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兒科醫生荒”讓家長們慌了,未來誰給孩子們看病?

又到了兒童季節病高發期, 兒科醫生的負擔與壓力隨著就診兒童人數的增加也在不斷加大。 面對最近輪番的極寒天氣, 山東公立醫院兒科門診前就診的孩子和家長們排成了“長龍”。

筆者瞭解到, 自秋冬季流行病多發季開始, 各大醫院兒科門診就進入高速運轉狀態。 一邊是家長眼中的看病難, 一邊是醫院的兒科資源匱乏, 特別是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大背景下, 將“兒科醫生荒”再次推進了公眾視野。

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 兒科醫生緊缺的問題日益突出。 國家衛生計生委2016年初公佈的數字顯示,

我國共有兒童醫院99所, 設置兒科的醫療機構共有35950個。 醫療機構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為11.8萬人, 每千名0至14歲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為0.53人, 而美國的這一數字是1.46人。

在調查中, 不少兒科醫生和相關人士表示, 目前收入低與醫患關係嚴峻等各種問題導致兒科醫生緊缺, 就醫難導致就診體驗差, 於是惡性循環使兒科就診陷入困局。 而兒科對專業性與專科性要求高, 衛計委與醫院迫於形勢降低門檻以求增加兒科醫生數量的做法也令不少人擔心會影響兒科醫生整體水準。

面對“兒科醫生荒”, 專家建議:第一, 長期以來兒科醫療服務價格和薪酬待遇與其職業特點不相符, 兒科醫務人員流失較多, 應完善兒童醫療服務體系;第二,

應加強兒科醫務人員培養, 培養一名兒科醫生至少需要11年, 經過5年的本科和3年的研究生學習, 兒科醫生畢業進入醫院後還要再接受3年左右的培訓, 才能夠獨自出門診, 提早培養才能保證兒科醫生的供給量;三是開展兒童健康管理, 促進兒童預防保健。

其實, 最核心的是完善價格、薪酬等激勵機制, 如此一來才能真正讓從醫人員提高主動性。

(戚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