清潔能源市場消納,現貨市場開展的短時偏差電量交易,能夠彌補新能源電力交易可能出現的偏差電量情況。”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曾鳴評價。

“但我不認為新能源適合接入現貨市場,這或許是目前的權宜之計,因為理論上新能源電量應該全額收購。”在此前結束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特變電工新能源戰略市場技術部總經理阮少華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顧慮,“對於富餘、消納不了等字眼,相關單位沒有嚴格界定,討論細則何時落地或許為時尚早”。

版權聲明|稿件為能源雜誌原創

· END ·

兩年前,陳啟鑫曾撰文《現貨市場或是促進新能源消納的終極良方》,文中言辭犀利的指出:市場機制的缺失,使得資源優化配置的“紅利”空間無法打開,也缺乏經濟手段來激勵廣大市場成員為新能源消納提供必要的調峰、調頻、備用服務。而實現對於電力資源的最優調度,促進新能源消納,則是本輪電改的重要目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在於構建以短期和即時電力交易為核心的現貨市場。

對此,國網冀北電力交易中心副主任王宣元表示認同:火電等常規電源的運行成本主要是燃料成本,而新能源的燃料成本卻為零。因此,如果建立了以邊際成本報價的能量批發市場,新能源將占絕對優勢,是系統選擇最優先調度上網的電源。

近期,美國能源部國家新能源實驗室為了實現清潔能源電量占比的目標,提出建立美國和加拿大29個電力調度平衡區聯合運行的不平衡能量市場方案,以取代過去由單一平衡區組建的市場。

通過資料分析和系統模擬的方法證明,區域間的能源互補性將促進風電和光伏的消納;而在未來電網結構下,基於更大區域的統一現貨調度交易對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更加有利。

“建立大範圍市場交易平臺是各國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的舉措之一,應結合容量市場、輔助服務、日前和即時市場及功率預測協調應用。”王宣元說。

8月15日,南方電網公司發佈《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方案》,這是繼國家調度中心和北京交易中心正式發佈《跨區域省間富餘可再生能源電力現貨交易試點規則(試行)》後,發佈的又一與區域現貨交易相關的檔。

“區域現貨市場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風光清潔能源市場消納,現貨市場開展的短時偏差電量交易,能夠彌補新能源電力交易可能出現的偏差電量情況。”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曾鳴評價。

“但我不認為新能源適合接入現貨市場,這或許是目前的權宜之計,因為理論上新能源電量應該全額收購。”在此前結束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特變電工新能源戰略市場技術部總經理阮少華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顧慮,“對於富餘、消納不了等字眼,相關單位沒有嚴格界定,討論細則何時落地或許為時尚早”。

版權聲明|稿件為能源雜誌原創

·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