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今天,就想為新晉金球獎影后瘋狂呐喊!

第75屆金球獎頒獎典禮今天舉行, 幾乎所有女明星都身穿黑色禮服, 回應抵制好萊塢和其他領域職場性騷擾行為的“Time's Up ”活動。

服裝品牌估計很犯愁,

但珠寶品牌應該會很開心吧!

Margot Robbie , Dakota Johnson , Alexis Bledel

賽金花Seth Meyers的主持還是蠻中規中矩的。

吐槽韋恩斯坦醜聞:“致今晚提名的男演員們, 這三個月來終於聽到男士名字不慌張了。 ”

“這絕對是個新時代了, 好萊塢的白種男人竟然活得如此慌張。 ”

假意要偏袒《華盛頓郵報》。

“你等等, 獎都沒開呢!”

說到獎項方面, 向來星光度更勝專業度的金球獎, 得獎名單也是沒有太大驚喜。

電視類的最大贏家依舊是HBO的迷你劇集《大小謊言》。

三大類別視後分別來自《大小謊言》、《使女的故事》和《了不起的麥澀爾夫人》。

Elisabeth Moss、Nicole Kidman、Rachel Brosnahan

給個特寫大家感受一下!Rachel Brosnahan實在是太美,是精緻女孩本人了!

扮演她媽媽的女演員Marin Hinkle今年51歲了,是精緻阿姨本人了!

三大類別視帝分別來自《我們這一天》、《無為大師》、《冰血暴》。

Sterling K Brown,Aziz Ansari,Ewan McGregor

電影類,大熱的《逃出絕命鎮》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全程陪跑,狗爹和腐蘭蘭分別拿下劇情類和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腐蘭蘭笑得多甜!

插一句,他上一次拿金球獎是2002年的事了,憑藉《James Dean》獲得視帝。

歸來還是不是少年?

《伯德小姐》獲得喜劇/音樂類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Saoirse Ronan

《三塊看板》成為本屆最大贏家,獲得劇情類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男配、最佳女主角四個大獎。

好巧,這週末我就剛剛看過《三塊看板》,被深深震撼到,並且毫無預兆地感動到爆哭。

Frances McDormand 2015年就憑藉HBO的迷你劇集《奧麗芙·基特裡奇》獲得黃金時段艾美獎最佳女主角,成為第12位完成表演類大滿貫的女演員。

能獲得金球獎影后,絕對實至名歸。

早在金球獎之前,《三個看板》就已經在威尼斯電影節獲得最佳劇本。

這是個悲傷的故事。

小鎮上花季少女Angela慘遭奸殺,數個月過後,案子卻一點進展也沒有。

受害女孩的媽媽Mildred Hayes是個普通的單身女人,憤怒的她買下三塊廢棄看板,用紅底黑字寫了三句話,把矛盾直接指向當地警察局警長。

“慘遭奸屍”

“至今未破案”

“怎麼會這樣呢?Willoughby 警長?”

按照常規劇本,這將是一個正義的母親對抗效能低下的官僚主義機構,最後伸張正義的故事。

然而本片的導演/編劇Martin McDonagh,不是一般人。

處女作《六發子彈的手槍》,獲得 2006年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獎。

第一部長片《在布魯日》,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

第二部長片《7個神經病》,堪稱邪典佳作。

擅長駕馭黑色幽默的Martin McDonagh,這一次也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三塊看板像三把匕首,將平靜的小鎮撕裂開來。

