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普甯首富、創業板首富、信立泰家族,“盛產首富”的藥企怎麼管?

家族企業是最普遍的企業形式之一, 在市場競爭越來越複雜的今天, 卻有很多人對家族企業的發展持懷疑態度。

“裙帶關係”使得企業領導者在處理很多事情時需要夾雜情感考慮, 無法一視同仁, 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也很難完全剝離。 更大的弊端是, 創業者們能共患難卻無法同富貴, 兄弟反目、父子生仇的事也時有發生。

當財富逐漸累積起來的時候, 如何既獎勵“功臣”, 又留住“能臣”, 且“肥水不流外人田”, 這實在是一門大學問。

在醫藥圈的幾個“首富家族”, 就將這類矛盾處理得較為妥當。

普甯首富馬興田,

家族式企業“康美之戀”

“明月清風相思,麗日百草也多情……”2017年7月2日, 一首唯美動人的《康美之戀》響徹康美藥業成立20周年慶典晚會。 據說, 這首歌描繪的馬興田和妻子許冬謹的創業和愛情故事。

音樂劇《康美之戀》

今年, 普甯首富、康美藥業董事長、總經理馬興田還有另一件值得高興的大事,

那就是一年內身家從330億元升至405億元, 瘋漲75億!

1997年, 康美藥業創立之初, 是一家僅有幾人的小廠, 總資產不足2億元。 僅僅20年, 康美藥業的產品, 已從初期的幾個單一品種, 到如今涵蓋中藥飲片、中成藥、西藥、保健食品、食品等系列數萬個產品, 業務貫穿中醫藥產業鏈上、中、下游各個關鍵環節。

2015年, 康美藥業首次突破1000億元, 而上市之初僅有8.9億元, 整整增長120倍以上, 而且是中國資本市場上首個突破千億市值的醫藥上市公司, 堪稱飛起來的“藥王”傳奇!

有很多實證案例證明, 上市公司中, 家族化水準越高, 只要有效地克服諸如“裙帶關係”等家族化的一些治理弊端, 企業在持續經營的問題上就會表現得更為突出。

(康美藥業上市初期的家族關係)

以上是一康美藥業上市初期的家族關係圖表, 從中可以看出公司家族化的明顯特徵。 圖中顯示, 在康美藥業這個家族控制的企業, 馬興田、許冬瑾夫婦既同為創始人, 也為實際控制人。 我們知道, 上市公司家族化的特徵,

是通過所有權和控制權被表現出來。

康美藥業的股權結構

此外, 家族對上市公司持股, 以及家族人員參與企業管理, 也是家族化的具體呈現方式。 比如, 馬興田的父親馬文添, 還有許冬瑾娘家人許德仕、許燕君, 均屬於家族成員。

2013年9月,

康美藥業曾發佈旗下企業的變更公告, 除普甯市康美實業有限公司變更為康美實業有限公司外, 法定代表人也由馬文添變更為馬興田。 有人查證, 馬興田之父馬文添, 生於1949年, 他與許冬瑾的父親許德仕、母親許燕君在企業上市時, 就是康美藥業的自然人股東。 其中, 許德仕曾一度出任公司監事。

家族控制, 加上管理層的穩定, 一定程度保證了康美藥業長期戰略得以堅持, 另一方面, 也有利於提高決策效能及執行力;這也可以說是藥王傳奇能“飛起來”的一大保證。

“中國創業板首富”蔣仁生的家族換班佈局

智飛生物董事長蔣仁生, 是一位從農門跳出來的企業家, 他一手創辦了智飛生物, 頭頂“福布斯中國富豪”、“中國創業板首富”等耀眼光環。

股權是企業的基石。創業要成功,路走得長遠,首先就必須做好股權設置。一開始,就要明確誰是大股東,誰擁有企業的決策權和控制權。

從陳渝峰等人收購股權後,蔣仁生就成為第一大股東,擁有最多的話語權。此後,即便是合夥股東分手,乃至多次股權變更,智飛生物都將股權劃分以及創業合夥人的股權分配,看作創業者必須先要考慮的一個大事大非問題。

道理很簡單,股權結構的設置,尤其是防止控股權旁落,都事關將來的企業管理團隊團結與企業發展後勁。

2003年12月,智飛生物又完成了一次股權轉讓,因部分股東對公司發展方向存在分歧而選擇退出。比如,余農將其持有的部分股權轉讓給劉鐵鷹和蔣淩峰,劉鐵鷹是吳冠江的太太,蔣淩峰是蔣仁生的兒子;股東劉俊輝、楊進業則分別把股權轉讓給廖曉明和蔣喜生。廖曉明是蔣仁生的髮妻,而蔣喜生是蔣仁生的弟弟。

此後,智飛生物又歷經多次增資和股權轉讓,至2010年上市前,股權結構大致如下圖:

