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監會下達:互聯網金融風險治理三要求(附政策原文)

網貸之家訊 據銀監會網站消息, 4月10日, 銀監會發佈《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指導意見》答記者問。

《指導意見》第八條特別針對“互聯網金融風險治理, 促進合規穩健發展”提出具體三大要求:

■持續推進網路借貸平臺摸清風險底數。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嚴格落實信貸及類信貸資產的分類標準和操作流程, 真實、準確和動態地反映資產風險狀況;建立健全信用風險預警體系, 密切監測分析重點領域信用風險的生成和遷徙變化情況, 定期開展信用風險壓力測試。 各級監管機構要重點關注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超過100%、關注類貸款占比較高或增長較快、類信貸及表外資產增長過快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重點治理資產風險分類不準確、通過各種手段隱匿或轉移不良貸款的行為。

。 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發佈《指導意見》的背景是什麼?

答:近年來,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 銀行業整體運行平穩, 但面臨的風險形勢依舊複雜。 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銀監會印發了《指導意見》, 決定進一步加強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 目的是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處置一批重點風險點, 消除一批風險隱患, 在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同時, 進一步提升風險管理水準。

二、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目標和原則是什麼?

答:加強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 將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按照堅持底線思維、分類施策、穩妥推進、標本兼治的基本原則, 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切實防範化解銀行業當前面臨的突出風險,

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三、《指導意見》重點防控哪些類型風險, 有哪些主要要求?

答:《指導意見》重點防控以下類型風險:

一是加強信用風險管控, 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摸清風險底數, 落實信貸及類信貸資產的分類標準和操作流程, 真實、準確和動態地反映資產風險狀況;加強統一授信、統一管理, 加強新增授信客戶風險評估, 嚴格不同層級的審批許可權。

二是完善流動性風險治理體系, 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完善風險監測覆蓋, 加強重點機構管控, 創新風險防控手段, 定期開展壓力測試, 完善流動性風險應對預案, 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三是加強債券投資業務管理, 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健全債券交易內控制度,

強化債券業務集中管理機制, 加強債券風險監測防控, 嚴格控制投資杠杆。

四是強化同業業務整治, 從控制業務增量、做實穿透管理、消化存量風險、嚴查違規行為等方面明確監管要求。

五是規範銀行理財和代銷業務, 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理財業務風險管控, 規範銀行理財產品設計, 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 審慎開展代銷業務。

六是防範房地產領域風險, 要求分類實施房地產信貸調控, 強化房地產風險管控, 加強房地產押品管理。

七是加強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管控, 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 強化融資平臺風險管控, 規範開展新型業務模式, 加強對高風險區域的風險防控。

八是穩妥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治理, 要求持續推進網路借貸平臺(P2P)風險專項整治, 做好校園網貸、“現金貸”業務的清理整頓工作。

九是加強外部衝擊風險監測, 要求重點防範跨境業務風險和社會金融風險, 嚴厲打擊非法集資, 防止民間金融風險向銀行業傳遞。

十是其他風險防控, 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案件風險防範, 強化資訊科技風險防控, 加強預期管理, 維護銀行業經營穩定。

四、如何確保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取得實效?

答:一是強化落實。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切實履行風險防控主體責任, 高度重視風險防控工作, 實行“一把手”負責制, 制定可行性、針對性強的實施方案, 嚴格自查整改。 二是強化問責。 各級監管機構要做到守土有責, 及時開展工作督查,對自查整改不到位、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機構,要嚴肅問責。三是強化督導。銀監會將根據風險防控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查,推動風險防控工作有序開展。

及時開展工作督查,對自查整改不到位、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機構,要嚴肅問責。三是強化督導。銀監會將根據風險防控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查,推動風險防控工作有序開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