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完成讀秒絕殺後,2018年奧迪用16款新車狂砸中國市場

本文是駕仕派的原創文章, 來自撰稿人密斯特張。

歲末年初, 一汽-大眾奧迪宣佈, 2017年共計交付新車595,288輛。 其中國產車型全年銷售545,000輛,

進口車型全年銷售50,288輛。 這意味著在經歷去年上半年的低谷後, 奧迪在下半年上演了大逆轉, 讀秒絕殺後最終實現連續三十年蟬聯中國豪華車市場年銷量冠軍。 這對入華整30年的奧迪來說堪稱一件完美的新年禮。

而2018年奧迪的主節奏將是“攻”。 從目前奧迪官方公佈的新車投放計畫來看, 今年將有多達16款車型在中國市場投放。 其中不乏全新A8L、Q8這樣的旗艦車型, 以及全新Q5L、Q2L這樣的重磅國產車型。 所以, 2018年將是奧迪真正意義上的產品大年。 而這16款新車中, 哪款你更期待, 哪款更具份量?新年伊始, 駕仕派為大家逐一詳細解讀。

16款新車總攬:

全新引入車型(6款):奧迪Q2L、奧迪Q8、奧迪RS 4 Avant、奧迪S4、奧迪A4 Avant、奧迪RS 3 Sportback

全新換代車型(5款):全新奧迪A8L、全新奧迪Q5L、全新奧迪A7、全新奧迪SQ5、全新奧迪RS 5 Coupé

年款車型(5款):奧迪A4L 2019年型、奧迪Q3 2019年型、奧迪A4 Allroad Quattro 2019年型、奧迪A5 2019年型、奧迪A6L 2019年型

——————全新引入車型——————

奧迪Q2L

精彩指數:3顆星 重磅指數:5顆星

對於豪華品牌, “國產”既意味著價格優勢, 又是企業體系力和競爭力的集中體現, 所以任何一款豪華品牌的國產車型在重要性上都是五顆星。 Q2L擺明瞭是一款向火爆的國內SUV市場和年輕消費者要銷量的車型。

國產Q2L, 是基於海外版小型SUV Q2, 而這款Q2本身也是奧迪於2016年才剛剛推出的第一代車型。 其背景, 自然是為拓寬SUV產品陣營、拉低SUV產品的價格門檻、吸引年輕消費者。 Q2及Q2L, 都基於MQB平臺打造, 儘管目前對於國產的Q2L車型官方資訊披露不多, 但整體上還是有幾個要點可以基於海外車型有所把握的。

第一, 定位低於Q3。 海外版Q2軸距2.6米, 國產後軸距應該在2.7米左右, 屆時可能會超過Q3的2.63米軸距。 但海外版Q2的車長僅4.19米, 所以不管怎麼加長軸距Q2L的車身尺寸肯定依然要低於Q3, 綜合空間表現不會好於Q3。 所以適合生活狀態更為年輕化的群體, 其身材應該比較接近於Q3及A3兩廂的Sportback版本,

內飾也會比較接近於A3。

第二、有消息稱Q2L動力上將有1.0T、1.4T和2.0T三種規格, 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 個人認為參考A3的動力組成情況, 三缸1.0T何時推出要看發動機何時上市, 配車未必很快就會來。 而1.4T將是2018年Q2L最主要的動力配置。

第三、Q2L在同樣生產大眾高爾夫、奧迪A3等MQB平臺車型的一汽大眾佛山工廠進行生產,

目前已經下線。 而得益於國產優勢, Q2L的起步售價肯定能控制在20萬出頭。

第四, 參考奧迪A3、Q3和賓士GLA的銷量, Q2L的年銷量目標鐵定是朝著10萬台去的。 同時Q2L的競爭範圍會很寬泛, 包括合資緊湊級SUV、豪華車入門轎車車型、賓士GLA甚至奧迪Q3, 是個惹事的主。

奧迪Q8

精彩指數:5顆星 重磅指數:4顆星

如果壕們覺得Q7的外形有點乏味了,那可以看看Q8合不合胃口。與Q7同平臺,運動化的設計,類似寶馬X5和X6的區別,以及賓士GLE和GLE 運動版的設定。另外,2017年廣州車展時奧迪還曾展示了一台Q8 sport的概念車,意味著Q8的高性能版本SQ8或RS Q8很可能會在2019年來到。而高性能版在Q8基礎上將加入更加兇狠的外觀套件,以及更強的動力總成,RS版未來主要競品車型直接鎖定在寶馬X6 M與AMG GLE 63 Coupe兩大高性能車型。

從時間上看,我們預計Q8的銷售會到得比較晚。

奧迪RS 4 Avant

精彩指數:4顆星 重磅指數:4顆星

RS6 Avant是奧迪在國內高性能車裡的尖貨,如果你有機會看一些超跑俱樂部的直線加速賽,就會發現它和奧迪A7都是能輕鬆PK掉很多跑車的怪獸。尤其是Avant車系的外形,一副看著不像快車的樣子卻能“輕鬆吃老虎”,就是有人好這一口。不過,RS6 Avant的要價著實有些貴,那2018年將引進的RS 4 Avant就要給好這一口的人實現夢想的機會了。