(智飛生物上市時的股權關係圖)

2010年9月28日,重慶智飛生物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一下子催生6位億萬富豪。按當日,董事長蔣仁生家族持股市值達到107億元,其中蔣仁生個人身價96億元,一舉登上創業板首富。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創業元老、事業合夥人、同時也是公司高管的吳冠江、余農,還有高管董事、副總經理陳渝峰,此三人也同登億萬富豪的臺階。副董事長吳冠江,作為蔣仁生的副手,曾于2002年讓賢,由蔣仁生出任法人代表。而余農,此前與陳渝峰一樣,也有醫療背景,曾一度任職於四川涪陵衛生防疫站;另外,他還出讓部分股權,引蔣仁生家族進入股東行列。

回看蔣仁生和他的智飛生物成功軌跡,有一條是值得稱道的,那就是:創業要成功,必先做好股權設置。

蔣仁生今年才64歲,正當盛年,關於接班人正式交棒問題,恐怕還是要多等幾年;他也信心滿滿地表示,“智飛各位老總都像對自己兒子一樣培養他(指蔣淩峰)”。

智飛生物“藥二代” 蔣淩峰

企業家選擇接班人的方式很多,傳給兒子雖比較傳統,但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關鍵的是要選定一個合適且優秀的接班人。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藥二代” 蔣淩峰先把握一個“守”字,也有一定道理。

在蔣仁生的換班規劃中,已很好地解決產權結構對家族企業傳承的影響因素,即所有權及控制權問題。作為一家生物製品上市藥企,蔣仁生最大的願望,無疑是與全球行業龍頭默沙東一起飛,尚未退下舞臺的他,為了兒子更好的接班鋪路,曾搞了多起股權激勵計畫,除了提升公司業績外,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培養新一代的年輕管理層。

信立泰葉澄海家族V型大反轉

中國富豪榜上,信立泰藥業董事長葉澄海絕對是傳奇人物。39歲,官至副省級,從深圳市副市長一路升職廣東省委常委,卻突然遭遇了仕途“滑鐵盧”,一擼烏紗帽連降三級,被調到湖南省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市,擔任副處級閒職。

可20多年後,他又再次實現V型大反轉,只不過不是官場“東山再起”,而是登上財富的舞臺中央,成了一位醫藥界首富。

長期以來,信立泰立足心內科,但只深耕於細分行業,並做成龍頭。而葉澄海在管道經營管理上,能力很強,不少觀念甚至超前。比如,他很早就棄用選擇代理商進行代理的傳統模式,而選擇當時國內罕見的學術推廣模式,公司自建一支學術行銷隊伍。在他看來,藥企如果沒有長期的學術教育、以及品牌和管道基礎,即使研發品種獲批上市,也很難有競爭優勢。

以下是信立泰上市前的股權關係圖表,後來雖有變動,但大致可以看出其明顯的家族化特徵。

信立泰上市前的股權關係

目前,葉澄海家族對信立泰控股至少60%以上,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圖表上的廖清清,是葉澄海的太太,她是葉澄海的梅縣同鄉。

葉澄海夫婦育有一女一子。兒子葉宇翔,生於1974年,目前是信立泰董事、總經理。他13歲就出國留學,在美國耶魯大學畢業後,曾在美國American Management System、惠普電腦公司任職。直到2004年,30歲的葉宇翔才進入家族企業,在信立泰從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一直到2008年出任總經理。

信立泰總經理葉宇翔

這位已在國內醫藥圈浸染十年的“藥二代”,極有可能成為今年已是73歲高齡葉澄海的繼任者。在國內的家族企業傳承中,子承父業還是佔有很大優勢,何況葉宇翔已在公司管理層的核心位置上。多年來,葉宇翔主導的抗血栓藥泰加寧、降壓藥信立坦等引進工作,在細分領域的市場份額占比均很高。

信立泰副總經理、第一產業集團董事葉宇筠

女兒葉宇筠,比弟弟葉宇翔大4歲,所謂“大姐早當家”,她很早就是父親事業上的好幫手、助手。1989年,她就在父親參與創辦的香港美洲集團工作,自2000年開始,她一直是信立泰財務部門的負責人,直至出任信立泰副總、第一產業集團董事等職。

在家族企業中,即便是兒女同時基層歷練,女性還是多起著輔助性的作用,而且在分管人力、採購、財務等重要部門上,比男性二代更有優勢。未來,弟弟一旦正式接棒,葉宇筠應該會充當家族企業姐弟協作接班的重要角色。

信立泰上市時,葉澄海的女婿陳志明是第二大股東,其控股的深圳潤複投資,持有信立泰2.67%的股權。近年來,女婿力量在家族企業傳承中大有崛起之勢,特別是受到之前計生政策的影響,女婿作為家族企業實際控制人或者管理核心已越來越多。不過,在富人多子女家庭裡,受傳統的個人利益服從家族利益影響,選擇二代接班人,女婿充當助手角色居多。

