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讀賣新聞》展望2018年世界經濟:歐美受考驗 中國迎改革

日本《讀賣新聞》1月5日發表了文章《駐外記者眼中的2018年世界經濟》, 該文章稱, 去年世界經濟的堅挺有目共睹, 2018年是否會更加強勁, 在樂觀看法增多的情況下, 危險也在孕育當中。 《讀賣新聞》駐海外經濟記者對2018年經濟前景進行了展望。

歐洲:從債務危機中恢復, 迎來關鍵一年

歐洲經濟會真正從債務和貨幣危機中恢復過來嗎?這尚有待觀察。

政治風險也是令人擔憂的因素。 義大利3月將舉行大選, 對歐盟持批評態度的政黨正獲得更多支持。 在其他國家, 反移民、反歐盟的政黨勢力也在增強。

決定脫離歐盟的英國,

開始著眼于脫歐後的貿易談判, 但談判必將遭遇困難。 如果英國經濟減速, 恐怕整個歐洲都會受到影響。

亞洲:東盟將進一步推進貿易自由化

2018年在東盟地區內部, 原則上針對所有商品的關稅都將被廢除。 以汽車、電動機械等製造業為中心, 地區內分工將加快、貿易將擴大。 為達成包括廢除非關稅壁壘在內的2025年目標, 東盟將推進自由化。

東盟國家對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滿懷信心。 以總建設費可望超過1萬億日元

美國從2009年中期開始的復蘇即將進入第10個年頭。 特朗普總統實施了以下調企業稅為主的大規模減稅, 還於3日在推特上發文稱“今天的股市行情依舊不錯, 借助稅制改革, 未來繼續走高的空間仍然相當大”。

市場期待企業股價受稅率下降的刺激而上漲。

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將於11月進行, 特朗普希望繼大規模減稅後, 實現大規模社會資本完善計畫, 後者是他在總統競選中承諾的。

在貿易政策方面, 特朗普會顧及支持者的利益, 無論是在北美自貿協定的重新談判中, 還是在與中國和日本等國的談判中, 他很可能拿出強硬態度。

能否一邊預防經濟過熱、一邊維持穩定增長, 取決於預定在2月上任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拿出的措施。

中國:從量到質的改革

2018年中國經濟的關鍵字是“從量到質”。

2017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 中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未來將進一步推動結構改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提示說,

中國企業、家庭部門、地方政府債務增長。 據悉, 中央政府叫停了部分地方政府推進的地鐵建設等很可能導致虧損的基建專案, 只允許保留高品質項目。

政府把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作為必須達成的目標, 如果進行企業重組或削減債務, 那會對經濟構成下行壓力。 假如實現目標遇阻, 那麼中國很可能重回增加公共投資、依賴投資的經濟道路。

美國曼哈頓街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