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葡萄酒品種介紹系列之梅樂(Merlot)

Merlot 譯為梅樂, 又叫做梅洛、美樂、梅鹿輒。

梅樂是波爾多最受歡迎的紅葡萄品種。 梅樂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早熟、鮮嫩且多產, 可以用來大量釀制美味而柔滑的葡萄酒。

也可以廣泛用作與其它葡萄品種混合成成熟平衡的紅酒。 其最早的文獻記載可追溯到1783年左右, 流傳於吉倫特省(Gironde)的利布林訥市(Libourne), “Merlau可以釀造顏色深濃的絕妙的美酒, 適合在富饒的土壤中生長”。 梅洛也曾被人們喚作“河裡的葡萄苗”, 因為人們普遍認為, 梅洛是誕生在加龍河(Garonne)中的一個島嶼上。 直到1824年, 梅洛才正式更名為現在使用的名字——Merlot。

和赤霞珠比起來, 梅樂總以果香著稱, 酒精含量高, 單寧質地較柔順, 口感以圓潤厚實為主, 酸度也較低, 雖極適久存陳年, 但不似卡本內-蘇維濃動輒十年二十年, 較快達到適飲期。 近年來逐漸流行, 常供不應求。

1999年, DNA的親子鑒定證明品麗珠(Cabernet Franc)是梅樂的雙親之一, 而梅樂的另一個親本在2009年時被證實是一種叫做“Magdeleine Noire des Charentes”的極為少見的原生葡萄品種。 後來, 根據DNA檢測結果分析, 品麗珠是梅樂的父本, 而另一品種是其母本。 因此, 梅樂與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佳美娜(Carmenere)等品種都是半同胞關係。

一款法國的梅樂葡萄酒

氣味形態

典型香氣:

炎熱氣候:黑莓、黑李子、英國傳統蛋糕、巧克力等;

溫和或涼爽氣候:草莓、紅漿果、薄荷等

梅樂果香相當迷人。 通常你都可以清楚地嗅到黑色李子的氣息, 如果葡萄成熟度好還可以在酒裡聞到成熟的李子果和李子幹的風味, 成熟度不好的話酒裡會帶出青草氣味。

陳年的梅樂有時會帶有香料和動物的氣息。

在紅葡萄家族裡, 赤霞珠如果是王, 黑比諾是刁鑽魅惑的情人, 堪稱王后的一定是梅鹿輒(又稱梅樂, Merlot)。 它雍容大度, 豐厚甘美, 體態豐腴, 溫暖的口感和豐富多彩的果味如同王后般有著高貴的修養和溫潤如玉的性格。

昂貴而聲名顯赫的碧翠莊(Petrus)和李朋(Li Pin)莊的酒主要是用梅樂來釀造的。 它也的確成就了碧翠莊夢幻般甘美無比的酒, 甚至比波爾多左岸主要以赤霞珠來釀造的五大名莊的酒還要貴, 這好比溫馨又富有親和力的皇后有時會比嚴肅的君王更有魅力。

品種特徵和生長條件:

梅樂偏好富含石灰石的黏土土壤, 在炎熱或涼爽的地區都能生長, 炎熱氣候下的梅樂展現的風味會更為成熟, 也是常見的國際性風格;而涼爽氣候下的梅樂則帶有更為優雅的個性, 較為少見。

與大多數品種相比, 梅樂開花較早, 成熟期也偏早。 由於這兩個特性, 梅樂在生長期間很可能長出大量的新枝和嫩芽, 另外梅樂也可能會落花、甚至坐果不良。 在春冬兩季,梅樂容易遭受霜凍和乾旱等災害。此外,與赤霞珠等品種相比,梅樂的葡萄串較分散,果實更大,皮更薄,因此也更容易遭受霜黴病和葉蟬等病蟲害,更容易被灰黴病侵染而腐壞。但是,梅樂依然深受酒農和釀酒師們的喜愛,這主要是因為它從雙親繼承下來的優良品質:品麗珠所含的高品質的酚類物質(單寧和花青素等)以及Magdeleine Noire des Charentes的早熟和豐產特性。