RS4 Avant在動力部分將採用奧迪與保時捷共同研發的2.9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8AT。最大功率450馬力,最大扭矩600N.m。嗯,排量就是沒到3.0L,我沒寫錯,這款發動機在後面的RS 5 Coupé上還將提到。其在保時捷方面,最大扭矩是550N•m,而經過奧迪高性能車部門的調校後,擁有更為暴力的資料。另外,這款發動機還有更多的設計優勢,比如氣缸夾角為90度,兩顆渦輪增壓器並聯於氣缸夾角上部,並採用反置進排氣佈局,使進氣歧管更短,渦輪回應效果更直接,減輕遲滯。此外這種佈局還提升了空間利用率,使發動機整體結構更加緊湊。得益於重量的降低,也有助於前置引擎的RS 4 Avant和RS 5 Coupé有更均衡的前後配重,在彎道上更加靈活。

外形上,儘管是個旅行車設計,但RS 4 Avant用了太多運動化元素,其實沒有你想的低調。另外,我覺得RS 4 Avant的背影是很迷人的。因為這個車和通常的旅行車輪廓不太一樣,比如和A4 Avant相比,由於輪距比後者更寬,所以設計師把前後輪拱翼子板也相應增寬了30mm。這就使車體後從後面看是上窄下寬,伴著引擎轟鳴而去時就營造出和其他快車不一樣的觀感。

價格的話預計在百萬左右,和採用同樣動力總成的全新RS 5可能會很接近。不過RS 4 Avant基本上是同級中唯一一個旅行車高性能怪物,我莫名覺得愛家會很多。

奧迪S4

精彩指數:2顆星 重磅指數:2顆星

我個人認為S4是比較尷尬的一款車型。如果喜歡運動化,那同平臺的A5和S5無疑更有味道。A4L比A5賣得好,那是因為國產化後價格有10幾萬的優勢,而S4和S5比就沒有成本優勢了。長相上又和A4L差不多,作為一輛50萬級別的車來講既缺乏A5、S5的美感,又沒有A4 Avant的個性。

採用3.0升渦輪增壓V6發動機,最大功率354馬力,峰值扭矩500牛•米。所以,是單純的買來扮豬吃老虎麼?或許最大的下單原因會是大幅度優惠之下必有勇夫,當3.0T發動機出現足夠的價格誘惑力時,還是有買家會忍不住的,畢竟是高性能設定的進口車型。

奧迪A4 Avant

精彩指數:3顆星 重磅指數:3顆星

至於為什麼說這台基於A4的旅行車是全新引入車型,那是因為之前的那個是A4 Allroad。在奧迪“Allroad”更多歸為跨界車型,有個包圍,而“Avant”才是正真意義的旅行車。是的,真正的A4旅行版將來到國內了。要知道有很多奧迪產品意向者嫌A6L太大,又不甘A4L不夠大,A4 Avant就成為不買Q5的另一選擇了——進口,大開角的尾門,行李廂容積505L,最大可擴展至1510L——對有小孩子且不喜SUV的家庭有足夠誘惑力。至於最終賣得好不好,價格是關鍵——如果高功率版2.0T的落地價在40-45萬,低功率版2.0T的落地價在35-40萬,那就能落進消費者心理價位了。

奧迪RS 3 Sportback

精彩指數:3顆星 重磅指數:2顆星

頂級鋼炮!這才是真正的扮豬吃老虎。高性能愛好者如果是喜歡小車的,那Sportback其實比三廂更有味道。而這肯定也是奧迪趕緊在2017款 RS 3 2.5T Limousine基礎上再引進RS 3 Sportback的原因。動力總成預計無差別:400匹馬力,最大輸出功率294千瓦,峰值扭矩480牛•米,7速雙離合變速箱,並搭載Quattro四驅系統。零到百公里加速時間僅需4.1秒。售價預計和Limousine也相近,買家就只的看尖屁股和沒屁股更喜歡哪個了。

———————全新換代車型———————

首款實現L3階段自動駕駛的量產車型——全新奧迪A8L

精彩指數:5顆星 重磅指數:5顆星

我覺得從3點來概括全新A8L比較合適。

1、如果你問全新A8、寶馬7系、賓士S級哪個更強,事實上,由於三者更新時間是梯隊式的,所以按經驗都是誰是最近換代的誰更強。(當然,這一代次可能會有爭議)

2、這個強首先體現在科技性上。全新A8和全新A8L目前最大的亮點是實現了L3級別的自動駕駛。所謂L3,按業界分類定義為“實現有限度的自動駕駛”——在限定條件下,駕駛者可以離開方形盤、油門和刹車,由電腦和探測器指導電器化系統進行自動駕駛。這個級別已經超過了特斯拉和BMW 7系的選裝高級輔助駕駛系統,也超越通用2018年的super Cruise。至於原因,相比於高級輔助系統的L2級自動駕駛,其核心升級是對決策控制器的授權,這是革命性的跨越壁壘,也是AI智慧的雛形:開始對路況進行分析、判斷並作出科學決定。

3、拋開科技性的一面,從設計本身來說,全新A8也很強。首先燈廠當然不會讓全新旗艦的燈輸給別家,矩陣式LED大燈(選裝鐳射大燈)或頂配鐳射大燈,以及橫向貫穿尾部的尾燈,讓全新A8L在時尚度上很有新意;另外,即便是不容易講出差異的前後兩代產品車身線條,實際上差異也挺大,正是憑藉對前臉格柵尺寸、整體線條角度的細微拿捏,體現出設計師對流行趨勢的精准判斷和引領。

