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專訪|楊旭文:郭靖式的成長,超越年齡的冷靜

“平時消遣, 我愛看科幻, 尤其喜歡超級英雄電影。 ”問及日常娛樂, 楊旭文非常直率:“特別是綠巨人, 我最喜歡的英雄, 他既是科學家又是怪獸, 所以才是無敵的。 ”聊到這裡, 這個談吐沉穩的大男孩終於表現出了白羊座的典型氣質:大膽、執著、樂於挑戰, 以及濃厚的英雄主義情結。

楊旭文

從父輩恩怨緣起的牛家村驚變, 到少年長成重回大漠成將才, 播出三個月的新《射雕》即將在東方衛視迎來大結局。 螢屏上, 這三個月勾勒了少俠郭靖的成長史;螢屏外, 郭靖的扮演者楊旭文也體會了大致相似的心路歷程。

1994年出生的楊旭文從來沒想過, 自己能夠演繹郭靖這種珠玉在前近十版的經典角色。 但他更沒想到的是, 自己帶給郭靖的那種青澀少年感, 能夠打破經典羈絆, 得到武俠迷們的認可。

新《射雕》的成功, 給他帶來了演繹生涯裡的第一個重要獎項——今年2月, 在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上, 憑藉“憨蘇青澀”的郭靖一角, 楊旭文拿到了年度新銳劇星獎。 然而談及爆紅、熱度的話題, 他卻表現出超越年齡的冷靜:“我沒有想過怎樣會火, 只想演好手裡的角色。 我入行不久, 年紀上算是‘小鮮肉’, 但我覺得青春更意味著礪煉和執著。

演郭靖, 我原本最怕找不准那種“憨”勁兒

“從小喜歡看《射雕》, 課餘還會模仿郭靖的降龍十八掌。 ”楊旭文笑稱, 數來郭靖也算自己“早年”崇拜的大英雄, 現在自己“成為”郭靖, 也算圓了兒時的夢想。

新《射雕》播出後, 楊旭文終於可以語調輕鬆地談起郭靖這個角色。

而在此之前, 無論是選角、拍攝還是面對網友的反應, 他內心都是忐忑的。 “能被新《射雕》選中, 實在是件意料之外的事。 當時我正在橫店拍《誅仙·青雲志》, 趁空檔去參加了新《射雕》的選角。 ”得知自己拿到角色時, 楊旭文的第一反應是從驚訝到驚喜。

不過欣喜很快被壓力取代, 面對這樣一個經典角色, 拍過古裝也演過文藝電影的楊旭文不怕打戲折磨也不怕感情戲對手, 最怕的是演不出郭靖的味道。 “郭靖對人對事的行為反應跟常人不太一樣, 反應給多了一點, 就太聰明了, 不像郭靖。 要是單單純純的沒反應, 就會顯得蠢傻, 也不是郭靖。 當初, 覺得最難把握的就是這一點。 ”這個角色的確拿到的太突然, 在此之前楊旭文只看過83版的《射雕》, 敲定角色後, 他開始惡補原著。

在拍攝過程中,大量動作戲加身的楊旭文不僅得頂住高強度的拍攝壓力,還得面對網友未曾間斷過的質疑——演郭靖,你憑什麼?“到最後,對抗壓力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百分之一百二十分地投入到拍攝中去。不管多高難度的威亞,一遍一遍地吊,重要的情感戲一場一場地磨。”在桃花島之戰一場戲中,楊旭文有一個空中橫轉的高難度威亞動作,導演蔣家駿曾在採訪中提到,這也是全劇最難鏡頭之一。當時要讓楊旭文一米八幾的大個子在空中橫轉,他心裡也是沒底的,楊旭文堅持自己上陣,吊了很多遍,終於拍出了現在劇中這個姿勢輕盈、表演到位的鏡頭。

“其實我不怕動作戲。”楊旭文笑著說,儘管在拍新《射雕》時,磕破頭皮、踢掉指甲都是家常便飯,他卻指著傷疤說,“這都是拍戲給我留下的印記,是我以後的故事。”