原產地

梅樂的祖籍在波爾多的聖達美麗安(St-Emilion)和龐馬魯(Pomerol),為該區種植最廣的葡萄品種,早熟且產量大。只要叫梅樂,一般指的都是黑色葡萄的梅樂(用來做紅葡萄酒的葡萄顏色都很深,比如說黑色和深紫色的,而紅色的葡萄做不出真正的紅酒色,一般只能做玫瑰紅和幹白酒)。

分佈

梅樂並非太嬌氣的品種,所以世界不少葡萄酒產區都有種植,也是相當重要的葡萄品種。由於氣候和土壤條件不同,各國葡萄酒的風味也不同,但是梅樂做的酒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李子果的香氣。葡萄產量高低對品質的影響在梅鹿輒是最明顯的,畝產量大酒就很稀薄,產量少酒質就好。

在法國,梅樂經常是混合赤霞珠來釀造,通常會再搭配一點瑪壁(Melbec)。這種結合,就如同傳統的法國人結婚後,夫妻雙方都需要找個情人才算完滿。

如果是波爾多右岸名莊的酒一般都濃郁,因為它們傾向于做單甯和酸高一些、回味再幹一點的酒。按照傳統的方式,酒若能陳年,就有更豐富的風味和時間差距,可以賣出好價錢。在人們的概念裡陳酒總是比新酒貴的,但是酒放在瓶子裡陳年並不妨礙酒莊回收資金和掙錢,因為它們早就發明了賣酒花——賣期貨。

在新世界,梅樂很多都是用單一品種來釀造的,而且直接在酒標上打上葡萄的名稱。新世界的酒一般不宜陳年,很新年份的酒一般就可以喝的。在智利,梅樂如同找到了自己的家園,品質普遍都表現不凡,而且還不貴。好的梅樂也有著天鵝絨般的質地,在美國,華盛頓州表現出色,而在加州,酒的口味偏甜,適合於餐前飲用和配中國菜——之所以偏甜是因為加州白天的溫度高,糖分積累快。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都有它的身影。

主要種植區域和特色:

梅洛是一種備受喜愛的國際性紅葡萄品種,它在全球的種植區域分佈甚至比赤霞珠還要廣泛。

法國

該品種是法國種植面積最廣的葡萄品種,2009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梅樂在法國的總種植面積高達115,746公頃,現主要集中在阿基坦(Aquitaine)、波爾多(Bordeaux)和朗格多克-露喜龍(Languedoc-Roussillon)等地區。

其實在19世紀中期以前,梅樂在波爾多都被認為是第二重要的葡萄品種,但由於梅洛對白粉病有著更為優良的抗性,而且在冷涼的年份也能夠成熟,它很快就超越了赤霞珠,成為波爾多最受歡迎的葡萄品種。現在,只有在波爾多左岸的部分地區,如梅多克(Medoc)及格拉夫(Graves)一些著名的排水性能佳的地區,赤霞珠的種植面積才多於梅洛。在左岸出產的紅葡萄酒中,梅洛更多是為酒提供骨架和飽滿感,酒款的風格會較為強勁,酒體較飽滿,單寧含量和酸度較高,黑色水果風味為主。而在波爾多右岸,如聖埃美隆(Saint-Emilion)和波美侯(Pomerol)等產區,則主要生產梅洛。右岸的葡萄酒風格更為柔和,單寧含量和酸度中等,以紅色水果風味為主。

除了波爾多,朗格多克產區也種植了大量梅洛,總面積達29,914公頃。朗格多克地區的梅洛葡萄酒大多屬於地區餐酒,產量很高,風格溫和,個性甜美,帶有依稀的植物香氣。

義大利

該品種在義大利的種植面積約為25,614公頃,大部分集中在義大利北部,尤其是威尼托(Veneto)的平原地區和弗留利(Friuli)產區。義大利約有三分之二的梅洛是用來釀造IGT級別葡萄酒,這些酒價格低廉,果香較為清淡。在義大利中部,尤其是在瑪爾瑪(Maremma)和經典基安帝(Chianti Classico)產區,梅洛也被用在波爾多風格的混釀葡萄酒中,經典基安帝產區內的馬澤世家鳳都酒莊(Castello di Fonterutoli)在釀造過程中還會加入當地的桑嬌維塞(Sangiovese)。而在義大利南部,梅洛的表現就沒有北部和中部那麼出色了,大多是用於釀造國際風格的波爾多混釀。