被指責的Willoughby 警長備受愛戴,而且已經是癌症末期,時日不多。

負責案件的另一個警官Dixon是個媽寶男,智商不高,還種族歧視(經常對黑人嫌疑犯施暴),更是恐同的深櫃。

她的兒子、前夫,都用各種方式表達不滿。

小鎮居民也不爽她,Mildred被牙醫刁難。

當地牧師不請自來,委婉地告訴她:我們都很同情你女兒的遭遇,但是沒人支持你立看板。

Mildred當然知道警長不久于世,她的擔心也情有可原:如果警長死了,就更沒人關心這個案子了。

Mildred的初衷也很簡單,讓警局難堪了,他們就能把女兒的命案當回事了。

三塊破敗的看板代表著小鎮曾經的繁華,也把Mildred的悲傷和憤怒變成了對抗形形色色小鎮居民的武器。

然而,巴掌大的小鎮發生如此兇殘的命案,其實每個接觸到的人都已經被捲入其中,無法掙脫。

隨著故事推進,我們才發現,Mildred的前夫是個家暴的前員警。第一個月5000塊的廣告費,是她賣掉前夫拖拉機換來的。

女兒遇害當天,想跟媽媽借車拒絕,母女倆大吵了一架,女兒臨走前撂下狠話:“我真希望路上被強姦!”媽媽和女兒的最後一句話竟然是:“希望你如願”。

結果一語成讖。

母親把自己置於整個小鎮的對立面,是因為在內心深處無法原諒自己:潛意識裡,自己受到的折磨越多,或許就能離寬恕自己更近一點。

就如同Mildred的外表,她是一個在禮品店工作,卻穿著連體褲,戴著灰色發帶,像個士兵的制服。

故事演變到最後,成了小鎮暴力嘉年華,Mildred充滿復仇的怒火究竟可以走多遠?哪裡才是盡頭?

之所以很喜歡《三塊看板》,還因為導演的匠心,簡直要滿出來!

比如片頭,廣告仲介手上拿著的書,書名叫做《好人難尋(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警長看到看板後,找了個理由把女主角請到局裡來“喝茶”。前一秒正在慢條斯理威脅,後一秒一口鮮血噴在女主角臉上。

警長馬上對她道歉:“我不是故意的。”

Mildred說:“你當然不是故意的。”

這一刻你會發現,他們從來都不是劍拔弩張的敵人,分明是有了點矛盾的朋友。

還有一個細節值得玩味:女兒遇害後,父親竟然找了一個十九歲的小女友。

妹子極其淺薄幼稚,卻說出全片可能是最智慧的一句話:

“憤怒只會招致更大的憤怒。”

處處黑色幽默,充滿諷刺意味。

最後,一個演員的演技再精湛,演員和角色通常還是有最後一絲抽離感的,能夠完全完全合二為一,實在太罕見,但是Frances McDormand做到了。

Mildred 看起來像一個鬥士:她下巴緊縮,嘴唇緊閉,面如死灰;但她也有柔軟的時刻,也有猶豫的時刻,像玫瑰枝條上的小刺,一點點刺痛周遭的每個人。

如果今年奧斯卡敗給羅南妹子,也絕對絕對是無冕之王。

最最後,過去一年湧現了非常多精彩的女性作品,女主角不是女王、不是虛構女英雄,而是不同時代的活生生的普通女性,她們在各自生命中的掙扎,女配角也同樣精彩。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使女的故事》、《我,花樣女王》

這真的太好了。

[愛米粒說話]

1、《星戰》挺好看的,暗黑系的Adam Driver很迷人了。

2、要是十年前的我,看《Call Me By Your Name》應該會很有感覺,可如今的我看《三塊看板》的時候,會跟著女主角心酸心碎到不行。

成長真是很神奇的過程。

3、同時獲得過奧斯卡、艾美獎、托尼獎的演員介紹,點這裡:厲害了 | 表演獎也有大滿貫,他們是真正的大藝術家

今天就是這樣,我們明天見!

Elisabeth Moss、Nicole Kidman、Rachel Brosnahan

給個特寫大家感受一下!Rachel Brosnahan實在是太美,是精緻女孩本人了!

扮演她媽媽的女演員Marin Hinkle今年51歲了,是精緻阿姨本人了!

三大類別視帝分別來自《我們這一天》、《無為大師》、《冰血暴》。

Sterling K Brown,Aziz Ansari,Ewan McGregor

電影類,大熱的《逃出絕命鎮》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全程陪跑,狗爹和腐蘭蘭分別拿下劇情類和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腐蘭蘭笑得多甜!

插一句,他上一次拿金球獎是2002年的事了,憑藉《James Dean》獲得視帝。

歸來還是不是少年?

《伯德小姐》獲得喜劇/音樂類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Saoirse Ronan

《三塊看板》成為本屆最大贏家,獲得劇情類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男配、最佳女主角四個大獎。

好巧,這週末我就剛剛看過《三塊看板》,被深深震撼到,並且毫無預兆地感動到爆哭。

Frances McDormand 2015年就憑藉HBO的迷你劇集《奧麗芙·基特裡奇》獲得黃金時段艾美獎最佳女主角,成為第12位完成表演類大滿貫的女演員。

能獲得金球獎影后,絕對實至名歸。

早在金球獎之前,《三個看板》就已經在威尼斯電影節獲得最佳劇本。

這是個悲傷的故事。

小鎮上花季少女Angela慘遭奸殺,數個月過後,案子卻一點進展也沒有。

受害女孩的媽媽Mildred Hayes是個普通的單身女人,憤怒的她買下三塊廢棄看板,用紅底黑字寫了三句話,把矛盾直接指向當地警察局警長。

“慘遭奸屍”

“至今未破案”

“怎麼會這樣呢?Willoughby 警長?”

