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家譜私藏第一人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的“思綏草堂”收藏了1949年以前線裝家譜近1800種合2萬冊, 收錄於《浙江家譜總目提要》及《中國家譜總目》的家譜數量為全國家譜私藏之最。

前年4月, 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善本室主任沈津, 在“思綏草堂”看到了從未見過的家譜善本。 回到美國後, 沈津撰文認為勵雙傑是中國民間家譜收藏的魁首, 並戲稱他的藏本“富可敵省”。

勵雙傑是1993年開始收藏家譜的, “我在慈溪周巷的姚北古玩市場淘古書, 突然看到一部32本的上虞西華顧氏家譜, 當時真的是太高興了, 不顧一切把它收入囊中。 ”回到家裡, 勵雙傑捧著顧氏家譜不放手, “家譜裡不光有顧氏家族的興衰榮辱, 還有很多歷史文化資訊。 一部家譜就是一部演變著的歷史。 ”勵雙傑笑著說。

當時, 收藏家譜的人還比較少, “古玩市場和舊書店只要有家譜, 就會跟我聯繫, 價格也便宜。 2009年, 古籍價格上漲後,

帶動家譜價格上漲。 以前在拍賣行家譜流拍的很多, 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勵雙傑認為, 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家譜是一件好事, “對家譜有興趣, 也許就會去研究它,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上世紀80年代已經開始有人修家譜, 到了90年代就比較多了, 尤其是安徽、湖南、湖北等地, 現在修家譜都已經進入第二輪了。 浙江、江蘇也陸續開始了, 文化尋根越來越熱了。 ”

勵雙傑收藏家譜很注重版本, 所藏80%是孤本。 1999年除夕, 他接到嵊州一位元書商的電話, 說有一部咸豐五年敦本堂木活字本《董氏宗譜》, 該譜僅印了5部, 其中有泥金所書12頁。 “那時候剛好過春節, 實在沒時間, 過了年再去, 已經被人買走了。 ”泥金寫本在古籍中很少見, 是難得的珍品,

失之交臂, 勵雙傑懊惱不已。 “大概過了半年, 我在一家古玩店裡看到了這部《董氏宗譜》, 雖然價格高出兩倍, 但仍喜出望外地買下來了。 ”

勵雙傑不但藏家譜, 更悉心研究、考證, 曾先後在《尋根》、《譜牒學論叢》、《譜牒文化》、《北京日報》、《中國商報》、《藏書報》、《天一閣文叢》等報刊發表相關文章數十篇。 2008年3月, 他應邀參加由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等單位主辦的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 並作了《家譜與地方文獻》的專題發言。 2009年他三次受邀在浙江省圖書館講學。 去年12月, 他應邀參加“第二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並作《中國譜牒私人收藏現狀與未來》的專題報告。 勵雙傑還編著出版了《慈溪余姚家譜提要》(灕江出版社)、《中國家譜藏談》(山西古籍出版社)等專著,

其主編的《思綏草堂藏名人家譜叢刊》被列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專案, 即將由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

在收藏、研究之餘, 他還以抗日歷史為背景, 以藏書文化為題材, 創作了長篇小說《陽謀》, 先在博客和論壇上連載, 受到了眾多網友追捧, 今年由寧波出版社出版, 在讀者中也頗受好評。

現在, 勵雙傑經常接待慕名前來“尋根”的人, “外省來的很多, 因為現在網路發達, 那些人看到資訊後, 往往先到慈溪, 再打聽我的住處, ”勵雙傑有點無奈地說, “如果他們能先跟我聯繫, 確定一個大致範圍, 需要查找的內容我先翻一翻, 這樣可以省力不少, 若找不到也不用空跑一趟。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