歐洲其他國家

在西班牙,因梅洛響亮的國際名聲,其種植面積從2004年的8,700公頃上升到2008年的13,325公頃,主要產區有東北部的加泰羅尼亞(Catalunya)和那瓦勒(Navarra)等。在這裡,梅洛一般用於與丹魄(Tempranillo)或赤霞珠混釀,表現最出色的就是加泰羅尼亞產區。與之相反,葡萄牙則比較抵制國際上流行的釀酒潮流,梅洛在當地的種植面積僅為556公頃,主要集中在特茹(Tejo)產區。德國的梅洛葡萄園主要集中在溫暖的法爾茲(Pfalz)和萊茵黑森(Rheinhessen)產區。在保加利亞,梅洛則廣受歡迎,種植面積達15,202公頃,大多數用於釀造波爾多風格混釀,其中有一種與艾尼娜(Enira)混釀的葡萄酒,風格雄渾豐滿,口感辛辣。

除此之外,在奧地利、匈牙利、瑞士、捷克和羅馬尼亞等國家也均有種植梅洛。

北美

在美國,梅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釀酒葡萄。在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根據2010年的統計,有46,762公頃的葡萄園用於種植梅洛。在20世紀90年代末,人們發現梅洛葡萄酒非常柔和,口感比赤霞珠更圓潤,因而對梅洛的需求激增,酒農們盲目地種植更多的梅洛,導致其品質曾一度下滑,直到2000年之後,需求開始降低,其品質才得以再次提升。

在華盛頓(Washington),梅洛是第二大葡萄品種,僅次於赤霞珠,其種植面積為8,235公頃。梅洛在這裡最大的特點是天然的清爽口感和有質感的水果風味,多數用於混釀。紐約州(New York)是美國繼加州和華盛頓之後的,第三大梅洛種植地區,其種植面積為902公頃,多數分佈在海洋性氣候的長島(Long Island)。而在俄勒岡(Oregon),梅洛的種植面積僅有508公頃,這是由於當地氣候過於涼爽,梅洛容易出現落花問題。

在加拿大,梅洛是不列顛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產區種植最廣的葡萄品種,面積達1585公頃。在眾多出名的混釀葡萄酒中,梅洛都是作為主要的葡萄品種,使酒款更濃郁飽滿。安大略(Ontario)也有約1,230公頃的梅洛葡萄,但該產區的梅洛葡萄酒表現不如黑皮諾(Pinot Noir)。

南美

在智利,梅洛也是廣泛種植的葡萄品種,面積達13,280公頃,主要集中在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產區。在早些年間,很多人都把一些葡萄園裡的佳美娜與梅洛混淆。最好的智利梅樂葡萄酒表現極好,甘美可口。在阿根廷,梅樂經常與瑪律貝克(Malbec)混釀,主要產區是門多薩(Mendoza)。而在南美的其他國家,如巴西和秘魯,也種植有少量梅樂。

澳大利亞

由於澳大利亞人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對梅樂近乎狂熱的迷戀,讓梅洛的種植面積高達10,537公頃,僅次於西拉(Shiraz)和赤霞珠。其重要產區有河地(Riverland)、墨累河岸(Murray Darling)和濱海沿岸(Riverina)。

紐西蘭和南非

梅樂在紐西蘭也非常重要,其種植面積為1,363公頃,是次於黑皮諾的第二重要的紅葡萄品種。在霍克斯灣(Hawke's Bay),無論是混釀還是單一的梅樂葡萄酒都有著出色的表現。

在南非,梅洛是第三大紅葡萄品種,有著6,614公頃的種植面積,最重要的產區是斯特蘭德(Stellenbosch)和帕爾(Paarl),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具有巧克力風味和光滑口感,頗具加州風格。

在春冬兩季,梅樂容易遭受霜凍和乾旱等災害。此外,與赤霞珠等品種相比,梅樂的葡萄串較分散,果實更大,皮更薄,因此也更容易遭受霜黴病和葉蟬等病蟲害,更容易被灰黴病侵染而腐壞。但是,梅樂依然深受酒農和釀酒師們的喜愛,這主要是因為它從雙親繼承下來的優良品質:品麗珠所含的高品質的酚類物質(單寧和花青素等)以及Magdeleine Noire des Charentes的早熟和豐產特性。