楊旭文表示,他最怕不過也最愛的,是那種情緒強烈波動的虐心戲。在桃花島劇變一節,郭靖有場親手埋葬五位恩師的重場戲,這是角色成長的重要節點,也是各版本郭靖一較高下的關鍵戲份。在新《射雕》中,楊旭文的表演由驚轉悲又由悲轉恨,情感層次拿捏得恰到好處,讓人印象深刻。

他坦言,“這段戲演完之後,眼淚是收不住的。結束之後很久,坐在那裡還是情緒非常壓抑。”因為情緒大起大落加上天氣太熱,這場戲拍完楊旭文就中暑了。他提起這事兒卻哈哈一笑說:“文戲鬧心嘛!”

學校教不了片場實戰,卻教會我不變應萬變的表演技巧

就在新《射雕》熱播期間,楊旭文完成了另外一部電視劇《鍾馗捉妖記》的拍攝。他在劇中飾演的穆天然是鍾馗的化身,和郭靖完全相反,這是一個滿腦子都是奇思怪想和鬼主意的喜劇角色。

作為1994年的中戲新生代,在外人看來一帆風順的演藝之路,楊旭文談起來卻滿心敬畏。

“當初選擇表演,父母其實是挺震驚的。”原本,對於具有學霸屬性的楊旭文,父母給他規劃的是一條出國深造的高材生之路,沒想到高考之前的一次北京之行改變了他的想法:“那是我第一次接觸表演,感覺特別新奇、有意思。”於是,他下定了報考中戲的心。“父母對我是支持的,但是他們也跟我說明,因為家裡沒有人做過藝術行業相關的工作,給不了任何幫助,一切都要靠我自己了。”雖然在大一就成為華誼兄弟簽約藝人,但楊旭文知道自己的演藝之路仍少不了困境和磨礪。

“其實,一路走來也遇到過不少困難。比如剛開始進劇組拍戲,完全是懵懵懂懂的,片場跟學校裡學的東西完全是兩個世界。拍戲時特別容易緊張,還有點自卑。”在拍戲中用心體會,慢慢總結經驗,楊旭文也慢慢找到了貫通理論和實踐的表演竅門:“其實,學校裡學的很多技巧在片場是很管用的,比如情緒的激發,比如面對鏡頭如何放鬆,還有怎麼用動作而不是語言去表達意思。這些對於我們新人演員幫助都很大。”

對於下一步的發展,楊旭文也有著自己的打算:“我其實在生活中是一個挺簡單的人。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最重要的還是要把握好自己,不能著急。我想把心思主要放在演好角色上。”

告別“靖哥哥”的江湖,想嘗試校園裡的青春

《鍾馗捉妖記》拍完後,楊旭文馬上就進入了下一輪劇本篩選的工作。問及想演的角色,他表示演了太多古裝,現在想跟頭套暫時告別,演一演現代戲。

“我的年紀是小鮮肉,雖然常有人說我做事風格不像我這個年齡,但也不算老幹部吧。” 因為在直播的時候總喜歡邊喝茶邊和粉絲互動,楊旭文有了一個“新幹部”的昵稱。其實,生活中的楊旭文除了愛唱歌、看電影之外,還喜歡開競技刺激的卡丁車。“下一部最想演一演青春校園題材,畢竟這才是青春嘛!” 楊旭文笑著補充說。

【文/鐵皮小鼓】

版權聲明: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臺

在拍攝過程中,大量動作戲加身的楊旭文不僅得頂住高強度的拍攝壓力,還得面對網友未曾間斷過的質疑——演郭靖,你憑什麼?“到最後,對抗壓力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百分之一百二十分地投入到拍攝中去。不管多高難度的威亞,一遍一遍地吊,重要的情感戲一場一場地磨。”在桃花島之戰一場戲中,楊旭文有一個空中橫轉的高難度威亞動作,導演蔣家駿曾在採訪中提到,這也是全劇最難鏡頭之一。當時要讓楊旭文一米八幾的大個子在空中橫轉,他心裡也是沒底的,楊旭文堅持自己上陣,吊了很多遍,終於拍出了現在劇中這個姿勢輕盈、表演到位的鏡頭。

