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新三板公司轉板“開門紅”,差異管理是留住優質企業的根本

一、本周市場概覽

1、 時訊點評

(1) 政策熱點

1月3日晚間, 證監會公佈2018年第一次IPO發審會審核結果, 三家企業上會二過一否, 其中新三板企業泰林生物(833327.OC)成為今年第一批IPO過會的企業, 也是今年第一家成功轉板的新三板公司。 統計資料顯示, 2017年共有18家新三板企業成功完成IPO上市, 已過會但還未上市的企業有7家。 新三板企業在轉板後, 從市值、估值、流動性和募資等方面的情況看同掛牌時相比均有較大的提升。 不過, 在過去的一年裡, 新三板與創業板板塊估值差距也在持續縮小, 同時隨著IPO審核趨嚴, 計畫從新三板”轉板”的企業應抓緊時間視窗,

提前做好資本規劃。

點評:

過去的2017年, 由於新三板自身流動性問題, 兩大指數持續下跌, 融資環境越發趨難。 在此背景下, 新三板興起了IPO集郵概念, 大批優質新三板企業紛紛尋求“轉板”。 我們知道, 根據市值管理理論, 企業管理層應該努力提升公司的市值, 以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 對比新三板市場與主機板市場, 儘管新三板市場發展已經5年, 但是兩個市場之間仍然存在巨大的估值差距, 並帶來融資、流動性等方面的巨大差距, 這種情況在2017年表現的尤為凸出。

根據Wind資料統計, 2017年成功轉板的18家企業中, 轉板前在新三板發生了定增且定增對象含外部機構投資者的企業有3家, 分別為佩蒂股份(832362.OC)、阿科力(430605.OC)和怡達股份(831103.OC),

而這3家企業在“轉板”後, 市值平均增長6.7倍。 其中阿科力市值由上市前的3.6億元增長到34億元, 提升逾九倍。 怡達化學PE倍數(市值/淨利潤)自9倍增長至48倍, 漲幅超過200%。 從融資情況來看, 18家新三板企業登陸A股市場後, 融資能力也明顯提高, 平均首發募集資金為3.86億元, 大約是在新三板掛牌時期的平均募集資金金額3540萬元的十倍。 流動性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 因此對於新三板的優質企業而言, 選擇轉戰主機板市場是必然的結果。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認為, ”IPO發行速度是影響今年市場的關鍵因素, 如果發行速度能夠放緩, 將可能減小對創業板和新三板的估值壓力。 “

如何轉變新三板優質企業不斷流失的情況,

路演君認為, 分層制度改革是根本, 同時也是2018年新三板綜合改革的重中之重。 此前, 全國股轉公司總經理李明久提出“以市場分層為抓手, 統籌推進發現、交易、資訊披露、監管等各方面改革”的總體思路。 新三板只有通過分層制度改革, 實行差異化管理, 才能讓優質企業在投資者的關注度、股票的流動性、自身估值的提高等方面均享受到制度改革所帶來的紅利。

2、新三板行情綜述

(1)本周行情綜述

截止2018.01.05, 三板成指報收1282.71點, 本周上漲7.39點(+0.58%);三板做市報收986.28點, 本周下跌7.37點(-0.74%)。 本周新三板總成交量6.80億股, 總成交金額25.97億元, 本周的交易量和交易額較上周有明顯的下滑。

目前, 新三板掛牌公司總數11623家, 其中協議轉讓10293家, 做市轉讓1330家, 本周掛牌總數減少7家。

(2)三大指數走勢對比(2017.01.05-2018.01.05)

(3)三大指數整體市盈率變化趨勢對比(2017.01.05-2018.01.05)

(4)新三板各行業市盈率對比(截止2018.01.05)

(5)新三板市場總成交量、總成交額變化趨勢(2015.1.1-2018.01.05)

二、本周新三板融資熱度分析

(1)新三板成功募集金額走勢(2015.1.1—2018.01.05)

(2) 新三板發佈定增預案擬募集金額走勢(2015.1.1—2018.01.05)

(3)本周成功募集資金額前10位公司(2018.01.01-2018.01.05)

二、本周新三板融資熱度分析

(1)新三板成功募集金額走勢(2015.1.1—2018.01.05)

(2) 新三板發佈定增預案擬募集金額走勢(2015.1.1—2018.01.05)

(3)本周成功募集資金額前10位公司(2018.01.01-2018.01.0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