原產地

梅樂的祖籍在波爾多的聖達美麗安(St-Emilion)和龐馬魯(Pomerol),為該區種植最廣的葡萄品種,早熟且產量大。只要叫梅樂,一般指的都是黑色葡萄的梅樂(用來做紅葡萄酒的葡萄顏色都很深,比如說黑色和深紫色的,而紅色的葡萄做不出真正的紅酒色,一般只能做玫瑰紅和幹白酒)。

分佈

梅樂並非太嬌氣的品種,所以世界不少葡萄酒產區都有種植,也是相當重要的葡萄品種。由於氣候和土壤條件不同,各國葡萄酒的風味也不同,但是梅樂做的酒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李子果的香氣。葡萄產量高低對品質的影響在梅鹿輒是最明顯的,畝產量大酒就很稀薄,產量少酒質就好。

在法國,梅樂經常是混合赤霞珠來釀造,通常會再搭配一點瑪壁(Melbec)。這種結合,就如同傳統的法國人結婚後,夫妻雙方都需要找個情人才算完滿。

如果是波爾多右岸名莊的酒一般都濃郁,因為它們傾向于做單甯和酸高一些、回味再幹一點的酒。按照傳統的方式,酒若能陳年,就有更豐富的風味和時間差距,可以賣出好價錢。在人們的概念裡陳酒總是比新酒貴的,但是酒放在瓶子裡陳年並不妨礙酒莊回收資金和掙錢,因為它們早就發明了賣酒花——賣期貨。

在新世界,梅樂很多都是用單一品種來釀造的,而且直接在酒標上打上葡萄的名稱。新世界的酒一般不宜陳年,很新年份的酒一般就可以喝的。在智利,梅樂如同找到了自己的家園,品質普遍都表現不凡,而且還不貴。好的梅樂也有著天鵝絨般的質地,在美國,華盛頓州表現出色,而在加州,酒的口味偏甜,適合於餐前飲用和配中國菜——之所以偏甜是因為加州白天的溫度高,糖分積累快。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都有它的身影。

主要種植區域和特色:

梅洛是一種備受喜愛的國際性紅葡萄品種,它在全球的種植區域分佈甚至比赤霞珠還要廣泛。

法國

該品種是法國種植面積最廣的葡萄品種,2009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梅樂在法國的總種植面積高達115,746公頃,現主要集中在阿基坦(Aquitaine)、波爾多(Bordeaux)和朗格多克-露喜龍(Languedoc-Roussillon)等地區。

其實在19世紀中期以前,梅樂在波爾多都被認為是第二重要的葡萄品種,但由於梅洛對白粉病有著更為優良的抗性,而且在冷涼的年份也能夠成熟,它很快就超越了赤霞珠,成為波爾多最受歡迎的葡萄品種。現在,只有在波爾多左岸的部分地區,如梅多克(Medoc)及格拉夫(Graves)一些著名的排水性能佳的地區,赤霞珠的種植面積才多於梅洛。在左岸出產的紅葡萄酒中,梅洛更多是為酒提供骨架和飽滿感,酒款的風格會較為強勁,酒體較飽滿,單寧含量和酸度較高,黑色水果風味為主。而在波爾多右岸,如聖埃美隆(Saint-Emilion)和波美侯(Pomerol)等產區,則主要生產梅洛。右岸的葡萄酒風格更為柔和,單寧含量和酸度中等,以紅色水果風味為主。

除了波爾多,朗格多克產區也種植了大量梅洛,總面積達29,914公頃。朗格多克地區的梅洛葡萄酒大多屬於地區餐酒,產量很高,風格溫和,個性甜美,帶有依稀的植物香氣。

義大利

該品種在義大利的種植面積約為25,614公頃,大部分集中在義大利北部,尤其是威尼托(Veneto)的平原地區和弗留利(Friuli)產區。義大利約有三分之二的梅洛是用來釀造IGT級別葡萄酒,這些酒價格低廉,果香較為清淡。在義大利中部,尤其是在瑪爾瑪(Maremma)和經典基安帝(Chianti Classico)產區,梅洛也被用在波爾多風格的混釀葡萄酒中,經典基安帝產區內的馬澤世家鳳都酒莊(Castello di Fonterutoli)在釀造過程中還會加入當地的桑嬌維塞(Sangiovese)。而在義大利南部,梅洛的表現就沒有北部和中部那麼出色了,大多是用於釀造國際風格的波爾多混釀。