車內讓我記憶最深的是全新的四幅方向盤,左右兩個不規則形狀的鏤空,突破了以往對方向盤設計的想像——在常規印象裡,方向盤絕不該這麼設計,但設計師的腦洞大開和精准拿捏,就是這樣異於常規的設計卻讓人非常有感覺,實在是搶眼,我認為這是我這兩年看到突破傳統的設計中最成功的方向盤造型了。最後,液晶屏+兩塊中控屏的三屏設計,雖說是路虎星脈搶了頭彩,但之餘豪華D級車確實是第一次採用,由於定位更高和推出時間更靠後,相信其邏輯開發和螢幕規格會較路虎星脈更勝一籌。

銷量&利潤大殺器——全新奧迪Q5L

精彩指數:4顆星 重磅指數:5顆星

征戰近8年的現款國產Q5,大幅度優惠之下目前每個月都還能輕鬆賣出1萬多台,由此可見國內的豪華B級SUV市場是有多麼熱。2018年這個江湖的重頭戲,是即將國產上市的寶馬X3和奧迪Q5L的血拼,如果再加上人氣不斷上升的GLC,以及剛剛換新的富豪XC60,明年的四車鬥陣將是豪華SUV中最激烈精彩的一級。從時間進度來看,Q5L最新的消息是將在6月份上市,它和X3都比最初預計的上市時間要晚幾個月,由此換來更充分的準備,可見兩家的重視度。

目前網路上已經曝光了Q5L的實車,車長較舊款大幅增加119mm,4.765米的車體已經在外觀上更接近於Q7。軸距更達到2.9米級別,成為軸距第一個超2.9米的豪華中型SUV。尤其是與寶馬X3的對比,後者“軸距加長(X3L)”的消息之前也傳了很久,不過最終國產X3確定採用與海外版相同的軸距。最終兩款車誰能賣得更好?Q5L的策略有助於抓牢“空間是極重要剛需”的年輕中產人群,而X3的策略則有助於贏得對操控依然熱愛的、尚未油膩的初段中年人群。如果明年兩者的銷量相差較大的話,那多半會影響未來中型SUV市場產品設定的取向了。

外觀上,Q5L將分為兩個設計版本。其中S-Line的運動版本,輪轂尺寸將達到20寸,加上矩陣式LED大燈,視覺張力將比現款Q5的頂配更足。動力總成上採用2.0T+7速雙離合,動力調校有高、低功率的區別,高功率版最大功率251馬力,低功率版最大功率為190馬力。

全新奧迪A7

精彩指數:5顆星 重磅指數:4顆星

A7這部低調而奢華的運動型轎車在國內市場特別受歡迎,這次迎來7年之後的全新換代。全新的車頭設計和機蓋線、腰線,就像“超高速行駛時被急流吹出來的一樣”,大量的硬直線條讓車體更為威猛,和上代車型偏圓潤的飽滿感完全是兩種風格氣質。車頭格柵的寬度和全新奧迪A8也一致,結合風格兇狠的利爪型日間行車燈,讓速度利器的形象具有很高的記憶度。同時全新A7在配置或許會無限接近于全新A8,比如在車頭上已出現和A8一樣的雙雷達探頭,所以L3級別的自動駕駛在A7的頂配上也可能會有。尾燈的貫穿式設計和A8也如出一轍,不過造型和燈組設計與A8的差異很大。條點狀的設計很好的呼應了前日間行燈的利爪造型。

內飾材料同樣極富奢華,不過風格確實和A8的不一樣。無論是皮質材料、Alcantara這樣的非生物材料以及碳纖維材料,在觸感和視覺上都不會與行政車相同,撲面而來是另一種視覺上的震撼。中控設計和A8相似,但向駕駛者有一定角度的傾斜,在科技賦予了全新的三塊螢幕後,向駕駛者傾斜已不是單純帶來儀式感,而真正有了科幻版座艙的味道。另外,在立體和平面上,A7的座艙同時結合了扁平化和分層設計,未來感更足。四幅方向盤在造型上跟A8有所區別——科幻感沒有A8的強,但抓點更多,帶有增大摩擦力效果的面積更大,有利於極限駕駛。此外飛碟狀的bAng&olufsen音響,以及像武器彈艙般打開方式的空調出風口,也賦予座艙氛圍更多的戰鬥感。

在動力上,奧迪去年下半年時曾公佈一款3.0T機械增壓的引擎,標號55TFSI,峰值扭矩500N.m,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不過,國內能接受這個配置售價的人大概更傾向於買RS 7了吧。未來奧迪少不了為A7裝配一具更親民的引擎。事實上,有格調的造型和座艙、Sportback帶來的大開口尾箱,A7是一款可以同時賣給“風格型買家”和“性能級買家”的雙重性格車型。

全新奧迪SQ5

精彩指數:3顆星 重磅指數:3顆星

和保時捷Macan這樣的競品比,SQ5還是太低調了。它是一種“尺寸優先、價格敏感其次”的座駕,與Macan這種“買身份認同”的傾向性是不同的。另外SQ5的車主會更專注機械層面,而且不差錢。

全新奧迪RS 5 Coupé

精彩指數:4顆星 重磅指數:3顆星

全新奧迪RS 5 Coupé在去年日內瓦車展上首發,和上文提到的RS 4 Avant採用同一部引擎——2.9T V6雙渦輪增壓引擎。最大功率達331kW,最大扭矩為600Nm,3.9秒完成0-100km/h的加速,比採用4.2L V8引擎的現款RS5快0.6s,提升巨大。而新的動力資料介於寶馬M4/賓士AMG C43與賓士AMG C63之間。另外,新的發動機更輕,使得全新款車型的前後配重更為均衡,同時全車也總共減重了60kg。車身尺寸與現款車型相比也有變化,車身和軸距有所增長,分別達到4.723米和2.766米。細節之處,輪轂、卡鉗都較S5更為高級,車頭和車尾下方也均有碳纖維材質的擾流機構,如果想要更輕,車頂也可以選裝為碳纖維材質。

