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兒童腹瀉不可忽略的病因

在我國幾乎每個兒童腹瀉的年發病率高達2-3次, 尤其是6月-2歲的嬰幼兒, 是導致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也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兒童腹瀉是一個由多種因素、多種病原引起的綜合症。 大家一起來看看什麼症狀會引起在我國幾乎每個兒童腹瀉的年發病率高達2-3次, 尤其是6月-2歲的嬰幼兒, 是導致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也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兒童腹瀉是一個由多種因素、多種病原引起的綜合症。

臨床表現

腹瀉病的共同表現

1、胃腸道症狀(嘔吐、腹瀉、腹痛、裡急後重);

2、全身症狀(發熱、精神食欲差);

3、脫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

不同程度脫水的判斷(圖1)

因腹瀉脫水的臨床表現(圖2)

病因

非感染性因素

1、嬰幼兒的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

2、機體防禦功能較差, 氣候因素腹部受涼致腸蠕動增加。

3、人工餵養,

天氣過熱消化液分泌減少, 口渴又吃奶過多。

4、對牛奶或大豆類製品過敏。

感染性因素

1、腸道內感染

病毒:輪狀病毒為常見病原

細菌:如致病性大腸桿菌等

真菌:如白色念珠菌

寄生蟲:如藍氏賈弟鞭毛蟲、阿米巴原蟲和隱孢子蟲

2、腸道外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腎盂腎炎、皮膚感染或急性傳染病時可伴有腹瀉症狀。

腸道菌群紊亂: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引起腸道菌群失調, 導致藥物較難控制的腸炎, 稱為抗生素相關性腹瀉(AAD)。

用藥治療

1、預防和治療脫水:口服補液

我們的傳統配方是口服補液鹽。 很多時候家長看小孩腹瀉心切就著急要求我們醫生給下醫囑打針, 實際上小兒腹瀉最怕脫水, 只要能及時補充孩子體內的水分,

很多情況下是不需要輸液的。

2、改善腸道生態環境:微生物製劑

對於小兒腹瀉, 可以適當補充有益菌群, 抑制有害菌群過度繁殖, 調整體內的微生態平衡。 運用乳酸桿菌、芽孢桿菌等生態製劑可使胃腸道產生多種有機酸和消化酶, 幫助寶寶吸收食物, 增強食欲, 並增加腸胃蠕動, 促進消化。

3、腸粘膜保護:蒙脫石

天然蒙脫石微粒粉劑, 具有層紋狀結構和非均勻性電荷分佈, 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氣體等有極強的固定、抑制作用, 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對消化道黏膜還具有很強的覆蓋保護能力, 修復、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數的防禦功能, 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

4、抗生素的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 小兒腹瀉多數系病毒感染和消化不良所致(占80%以上), 細菌感染導致的腹瀉只占少數。 而病毒性腸炎不用抗生素。

注意事項:

微生物活菌製劑與抗生素兩者聯用時需要間隔時間服用(2小時)。 抗生素在殺滅腸道致病菌的同時, 也殺滅了有益的活菌。 兩者同時服用不僅不會增強療效, 反而會降低療效。

5、補鋅治療

很多時候, 我們在治療兒童腹瀉的時候會忽略兒童的補鋅治療。 缺鋅將直接造成兒童免疫力低下, 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導致身材矮小或智力發育不良等嚴重後果。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向全球推薦大於6個月的急性或慢性腹瀉患兒, 每天補充元素鋅20mg, 小於6個月的患兒, 每天補充元素鋅10mg, 共10~14天。

在服用藥物治療的同時,

我們也需要做好宣教, 指導患兒家屬繼續飲食需注意的點。

1、母乳餵養:繼續餵養母乳、暫停輔食。

2、人工餵養:給予經適當稀釋牛奶或輔以其它代乳品如米粥、麵條、豆製品等;年長兒進食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

3、嘔吐頻繁者:暫禁食4-6小時, 乳糖不耐受者宜餵養不含乳糖的配方奶。

4、牛奶過敏者:宜根據病情給予氨基酸奶粉或水解配方。

總結:我們覺得有必要列出一些不適宜兒童腹瀉使用的藥物,臨床治療患兒時儘量避免這些藥物:

沙星類藥物、四環素、複方地芬諾酯、洛呱丁胺等,這些藥物部分對兒童副反應明顯,部分藥物對兒童毒副作用尚不明確,因而不推薦兒童使用。

總結:我們覺得有必要列出一些不適宜兒童腹瀉使用的藥物,臨床治療患兒時儘量避免這些藥物:

沙星類藥物、四環素、複方地芬諾酯、洛呱丁胺等,這些藥物部分對兒童副反應明顯,部分藥物對兒童毒副作用尚不明確,因而不推薦兒童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