歐洲其他國家

在西班牙,因梅洛響亮的國際名聲,其種植面積從2004年的8,700公頃上升到2008年的13,325公頃,主要產區有東北部的加泰羅尼亞(Catalunya)和那瓦勒(Navarra)等。在這裡,梅洛一般用於與丹魄(Tempranillo)或赤霞珠混釀,表現最出色的就是加泰羅尼亞產區。與之相反,葡萄牙則比較抵制國際上流行的釀酒潮流,梅洛在當地的種植面積僅為556公頃,主要集中在特茹(Tejo)產區。德國的梅洛葡萄園主要集中在溫暖的法爾茲(Pfalz)和萊茵黑森(Rheinhessen)產區。在保加利亞,梅洛則廣受歡迎,種植面積達15,202公頃,大多數用於釀造波爾多風格混釀,其中有一種與艾尼娜(Enira)混釀的葡萄酒,風格雄渾豐滿,口感辛辣。

除此之外,在奧地利、匈牙利、瑞士、捷克和羅馬尼亞等國家也均有種植梅洛。

北美

在美國,梅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釀酒葡萄。在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根據2010年的統計,有46,762公頃的葡萄園用於種植梅洛。在20世紀90年代末,人們發現梅洛葡萄酒非常柔和,口感比赤霞珠更圓潤,因而對梅洛的需求激增,酒農們盲目地種植更多的梅洛,導致其品質曾一度下滑,直到2000年之後,需求開始降低,其品質才得以再次提升。

在華盛頓(Washington),梅洛是第二大葡萄品種,僅次於赤霞珠,其種植面積為8,235公頃。梅洛在這裡最大的特點是天然的清爽口感和有質感的水果風味,多數用於混釀。紐約州(New York)是美國繼加州和華盛頓之後的,第三大梅洛種植地區,其種植面積為902公頃,多數分佈在海洋性氣候的長島(Long Island)。而在俄勒岡(Oregon),梅洛的種植面積僅有508公頃,這是由於當地氣候過於涼爽,梅洛容易出現落花問題。

在加拿大,梅洛是不列顛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產區種植最廣的葡萄品種,面積達1585公頃。在眾多出名的混釀葡萄酒中,梅洛都是作為主要的葡萄品種,使酒款更濃郁飽滿。安大略(Ontario)也有約1,230公頃的梅洛葡萄,但該產區的梅洛葡萄酒表現不如黑皮諾(Pinot Noir)。

南美

在智利,梅洛也是廣泛種植的葡萄品種,面積達13,280公頃,主要集中在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產區。在早些年間,很多人都把一些葡萄園裡的佳美娜與梅洛混淆。最好的智利梅樂葡萄酒表現極好,甘美可口。在阿根廷,梅樂經常與瑪律貝克(Malbec)混釀,主要產區是門多薩(Mendoza)。而在南美的其他國家,如巴西和秘魯,也種植有少量梅樂。

澳大利亞

由於澳大利亞人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對梅樂近乎狂熱的迷戀,讓梅洛的種植面積高達10,537公頃,僅次於西拉(Shiraz)和赤霞珠。其重要產區有河地(Riverland)、墨累河岸(Murray Darling)和濱海沿岸(Riverina)。

紐西蘭和南非

梅樂在紐西蘭也非常重要,其種植面積為1,363公頃,是次於黑皮諾的第二重要的紅葡萄品種。在霍克斯灣(Hawke's Bay),無論是混釀還是單一的梅樂葡萄酒都有著出色的表現。

在南非,梅洛是第三大紅葡萄品種,有著6,614公頃的種植面積,最重要的產區是斯特蘭德(Stellenbosch)和帕爾(Paarl),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具有巧克力風味和光滑口感,頗具加州風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