在關鍵的價格方面,上代RS5國內售價在110萬左右,儘管排量差異可使稅率減少,但新款預計將維持老款的價格。

———————年款車型———————

奧迪A4L 2019款

2019款的奧迪A4L有可能不是年度小改款,而屬於中期改款。因為在海外,中期改款車型已經被頻頻曝光了。外觀上,奧迪A4L也正到了改一改來追尋時尚的時候——新的前臉會用上全新A8的設計語言;六邊形大嘴格柵會面積更大更寬;前保險杠造型的內凹處理被左右拉通,更為複雜。

動力上,目前最大的傳言是將增加1.5T車型,而這個傳言應該是來自高爾夫7中期改款時未曾來得及配車的1.5T EA211四缸渦輪發動機。根據北美車展上大眾傳出的消息,未來大眾的1.4T發動機會逐漸過渡到1.5T。另一重要依據是此前國內一汽大眾發動機工廠的建設資訊:長春發動機工廠和成都發動機工廠都開有1.5T生產線項目,未來將接替大眾及奧迪品牌的部分1.4T發動機。

不過新的1.5T在動力資料上並不會有明顯的提升,低功率版最大功率131馬力左右、高功率版最大功率150馬力左右,和現款1.4T極為接近。而新發動機的主要優勢在於,能在更低轉速下實現峰值扭矩,從而提升加速性能和改善小馬拉大車的問題。至於閉缸技術,我認為從成本角度分析未必會保留。需要指出的是,1.5T能否在2019款奧迪A4L上應用目前仍無確切答案,傳言可信度一般。不過消息是否能落實其實對於年款的整體意義也不是決定性的,因為在A4L車系內2.0T車型才是主流,改款後應該變化不大,維持高、低功率的兩種版本,匹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

所以更大的可能是, 2019款A4L並不會有實質性升級,期待度並不高。除了外觀,最多就是配置上的小幅調整。比如ACC自我調整巡航可能從此前的全系選裝變為頂配車型標配,另外舒適性功能也可能會帶來多一些的甜頭,但僅此而已。

所以我認為A4L的意向消費者沒必要為等2019款而延期目前的購車計畫——畢竟當前2018款車型的優惠幅度達到了5萬元左右。

奧迪Q3 2019年款

從2012年進口引入、2013年國產,不知不覺間奧迪Q3已經在國內征戰6年了。目前全新換代車型在外海已經多次流出諜照——出自MQB平臺、預計2018年內就將發佈、2019年在中國市場國產上市。所以,這次Q3的年款將是這代車型生命的尾聲了。

不過外觀上如何調整並不好猜,因為去年11月份上市的2018款已經把前臉改了一次,主要是更換前包圍設計和新款LED大燈,2019款會怎樣改還不得而知。總之,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我對2019款Q3的期待確實比較低,而優惠幅度才是末代車型的主題,目前是3-4萬元的優惠,今年預計將維持這個幅度。

奧迪A4 Allroad Quattro 2019款

A4 Avant引進以後,作為旅行車衍生版的Allroad不再是A4唯一的旅行車系列。現款的奧迪A4 Allroad Quattro外觀上並不過時,預計2019款的改變也不會太大。

至於Allroad和Avant怎麼選。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Allroad前後包圍、翼子板、側裙都有橡膠材料包邊,像SUV那樣,防止樹枝和石子刮蹭,Avant車型則沒有包邊,和普通轎車一樣,觀感更時尚;Allroad離地間隙比Avant大,通過性更好;反之,Allroad的長距離舒適性則沒有Avant好;另外懸架、輪胎等的差異,也使Avant的操控性要比Allroad好。所以,買哪款取決於通勤路況和你的需求(喜好)。

奧迪A5 2019年款

全新A5在國內上市半年,海外版也才上市了1年多,從現狀來看可以說是成功的。暫不知曉2019款將如何調整,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內,消息都比較模糊。而我預計年款調整將集中於小細節和配置上,幅度不會大。應該說2018年豪華B級轎車市場將是比較沉悶的,寶馬3系、賓士C級和奧迪A4L都各自老了一歲,缺乏新品的刺激,缺乏新造型的刺激,不少年輕消費者產生了審美疲勞。在這種情況下,反而對A5 Sportback這類車型是個好機會。事實上,Sportback的裝載設定與傳統三廂車尾箱是不同的,且A7、A5的尾箱形態與A3 Sportback也是不同的——前兩者在具備了與B級車轎車同樣縱深的同時,尾門開啟後上方幾乎是無蓋的形態,更有利於嬰兒車等大件物品的頻繁裝卸。

奧迪A6L 2019款

2019款A6L或許是這一代車型的最後一次年款更新,預計會從2018款直接切換。調整同樣不會很大,因為沒必要了——海外全新A6將於2018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發佈,預計最晚在2019年就將有換代車型國產上市。不過,我還是繼續看好A6L在2018年的銷量,因為奧迪有持續賦予A6L巨大優惠的能力——在5系和E級廝殺白熱化的2017年,奧迪A6L依然“悶聲發大財”般的拿走了這個市場最多的訂單。