按照常規劇本,這將是一個正義的母親對抗效能低下的官僚主義機構,最後伸張正義的故事。

然而本片的導演/編劇Martin McDonagh,不是一般人。

處女作《六發子彈的手槍》,獲得 2006年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獎。

第一部長片《在布魯日》,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

第二部長片《7個神經病》,堪稱邪典佳作。

擅長駕馭黑色幽默的Martin McDonagh,這一次也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三塊看板像三把匕首,將平靜的小鎮撕裂開來。

被指責的Willoughby 警長備受愛戴,而且已經是癌症末期,時日不多。

負責案件的另一個警官Dixon是個媽寶男,智商不高,還種族歧視(經常對黑人嫌疑犯施暴),更是恐同的深櫃。

她的兒子、前夫,都用各種方式表達不滿。

小鎮居民也不爽她,Mildred被牙醫刁難。

當地牧師不請自來,委婉地告訴她:我們都很同情你女兒的遭遇,但是沒人支持你立看板。

Mildred當然知道警長不久于世,她的擔心也情有可原:如果警長死了,就更沒人關心這個案子了。

Mildred的初衷也很簡單,讓警局難堪了,他們就能把女兒的命案當回事了。

三塊破敗的看板代表著小鎮曾經的繁華,也把Mildred的悲傷和憤怒變成了對抗形形色色小鎮居民的武器。

然而,巴掌大的小鎮發生如此兇殘的命案,其實每個接觸到的人都已經被捲入其中,無法掙脫。

隨著故事推進,我們才發現,Mildred的前夫是個家暴的前員警。第一個月5000塊的廣告費,是她賣掉前夫拖拉機換來的。

女兒遇害當天,想跟媽媽借車拒絕,母女倆大吵了一架,女兒臨走前撂下狠話:“我真希望路上被強姦!”媽媽和女兒的最後一句話竟然是:“希望你如願”。

結果一語成讖。

母親把自己置於整個小鎮的對立面,是因為在內心深處無法原諒自己:潛意識裡,自己受到的折磨越多,或許就能離寬恕自己更近一點。

就如同Mildred的外表,她是一個在禮品店工作,卻穿著連體褲,戴著灰色發帶,像個士兵的制服。

故事演變到最後,成了小鎮暴力嘉年華,Mildred充滿復仇的怒火究竟可以走多遠?哪裡才是盡頭?

之所以很喜歡《三塊看板》,還因為導演的匠心,簡直要滿出來!

比如片頭,廣告仲介手上拿著的書,書名叫做《好人難尋(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警長看到看板後,找了個理由把女主角請到局裡來“喝茶”。前一秒正在慢條斯理威脅,後一秒一口鮮血噴在女主角臉上。

警長馬上對她道歉:“我不是故意的。”

Mildred說:“你當然不是故意的。”

這一刻你會發現,他們從來都不是劍拔弩張的敵人,分明是有了點矛盾的朋友。

還有一個細節值得玩味:女兒遇害後,父親竟然找了一個十九歲的小女友。

妹子極其淺薄幼稚,卻說出全片可能是最智慧的一句話:

“憤怒只會招致更大的憤怒。”

處處黑色幽默,充滿諷刺意味。

最後,一個演員的演技再精湛,演員和角色通常還是有最後一絲抽離感的,能夠完全完全合二為一,實在太罕見,但是Frances McDormand做到了。

Mildred 看起來像一個鬥士:她下巴緊縮,嘴唇緊閉,面如死灰;但她也有柔軟的時刻,也有猶豫的時刻,像玫瑰枝條上的小刺,一點點刺痛周遭的每個人。

如果今年奧斯卡敗給羅南妹子,也絕對絕對是無冕之王。

最最後,過去一年湧現了非常多精彩的女性作品,女主角不是女王、不是虛構女英雄,而是不同時代的活生生的普通女性,她們在各自生命中的掙扎,女配角也同樣精彩。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使女的故事》、《我,花樣女王》

這真的太好了。

[愛米粒說話]

1、《星戰》挺好看的,暗黑系的Adam Driver很迷人了。

2、要是十年前的我,看《Call Me By Your Name》應該會很有感覺,可如今的我看《三塊看板》的時候,會跟著女主角心酸心碎到不行。

成長真是很神奇的過程。

3、同時獲得過奧斯卡、艾美獎、托尼獎的演員介紹,點這裡:厲害了 | 表演獎也有大滿貫,他們是真正的大藝術家

今天就是這樣,我們明天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