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國奇女子,大半輩子撰文“反對魯迅”

三十年代初, 她便被譽為最優秀的散文女作家, 這位參與新文化運動的女才子, 既受中國古典文學的扎實教育, 又受教于新文化先賢大家胡適,

並兩度遠渡重洋, 遊學法國, 思想飽受歐風美雨的沐養滋潤, 可謂學貫中西。 她的散文既有女性溫婉清雅的質感, 也不乏男子幽邃宏博的氣象。 文筆秀麗暢達, 見知也精深明遠, 讀之有酒酣興盡之感, 她就是蘇雪林(1897-1999)。

蘇雪林是個教育家, 曾在蘇州東吳大學, 上海滬江大學, 安徽大學, 武漢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成功大學, 新加坡南洋大學教書, 執掌教鞭達五十年之久。 她在武漢大學期間和淩淑華、袁昌英並稱珞珈三傑(珞珈三女傑是指國立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蘇雪林, 外文系教授袁昌英, 文學院院長陳源的妻子淩淑華, 亦稱珞珈林山三個文學朋友), 成就了民國文壇上的一段佳話。

從容、活潑幽默、客觀睿智為一體,

親歷的鮮活故事, 讀後讓人飽識文化先賢的時代風流, 歷史觀和審美情趣俱佳。

最惹人注目的是她的終其大半生的“反魯”。

蘇雪林在三十年代便勇於冒天下之大不韙, 對被供奉在文壇偶像寶座的魯迅抨擊, 為被魯迅痛扁的右派文人抱打不平,

批評“魯迅淺薄、偏狹、睚眥必報”, 她指出魯迅痛斥的中國人陋行是“對著鏡子描繪自己的尊容, 然後把那些醜陋的臉譜向別人頭上罩”(陳源語)。 魯迅對在文壇上成績斐然的留學歐美的文人, 如胡適, 陳源、楊蔭榆, 林語堂、梁實秋等等的批判, 是出於嫉妒, 且夾雜著很多個人恩怨。 魯迅“既無‘現代評論派’的學術水準”, “文藝上也不若新月派的才華豔發”, 一味的崇尚“不負責任的破壞”, 後與 “被滲透的左翼相互利用, 成功上位於文壇聖座”, 成為 “思想界的領袖”, “青年的導師”。

蘇雪林因“反魯”遭到長期佔領文壇主導地位的左派文人的圍剿, 她和左派文人自此大打筆戰, 到了四十年代中期, 她的文章已沒有刊物敢登載。 直到現在她還一直被文人所垢病。

魯迅本是個很有批判精神的文人, 因年少時家庭有很大的磨難, 個性比較陰鬱, 並帶有強烈的破壞一切打到一切的感性作風, 他留學日本, 並沒有接受西風先進文明的思想系統, 和胡適(留美), 陳西瀅(留英)等不同, 他缺乏理性思維模式。 雖然他一向在文壇上以無情批判國民陋性為著名, 但他對國民陋習的批判帶有很強的本能和感性色彩, 缺乏理性思考, 而他的思想構架本身又有著深刻的國民性, 加上個性逼仄, 氣量狹窄, 有某種“迫害狂”的病態, 在文壇創“刀筆”之風。

魯迅和眾多文人發生的筆戰, 缺乏基本的風度, 不乏摻雜個人恩怨。

北京女師大風潮中, 校長楊蔭榆(楊絳的三姑)因反對學生過多參與政治, 動輒鬧運動, 把課堂當作戰場, 和運動中支持學生的魯迅理念不同, 後導致魯迅被教育部長章士釗開除, 最後迫于壓力, 楊蔭榆離開女師大。 這場本因教育理念的分歧, 但魯迅對這個女教育家上綱上線, 把她定性為:“依附北洋軍閥, 推行封建奴化教育, 肆意壓迫學生,激起進步師生的強烈反對。”, 魯迅對和他意見相左的人一律拿出“痛打落水狗”的姿態,後因逐漸被推上中國文壇神座,更是一言九鼎,霸道作風,登峰造極。無論何人,一旦被他定性,基本就是永無翻身的日子。

二十世紀上半葉,全球文化刮起強烈的左傾之風,後國內文壇逐漸被左翼把持,他們成功地召喚了“青年群眾”,可以說魯迅“不負責任的破壞論”和“盲目的激進思想”是中國文壇和思想界一直激進和缺乏理性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他們早就把五四最初宣導的“科學和民主”拋擲腦後。 魯迅把孔子拉下神壇,自己卻堂而皇之的登上。造成中國文壇風氣“破壞打倒”的匪氣以及“造神和歌功頌德”奴性並行不悖長盛不衰。