駕仕結語:

2017年,在垂直換代產品投放有限的情況下,奧迪蟬聯國內豪華品牌銷量冠軍更多體現的是奧迪的市場統治力。而在2018年一口氣投放16款新車,則又將凸顯奧迪的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厚度(研發能力),尤其在其中有多達11款是全新引入車型或全新換代車型的情況下。

更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奧迪新品的分層非常好,將體現價格(價值)區間更豐富、更立體化的產品格局。

A8L迎來全新換代,終結了現款A8L靠大幅優惠拿訂單的局面,加上SUV新旗艦Q8的到來,在最吸引眼球的旗艦產品層次,奧迪將呈現一個拔高品牌的姿態。

然後是高銷量絕對值車型的部分——Q2L和Q5L,一個抓取新的年銷10萬級增量,一個鞏固Q5這麼多年月銷萬輛的基數。Q2L還規劃有純電車型,這個級別很適合佈局新能源車型,更有成為“應對2020年雙積分政策的利器”之意。Q5L則有助於引領奧迪重新回到豪華B級SUV的原有價值軌道上。此外基於全新的平臺,未來在這些國產車型上將有條件迅速上馬奧迪e-tron的配置。

最後是高價值空間的進口車,2017和2018這兩年奧迪將基本完成80%進口車型的垂直換代,儘管這塊銷量比值較國產車型低,但對於豐富品牌矩陣及提升4S店利潤空間兩方面都具有很大意義,尤其是首次引入的A4 Avant和RS 4 Avant,能否掀起一股小浪潮很值得一看——如果好賣,未來國產Avant車型也說不定。

後年,A6L、Q3也將迎來垂直換代4。可以預見的是,2018年和2019年在豪華品牌市場整體競爭更為激烈的形勢下,剛剛再次蟬聯銷量冠軍的奧迪,將變為攻勢的一方。

是個惹事的主。

奧迪Q8

精彩指數:5顆星 重磅指數:4顆星

如果壕們覺得Q7的外形有點乏味了,那可以看看Q8合不合胃口。與Q7同平臺,運動化的設計,類似寶馬X5和X6的區別,以及賓士GLE和GLE 運動版的設定。另外,2017年廣州車展時奧迪還曾展示了一台Q8 sport的概念車,意味著Q8的高性能版本SQ8或RS Q8很可能會在2019年來到。而高性能版在Q8基礎上將加入更加兇狠的外觀套件,以及更強的動力總成,RS版未來主要競品車型直接鎖定在寶馬X6 M與AMG GLE 63 Coupe兩大高性能車型。

從時間上看,我們預計Q8的銷售會到得比較晚。

奧迪RS 4 Avant

精彩指數:4顆星 重磅指數:4顆星

RS6 Avant是奧迪在國內高性能車裡的尖貨,如果你有機會看一些超跑俱樂部的直線加速賽,就會發現它和奧迪A7都是能輕鬆PK掉很多跑車的怪獸。尤其是Avant車系的外形,一副看著不像快車的樣子卻能“輕鬆吃老虎”,就是有人好這一口。不過,RS6 Avant的要價著實有些貴,那2018年將引進的RS 4 Avant就要給好這一口的人實現夢想的機會了。

RS4 Avant在動力部分將採用奧迪與保時捷共同研發的2.9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8AT。最大功率450馬力,最大扭矩600N.m。嗯,排量就是沒到3.0L,我沒寫錯,這款發動機在後面的RS 5 Coupé上還將提到。其在保時捷方面,最大扭矩是550N•m,而經過奧迪高性能車部門的調校後,擁有更為暴力的資料。另外,這款發動機還有更多的設計優勢,比如氣缸夾角為90度,兩顆渦輪增壓器並聯於氣缸夾角上部,並採用反置進排氣佈局,使進氣歧管更短,渦輪回應效果更直接,減輕遲滯。此外這種佈局還提升了空間利用率,使發動機整體結構更加緊湊。得益於重量的降低,也有助於前置引擎的RS 4 Avant和RS 5 Coupé有更均衡的前後配重,在彎道上更加靈活。

外形上,儘管是個旅行車設計,但RS 4 Avant用了太多運動化元素,其實沒有你想的低調。另外,我覺得RS 4 Avant的背影是很迷人的。因為這個車和通常的旅行車輪廓不太一樣,比如和A4 Avant相比,由於輪距比後者更寬,所以設計師把前後輪拱翼子板也相應增寬了30mm。這就使車體後從後面看是上窄下寬,伴著引擎轟鳴而去時就營造出和其他快車不一樣的觀感。

價格的話預計在百萬左右,和採用同樣動力總成的全新RS 5可能會很接近。不過RS 4 Avant基本上是同級中唯一一個旅行車高性能怪物,我莫名覺得愛家會很多。

奧迪S4

精彩指數:2顆星 重磅指數:2顆星

我個人認為S4是比較尷尬的一款車型。如果喜歡運動化,那同平臺的A5和S5無疑更有味道。A4L比A5賣得好,那是因為國產化後價格有10幾萬的優勢,而S4和S5比就沒有成本優勢了。長相上又和A4L差不多,作為一輛50萬級別的車來講既缺乏A5、S5的美感,又沒有A4 Avant的個性。

