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單晶占比超多晶?業內人士:單晶占比有所提升,但多晶仍是主流

2017年終一份報告, 又將光伏行業推至風口浪尖。

單多晶比例一直是光伏行業關注的熱點。 2017年年末, 來自美國市場調查公司SPV的一份報告顯示:2017年, 單晶電池(組件)占比為49%、多晶(組件)為46%。

“2017年, 太陽能組件產量為97.7GW, 其中出貨量93.8GW, 安裝容量95.1GW。 單晶組件市占率為49%, 多晶為46%。 ” SPV報告稱。

但資料一經發佈, 即引發行業質疑。 業內機構經調研表示, 2017年單多晶元件出貨比例約3:7, 多晶技術仍為光伏市場主流。 這一結論與SPV的資料大為不同。

此外, 單、多晶企業在2018年均有相應的擴產計畫, 其中單晶市場份額有望提高, 不過格局仍以多晶為主,

單晶為輔。

“單晶元件在2017年下半年的占比有所下滑, 2018年下半年占比可能會略升。 ”光伏億家副總裁馬弋葳也對SPV的數據存疑。

三種演算法倒推市場比例

2017年單多晶的市場份額究竟如何推算才算合理?有分析師認為至少有3種計算方法來倒推單、多晶的市場份額。

第一種預測方式是從供應給電池及組件的“矽片”總產量做倒推。 林嫣容做了相應的計算演示。 她說:“2017年全球組件總出貨量約103GW, 幾家大廠出貨情況大致為保利協鑫多晶矽片約在19GW—20GW之間, 晶科能源近6GW矽片產量中, 75%為多晶, 榮德多晶矽片有4GW左右, 阿特斯和天合光能也以多晶矽片產能為主。 ”

阿特斯不久前的一份報告顯示, 該公司2016年外部及內部採購矽片總和為2.57GW, 均為多晶, 2017年仍以多晶為核心。

據此前隆基股份披露, 2017年單晶組件對外出貨約4.5GW, 結合隆基“矽片自給自足、上下游供應各占公司產量一半”的現狀, 林嫣容預測:“單晶矽片上, 隆基股份全年出貨量約9GW, 中環股份出貨約6.2GW。 ”

第二種預測方式則是看國內電站採購端的單、多晶比重。 中信證券分析師弓永峰表示:“目前中國市場是全球第一大元件需求地, 可看作全球光伏市場風向標。 ”從2017年國內五大電力公司所投電站的採購產品傾向而言, 多晶為主、單晶為輔的格局已確立。 “預計2018年也將延續多晶高於單晶的格局, 預計單多晶比例為35:65。 ”

最後一種是從下游元件出貨情況來計算。 目前, 主要多晶出貨公司包括晶科能源、正泰集團、協鑫集成、蘇州騰暉、東方日升、天合光能、阿特斯、無錫尚德、保定英利等。

單晶組件廠商有隆基樂葉, 支持單多晶兩類技術的企業有晶澳、億晶光電、韓華等。 兩大組件陣營看, 多晶占比高, 單晶出貨要稍遜一籌。

單多晶技術輪番提升

單多晶市占率僅是兩者目前的一種態勢對比, 而單多晶背後的技術進步尤需引發關注:兩者的技術更迭均在進行中, 且對未來市場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光伏產業遵循摩爾定律, 隨著上下游產業鏈正全速擴產以及光伏技術的快速提升, 性價比更高產品不斷推陳出新。

單多晶的技術拉力賽在極大拉低了光伏元件的成本。 單晶公司較早進入金剛線切單晶矽片, 成本率先降低;而金剛線切多晶技術普及後,

成本也將進一步拉低。

從目前多家下游電池組件廠回饋來看, 多晶PERC技術和單晶PERC技術的效率比基本一致。 加入黑矽技術之後, 多晶有0.3%-0.4%的效率提升, 2018年保利協鑫的矽片產品提升幅度將達0.5%-0.6%。

摩爾光伏報導稱, 2016年5月晶科能源宣佈, 其採用PERC和黑矽技術的高效多晶電池已進入量產階段, 未來量產效率將提升至20.5%以上。 2016年11月, 中節能宣佈, 其採用PERC+RIE黑矽技術的高效多晶電池實現量產, 平均轉換效率突破20%大關, 多晶元件功率超過285瓦。 2017年8月, 協鑫集成自主研發的幹法黑矽多晶PERC電池平均量產效率超過20.3%, 最高效率達20.8%。

2017年10月, 阿特斯在一份內部報告中提到, “工業化量產電池的行業轉換效率, 多晶矽電池在15%-18%之間, 直拉單晶為18%-20%。 阿特斯先進生產線採用納米濕法黑矽技術獲得微米絨面陷光結構,

提升光電轉換效率0.3%, 使多晶矽電池片平均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8.7%, 代表當前多晶矽電池產線較高水準。 而公司常規單晶電池的光電轉換率19.9%, 採用先進PERC技術的光電轉換率達20.8%。 ”億晶光電不久前也公開表示, 目前該公司量產單晶PERC效率達到21.4%-21.8%, 量產多晶PERC效率為19.7%-20.3%。

多家企業同時發力單多晶

阿特斯技術總監王栩生的報告顯示, 單晶拉棒的單位矽錠耗電約為75Kwh/Kg, 單爐月產能約3噸, 而多晶鑄錠的單位耗電約為12Kwh/Kg, 單爐月產能約9噸。 長晶環節差異是單多晶產品成本差異的主要因素, 且單晶拉棒工藝特徵決定了其很難再降低電耗。

目前, 保利協鑫每月多晶矽片出貨量4億片以上, 疊加黑矽後PERC電池的效率是20.5%, 部分單晶的效率可以做到21.5%,平均為21.3%。多年來,單多晶之間的效率差始終維持在1%左右,而兩者的技術水準則在同步推進。

據調查,大部分市場人士秉持著這樣一種觀點:“不少公司既有單晶也有多晶,彼此之間互相滲透、互為促進。”王栩生說,“單多晶市場份額最終也將會由市場來決定,而不再是政策。”除了阿特斯、億晶光電和晶科能源之外,單多晶並行的企業還有協鑫、晶澳太陽能、天合光能等巨頭。

部分單晶的效率可以做到21.5%,平均為21.3%。多年來,單多晶之間的效率差始終維持在1%左右,而兩者的技術水準則在同步推進。

據調查,大部分市場人士秉持著這樣一種觀點:“不少公司既有單晶也有多晶,彼此之間互相滲透、互為促進。”王栩生說,“單多晶市場份額最終也將會由市場來決定,而不再是政策。”除了阿特斯、億晶光電和晶科能源之外,單多晶並行的企業還有協鑫、晶澳太陽能、天合光能等巨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