難得有這位清醒的、崇尚理性的五四作家,和她的導師胡適一樣,她在文壇激進的風氣之下,宣導理性和冷靜對待國民性問題,反對為治療國民性而去反人性,而力主改造社會制度,約束人性之惡。她在三十年代就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對“激進”遍染中華大地之勢痛心疾首,我們現在反觀歷史,不能不對這樣一個具有非凡前瞻性的女性心悅誠服。

注:二十年代初期,蘇雪林發表用白話文寫的《人口問題研究》《再論人口問題研究》《新生活裡的婦女問題》《沉淪中的婦女》《生育制限運動聲中的感想》《男盜女娼的世界》《相對性原理和哲學史的問題》《時髦男子擇妻之條件》《相對性易解》《世界語者之宣言》《家庭》《民眾藝術論》《對於“五一”的兩大希望》《說內外》《說美惡》等五六十篇政論雜文,刊於《民鐸》《民國日報·覺悟》《時事新報·學燈》、《國民日報·學匯》等報刊上。此時她對諸多問題,表現了極大的熱情,以寓言的形式發表對時局、人生的看法,還抽時間翻譯法國作家莫泊桑、都德等作家的作品。

注:楊蔭榆是中國第一任大學女教授和女校長,她一直有反動人物標籤正是拜魯迅所賜。蘇雪林曾為楊蔭榆抱打不平。“我與蔭榆先生相識,系在民國十七八年間。關於她的平生,我曾在一篇《幾個女教育家的速寫像》中介紹一二。提到北京女師大風潮曾替蔭榆先生說了幾句公道話。她原是已故某文學大師的對頭,而某大師欽定的罪案是從來沒人敢翻的,我膽敢去太歲頭上動土,豈非太不自量?所以這篇文字發表後,居然吃了人家幾支暗箭。這也是我過於愛抱不平,昧于中國古賢明哲保身之道的結果,只好自己罵一聲“活該!”

肆意壓迫學生,激起進步師生的強烈反對。”, 魯迅對和他意見相左的人一律拿出“痛打落水狗”的姿態,後因逐漸被推上中國文壇神座,更是一言九鼎,霸道作風,登峰造極。無論何人,一旦被他定性,基本就是永無翻身的日子。

二十世紀上半葉,全球文化刮起強烈的左傾之風,後國內文壇逐漸被左翼把持,他們成功地召喚了“青年群眾”,可以說魯迅“不負責任的破壞論”和“盲目的激進思想”是中國文壇和思想界一直激進和缺乏理性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他們早就把五四最初宣導的“科學和民主”拋擲腦後。 魯迅把孔子拉下神壇,自己卻堂而皇之的登上。造成中國文壇風氣“破壞打倒”的匪氣以及“造神和歌功頌德”奴性並行不悖長盛不衰。

難得有這位清醒的、崇尚理性的五四作家,和她的導師胡適一樣,她在文壇激進的風氣之下,宣導理性和冷靜對待國民性問題,反對為治療國民性而去反人性,而力主改造社會制度,約束人性之惡。她在三十年代就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對“激進”遍染中華大地之勢痛心疾首,我們現在反觀歷史,不能不對這樣一個具有非凡前瞻性的女性心悅誠服。

注:二十年代初期,蘇雪林發表用白話文寫的《人口問題研究》《再論人口問題研究》《新生活裡的婦女問題》《沉淪中的婦女》《生育制限運動聲中的感想》《男盜女娼的世界》《相對性原理和哲學史的問題》《時髦男子擇妻之條件》《相對性易解》《世界語者之宣言》《家庭》《民眾藝術論》《對於“五一”的兩大希望》《說內外》《說美惡》等五六十篇政論雜文,刊於《民鐸》《民國日報·覺悟》《時事新報·學燈》、《國民日報·學匯》等報刊上。此時她對諸多問題,表現了極大的熱情,以寓言的形式發表對時局、人生的看法,還抽時間翻譯法國作家莫泊桑、都德等作家的作品。

注:楊蔭榆是中國第一任大學女教授和女校長,她一直有反動人物標籤正是拜魯迅所賜。蘇雪林曾為楊蔭榆抱打不平。“我與蔭榆先生相識,系在民國十七八年間。關於她的平生,我曾在一篇《幾個女教育家的速寫像》中介紹一二。提到北京女師大風潮曾替蔭榆先生說了幾句公道話。她原是已故某文學大師的對頭,而某大師欽定的罪案是從來沒人敢翻的,我膽敢去太歲頭上動土,豈非太不自量?所以這篇文字發表後,居然吃了人家幾支暗箭。這也是我過於愛抱不平,昧于中國古賢明哲保身之道的結果,只好自己罵一聲“活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