採用3.0升渦輪增壓V6發動機,最大功率354馬力,峰值扭矩500牛•米。所以,是單純的買來扮豬吃老虎麼?或許最大的下單原因會是大幅度優惠之下必有勇夫,當3.0T發動機出現足夠的價格誘惑力時,還是有買家會忍不住的,畢竟是高性能設定的進口車型。

奧迪A4 Avant

精彩指數:3顆星 重磅指數:3顆星

至於為什麼說這台基於A4的旅行車是全新引入車型,那是因為之前的那個是A4 Allroad。在奧迪“Allroad”更多歸為跨界車型,有個包圍,而“Avant”才是正真意義的旅行車。是的,真正的A4旅行版將來到國內了。要知道有很多奧迪產品意向者嫌A6L太大,又不甘A4L不夠大,A4 Avant就成為不買Q5的另一選擇了——進口,大開角的尾門,行李廂容積505L,最大可擴展至1510L——對有小孩子且不喜SUV的家庭有足夠誘惑力。至於最終賣得好不好,價格是關鍵——如果高功率版2.0T的落地價在40-45萬,低功率版2.0T的落地價在35-40萬,那就能落進消費者心理價位了。

奧迪RS 3 Sportback

精彩指數:3顆星 重磅指數:2顆星

頂級鋼炮!這才是真正的扮豬吃老虎。高性能愛好者如果是喜歡小車的,那Sportback其實比三廂更有味道。而這肯定也是奧迪趕緊在2017款 RS 3 2.5T Limousine基礎上再引進RS 3 Sportback的原因。動力總成預計無差別:400匹馬力,最大輸出功率294千瓦,峰值扭矩480牛•米,7速雙離合變速箱,並搭載Quattro四驅系統。零到百公里加速時間僅需4.1秒。售價預計和Limousine也相近,買家就只的看尖屁股和沒屁股更喜歡哪個了。

———————全新換代車型———————

首款實現L3階段自動駕駛的量產車型——全新奧迪A8L

精彩指數:5顆星 重磅指數:5顆星

我覺得從3點來概括全新A8L比較合適。

1、如果你問全新A8、寶馬7系、賓士S級哪個更強,事實上,由於三者更新時間是梯隊式的,所以按經驗都是誰是最近換代的誰更強。(當然,這一代次可能會有爭議)

2、這個強首先體現在科技性上。全新A8和全新A8L目前最大的亮點是實現了L3級別的自動駕駛。所謂L3,按業界分類定義為“實現有限度的自動駕駛”——在限定條件下,駕駛者可以離開方形盤、油門和刹車,由電腦和探測器指導電器化系統進行自動駕駛。這個級別已經超過了特斯拉和BMW 7系的選裝高級輔助駕駛系統,也超越通用2018年的super Cruise。至於原因,相比於高級輔助系統的L2級自動駕駛,其核心升級是對決策控制器的授權,這是革命性的跨越壁壘,也是AI智慧的雛形:開始對路況進行分析、判斷並作出科學決定。

3、拋開科技性的一面,從設計本身來說,全新A8也很強。首先燈廠當然不會讓全新旗艦的燈輸給別家,矩陣式LED大燈(選裝鐳射大燈)或頂配鐳射大燈,以及橫向貫穿尾部的尾燈,讓全新A8L在時尚度上很有新意;另外,即便是不容易講出差異的前後兩代產品車身線條,實際上差異也挺大,正是憑藉對前臉格柵尺寸、整體線條角度的細微拿捏,體現出設計師對流行趨勢的精准判斷和引領。

車內讓我記憶最深的是全新的四幅方向盤,左右兩個不規則形狀的鏤空,突破了以往對方向盤設計的想像——在常規印象裡,方向盤絕不該這麼設計,但設計師的腦洞大開和精准拿捏,就是這樣異於常規的設計卻讓人非常有感覺,實在是搶眼,我認為這是我這兩年看到突破傳統的設計中最成功的方向盤造型了。最後,液晶屏+兩塊中控屏的三屏設計,雖說是路虎星脈搶了頭彩,但之餘豪華D級車確實是第一次採用,由於定位更高和推出時間更靠後,相信其邏輯開發和螢幕規格會較路虎星脈更勝一籌。

銷量&利潤大殺器——全新奧迪Q5L

精彩指數:4顆星 重磅指數:5顆星

征戰近8年的現款國產Q5,大幅度優惠之下目前每個月都還能輕鬆賣出1萬多台,由此可見國內的豪華B級SUV市場是有多麼熱。2018年這個江湖的重頭戲,是即將國產上市的寶馬X3和奧迪Q5L的血拼,如果再加上人氣不斷上升的GLC,以及剛剛換新的富豪XC60,明年的四車鬥陣將是豪華SUV中最激烈精彩的一級。從時間進度來看,Q5L最新的消息是將在6月份上市,它和X3都比最初預計的上市時間要晚幾個月,由此換來更充分的準備,可見兩家的重視度。

目前網路上已經曝光了Q5L的實車,車長較舊款大幅增加119mm,4.765米的車體已經在外觀上更接近於Q7。軸距更達到2.9米級別,成為軸距第一個超2.9米的豪華中型SUV。尤其是與寶馬X3的對比,後者“軸距加長(X3L)”的消息之前也傳了很久,不過最終國產X3確定採用與海外版相同的軸距。最終兩款車誰能賣得更好?Q5L的策略有助於抓牢“空間是極重要剛需”的年輕中產人群,而X3的策略則有助於贏得對操控依然熱愛的、尚未油膩的初段中年人群。如果明年兩者的銷量相差較大的話,那多半會影響未來中型SUV市場產品設定的取向了。