“其實我不怕動作戲。”楊旭文笑著說,儘管在拍新《射雕》時,磕破頭皮、踢掉指甲都是家常便飯,他卻指著傷疤說,“這都是拍戲給我留下的印記,是我以後的故事。”

楊旭文表示,他最怕不過也最愛的,是那種情緒強烈波動的虐心戲。在桃花島劇變一節,郭靖有場親手埋葬五位恩師的重場戲,這是角色成長的重要節點,也是各版本郭靖一較高下的關鍵戲份。在新《射雕》中,楊旭文的表演由驚轉悲又由悲轉恨,情感層次拿捏得恰到好處,讓人印象深刻。

他坦言,“這段戲演完之後,眼淚是收不住的。結束之後很久,坐在那裡還是情緒非常壓抑。”因為情緒大起大落加上天氣太熱,這場戲拍完楊旭文就中暑了。他提起這事兒卻哈哈一笑說:“文戲鬧心嘛!”

學校教不了片場實戰,卻教會我不變應萬變的表演技巧

就在新《射雕》熱播期間,楊旭文完成了另外一部電視劇《鍾馗捉妖記》的拍攝。他在劇中飾演的穆天然是鍾馗的化身,和郭靖完全相反,這是一個滿腦子都是奇思怪想和鬼主意的喜劇角色。

作為1994年的中戲新生代,在外人看來一帆風順的演藝之路,楊旭文談起來卻滿心敬畏。

“當初選擇表演,父母其實是挺震驚的。”原本,對於具有學霸屬性的楊旭文,父母給他規劃的是一條出國深造的高材生之路,沒想到高考之前的一次北京之行改變了他的想法:“那是我第一次接觸表演,感覺特別新奇、有意思。”於是,他下定了報考中戲的心。“父母對我是支持的,但是他們也跟我說明,因為家裡沒有人做過藝術行業相關的工作,給不了任何幫助,一切都要靠我自己了。”雖然在大一就成為華誼兄弟簽約藝人,但楊旭文知道自己的演藝之路仍少不了困境和磨礪。

“其實,一路走來也遇到過不少困難。比如剛開始進劇組拍戲,完全是懵懵懂懂的,片場跟學校裡學的東西完全是兩個世界。拍戲時特別容易緊張,還有點自卑。”在拍戲中用心體會,慢慢總結經驗,楊旭文也慢慢找到了貫通理論和實踐的表演竅門:“其實,學校裡學的很多技巧在片場是很管用的,比如情緒的激發,比如面對鏡頭如何放鬆,還有怎麼用動作而不是語言去表達意思。這些對於我們新人演員幫助都很大。”

對於下一步的發展,楊旭文也有著自己的打算:“我其實在生活中是一個挺簡單的人。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最重要的還是要把握好自己,不能著急。我想把心思主要放在演好角色上。”

告別“靖哥哥”的江湖,想嘗試校園裡的青春

《鍾馗捉妖記》拍完後,楊旭文馬上就進入了下一輪劇本篩選的工作。問及想演的角色,他表示演了太多古裝,現在想跟頭套暫時告別,演一演現代戲。

“我的年紀是小鮮肉,雖然常有人說我做事風格不像我這個年齡,但也不算老幹部吧。” 因為在直播的時候總喜歡邊喝茶邊和粉絲互動,楊旭文有了一個“新幹部”的昵稱。其實,生活中的楊旭文除了愛唱歌、看電影之外,還喜歡開競技刺激的卡丁車。“下一部最想演一演青春校園題材,畢竟這才是青春嘛!” 楊旭文笑著補充說。

【文/鐵皮小鼓】

版權聲明: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