外觀上,Q5L將分為兩個設計版本。其中S-Line的運動版本,輪轂尺寸將達到20寸,加上矩陣式LED大燈,視覺張力將比現款Q5的頂配更足。動力總成上採用2.0T+7速雙離合,動力調校有高、低功率的區別,高功率版最大功率251馬力,低功率版最大功率為190馬力。

全新奧迪A7

精彩指數:5顆星 重磅指數:4顆星

A7這部低調而奢華的運動型轎車在國內市場特別受歡迎,這次迎來7年之後的全新換代。全新的車頭設計和機蓋線、腰線,就像“超高速行駛時被急流吹出來的一樣”,大量的硬直線條讓車體更為威猛,和上代車型偏圓潤的飽滿感完全是兩種風格氣質。車頭格柵的寬度和全新奧迪A8也一致,結合風格兇狠的利爪型日間行車燈,讓速度利器的形象具有很高的記憶度。同時全新A7在配置或許會無限接近于全新A8,比如在車頭上已出現和A8一樣的雙雷達探頭,所以L3級別的自動駕駛在A7的頂配上也可能會有。尾燈的貫穿式設計和A8也如出一轍,不過造型和燈組設計與A8的差異很大。條點狀的設計很好的呼應了前日間行燈的利爪造型。

內飾材料同樣極富奢華,不過風格確實和A8的不一樣。無論是皮質材料、Alcantara這樣的非生物材料以及碳纖維材料,在觸感和視覺上都不會與行政車相同,撲面而來是另一種視覺上的震撼。中控設計和A8相似,但向駕駛者有一定角度的傾斜,在科技賦予了全新的三塊螢幕後,向駕駛者傾斜已不是單純帶來儀式感,而真正有了科幻版座艙的味道。另外,在立體和平面上,A7的座艙同時結合了扁平化和分層設計,未來感更足。四幅方向盤在造型上跟A8有所區別——科幻感沒有A8的強,但抓點更多,帶有增大摩擦力效果的面積更大,有利於極限駕駛。此外飛碟狀的bAng&olufsen音響,以及像武器彈艙般打開方式的空調出風口,也賦予座艙氛圍更多的戰鬥感。

在動力上,奧迪去年下半年時曾公佈一款3.0T機械增壓的引擎,標號55TFSI,峰值扭矩500N.m,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不過,國內能接受這個配置售價的人大概更傾向於買RS 7了吧。未來奧迪少不了為A7裝配一具更親民的引擎。事實上,有格調的造型和座艙、Sportback帶來的大開口尾箱,A7是一款可以同時賣給“風格型買家”和“性能級買家”的雙重性格車型。

全新奧迪SQ5

精彩指數:3顆星 重磅指數:3顆星

和保時捷Macan這樣的競品比,SQ5還是太低調了。它是一種“尺寸優先、價格敏感其次”的座駕,與Macan這種“買身份認同”的傾向性是不同的。另外SQ5的車主會更專注機械層面,而且不差錢。

全新奧迪RS 5 Coupé

精彩指數:4顆星 重磅指數:3顆星

全新奧迪RS 5 Coupé在去年日內瓦車展上首發,和上文提到的RS 4 Avant採用同一部引擎——2.9T V6雙渦輪增壓引擎。最大功率達331kW,最大扭矩為600Nm,3.9秒完成0-100km/h的加速,比採用4.2L V8引擎的現款RS5快0.6s,提升巨大。而新的動力資料介於寶馬M4/賓士AMG C43與賓士AMG C63之間。另外,新的發動機更輕,使得全新款車型的前後配重更為均衡,同時全車也總共減重了60kg。車身尺寸與現款車型相比也有變化,車身和軸距有所增長,分別達到4.723米和2.766米。細節之處,輪轂、卡鉗都較S5更為高級,車頭和車尾下方也均有碳纖維材質的擾流機構,如果想要更輕,車頂也可以選裝為碳纖維材質。

在關鍵的價格方面,上代RS5國內售價在110萬左右,儘管排量差異可使稅率減少,但新款預計將維持老款的價格。

———————年款車型———————

奧迪A4L 2019款

2019款的奧迪A4L有可能不是年度小改款,而屬於中期改款。因為在海外,中期改款車型已經被頻頻曝光了。外觀上,奧迪A4L也正到了改一改來追尋時尚的時候——新的前臉會用上全新A8的設計語言;六邊形大嘴格柵會面積更大更寬;前保險杠造型的內凹處理被左右拉通,更為複雜。

動力上,目前最大的傳言是將增加1.5T車型,而這個傳言應該是來自高爾夫7中期改款時未曾來得及配車的1.5T EA211四缸渦輪發動機。根據北美車展上大眾傳出的消息,未來大眾的1.4T發動機會逐漸過渡到1.5T。另一重要依據是此前國內一汽大眾發動機工廠的建設資訊:長春發動機工廠和成都發動機工廠都開有1.5T生產線項目,未來將接替大眾及奧迪品牌的部分1.4T發動機。

不過新的1.5T在動力資料上並不會有明顯的提升,低功率版最大功率131馬力左右、高功率版最大功率150馬力左右,和現款1.4T極為接近。而新發動機的主要優勢在於,能在更低轉速下實現峰值扭矩,從而提升加速性能和改善小馬拉大車的問題。至於閉缸技術,我認為從成本角度分析未必會保留。需要指出的是,1.5T能否在2019款奧迪A4L上應用目前仍無確切答案,傳言可信度一般。不過消息是否能落實其實對於年款的整體意義也不是決定性的,因為在A4L車系內2.0T車型才是主流,改款後應該變化不大,維持高、低功率的兩種版本,匹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

所以更大的可能是, 2019款A4L並不會有實質性升級,期待度並不高。除了外觀,最多就是配置上的小幅調整。比如ACC自我調整巡航可能從此前的全系選裝變為頂配車型標配,另外舒適性功能也可能會帶來多一些的甜頭,但僅此而已。

所以我認為A4L的意向消費者沒必要為等2019款而延期目前的購車計畫——畢竟當前2018款車型的優惠幅度達到了5萬元左右。

奧迪Q3 2019年款

從2012年進口引入、2013年國產,不知不覺間奧迪Q3已經在國內征戰6年了。目前全新換代車型在外海已經多次流出諜照——出自MQB平臺、預計2018年內就將發佈、2019年在中國市場國產上市。所以,這次Q3的年款將是這代車型生命的尾聲了。

不過外觀上如何調整並不好猜,因為去年11月份上市的2018款已經把前臉改了一次,主要是更換前包圍設計和新款LED大燈,2019款會怎樣改還不得而知。總之,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我對2019款Q3的期待確實比較低,而優惠幅度才是末代車型的主題,目前是3-4萬元的優惠,今年預計將維持這個幅度。

奧迪A4 Allroad Quattro 2019款

A4 Avant引進以後,作為旅行車衍生版的Allroad不再是A4唯一的旅行車系列。現款的奧迪A4 Allroad Quattro外觀上並不過時,預計2019款的改變也不會太大。

至於Allroad和Avant怎麼選。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Allroad前後包圍、翼子板、側裙都有橡膠材料包邊,像SUV那樣,防止樹枝和石子刮蹭,Avant車型則沒有包邊,和普通轎車一樣,觀感更時尚;Allroad離地間隙比Avant大,通過性更好;反之,Allroad的長距離舒適性則沒有Avant好;另外懸架、輪胎等的差異,也使Avant的操控性要比Allroad好。所以,買哪款取決於通勤路況和你的需求(喜好)。

奧迪A5 2019年款

全新A5在國內上市半年,海外版也才上市了1年多,從現狀來看可以說是成功的。暫不知曉2019款將如何調整,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內,消息都比較模糊。而我預計年款調整將集中於小細節和配置上,幅度不會大。應該說2018年豪華B級轎車市場將是比較沉悶的,寶馬3系、賓士C級和奧迪A4L都各自老了一歲,缺乏新品的刺激,缺乏新造型的刺激,不少年輕消費者產生了審美疲勞。在這種情況下,反而對A5 Sportback這類車型是個好機會。事實上,Sportback的裝載設定與傳統三廂車尾箱是不同的,且A7、A5的尾箱形態與A3 Sportback也是不同的——前兩者在具備了與B級車轎車同樣縱深的同時,尾門開啟後上方幾乎是無蓋的形態,更有利於嬰兒車等大件物品的頻繁裝卸。

奧迪A6L 2019款

2019款A6L或許是這一代車型的最後一次年款更新,預計會從2018款直接切換。調整同樣不會很大,因為沒必要了——海外全新A6將於2018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發佈,預計最晚在2019年就將有換代車型國產上市。不過,我還是繼續看好A6L在2018年的銷量,因為奧迪有持續賦予A6L巨大優惠的能力——在5系和E級廝殺白熱化的2017年,奧迪A6L依然“悶聲發大財”般的拿走了這個市場最多的訂單。

駕仕結語:

2017年,在垂直換代產品投放有限的情況下,奧迪蟬聯國內豪華品牌銷量冠軍更多體現的是奧迪的市場統治力。而在2018年一口氣投放16款新車,則又將凸顯奧迪的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厚度(研發能力),尤其在其中有多達11款是全新引入車型或全新換代車型的情況下。

更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奧迪新品的分層非常好,將體現價格(價值)區間更豐富、更立體化的產品格局。

A8L迎來全新換代,終結了現款A8L靠大幅優惠拿訂單的局面,加上SUV新旗艦Q8的到來,在最吸引眼球的旗艦產品層次,奧迪將呈現一個拔高品牌的姿態。

然後是高銷量絕對值車型的部分——Q2L和Q5L,一個抓取新的年銷10萬級增量,一個鞏固Q5這麼多年月銷萬輛的基數。Q2L還規劃有純電車型,這個級別很適合佈局新能源車型,更有成為“應對2020年雙積分政策的利器”之意。Q5L則有助於引領奧迪重新回到豪華B級SUV的原有價值軌道上。此外基於全新的平臺,未來在這些國產車型上將有條件迅速上馬奧迪e-tron的配置。

最後是高價值空間的進口車,2017和2018這兩年奧迪將基本完成80%進口車型的垂直換代,儘管這塊銷量比值較國產車型低,但對於豐富品牌矩陣及提升4S店利潤空間兩方面都具有很大意義,尤其是首次引入的A4 Avant和RS 4 Avant,能否掀起一股小浪潮很值得一看——如果好賣,未來國產Avant車型也說不定。

後年,A6L、Q3也將迎來垂直換代4。可以預見的是,2018年和2019年在豪華品牌市場整體競爭更為激烈的形勢下,剛剛再次蟬聯銷量冠軍的奧迪,將變為攻勢的一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