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挑選一個各方面能力優秀的女婿,可分擔部分家族企業的責任,比如進入企業管理層。不過,由於國內富豪普遍對女婿既掌權又控股的現象,還是有些忌憚,因此,如何讓努力的女婿獲得相應的股權激勵,是不少家族企業傳承一大“燒腦”事。

股權是企業的基石。創業要成功,路走得長遠,首先就必須做好股權設置。一開始,就要明確誰是大股東,誰擁有企業的決策權和控制權。

從陳渝峰等人收購股權後,蔣仁生就成為第一大股東,擁有最多的話語權。此後,即便是合夥股東分手,乃至多次股權變更,智飛生物都將股權劃分以及創業合夥人的股權分配,看作創業者必須先要考慮的一個大事大非問題。

道理很簡單,股權結構的設置,尤其是防止控股權旁落,都事關將來的企業管理團隊團結與企業發展後勁。

2003年12月,智飛生物又完成了一次股權轉讓,因部分股東對公司發展方向存在分歧而選擇退出。比如,余農將其持有的部分股權轉讓給劉鐵鷹和蔣淩峰,劉鐵鷹是吳冠江的太太,蔣淩峰是蔣仁生的兒子;股東劉俊輝、楊進業則分別把股權轉讓給廖曉明和蔣喜生。廖曉明是蔣仁生的髮妻,而蔣喜生是蔣仁生的弟弟。

此後,智飛生物又歷經多次增資和股權轉讓,至2010年上市前,股權結構大致如下圖:

(智飛生物上市時的股權關係圖)

2010年9月28日,重慶智飛生物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一下子催生6位億萬富豪。按當日,董事長蔣仁生家族持股市值達到107億元,其中蔣仁生個人身價96億元,一舉登上創業板首富。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創業元老、事業合夥人、同時也是公司高管的吳冠江、余農,還有高管董事、副總經理陳渝峰,此三人也同登億萬富豪的臺階。副董事長吳冠江,作為蔣仁生的副手,曾于2002年讓賢,由蔣仁生出任法人代表。而余農,此前與陳渝峰一樣,也有醫療背景,曾一度任職於四川涪陵衛生防疫站;另外,他還出讓部分股權,引蔣仁生家族進入股東行列。

回看蔣仁生和他的智飛生物成功軌跡,有一條是值得稱道的,那就是:創業要成功,必先做好股權設置。

蔣仁生今年才64歲,正當盛年,關於接班人正式交棒問題,恐怕還是要多等幾年;他也信心滿滿地表示,“智飛各位老總都像對自己兒子一樣培養他(指蔣淩峰)”。

智飛生物“藥二代” 蔣淩峰

企業家選擇接班人的方式很多,傳給兒子雖比較傳統,但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關鍵的是要選定一個合適且優秀的接班人。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藥二代” 蔣淩峰先把握一個“守”字,也有一定道理。

在蔣仁生的換班規劃中,已很好地解決產權結構對家族企業傳承的影響因素,即所有權及控制權問題。作為一家生物製品上市藥企,蔣仁生最大的願望,無疑是與全球行業龍頭默沙東一起飛,尚未退下舞臺的他,為了兒子更好的接班鋪路,曾搞了多起股權激勵計畫,除了提升公司業績外,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培養新一代的年輕管理層。

信立泰葉澄海家族V型大反轉

中國富豪榜上,信立泰藥業董事長葉澄海絕對是傳奇人物。39歲,官至副省級,從深圳市副市長一路升職廣東省委常委,卻突然遭遇了仕途“滑鐵盧”,一擼烏紗帽連降三級,被調到湖南省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市,擔任副處級閒職。

可20多年後,他又再次實現V型大反轉,只不過不是官場“東山再起”,而是登上財富的舞臺中央,成了一位醫藥界首富。

長期以來,信立泰立足心內科,但只深耕於細分行業,並做成龍頭。而葉澄海在管道經營管理上,能力很強,不少觀念甚至超前。比如,他很早就棄用選擇代理商進行代理的傳統模式,而選擇當時國內罕見的學術推廣模式,公司自建一支學術行銷隊伍。在他看來,藥企如果沒有長期的學術教育、以及品牌和管道基礎,即使研發品種獲批上市,也很難有競爭優勢。

以下是信立泰上市前的股權關係圖表,後來雖有變動,但大致可以看出其明顯的家族化特徵。

信立泰上市前的股權關係

目前,葉澄海家族對信立泰控股至少60%以上,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圖表上的廖清清,是葉澄海的太太,她是葉澄海的梅縣同鄉。

葉澄海夫婦育有一女一子。兒子葉宇翔,生於1974年,目前是信立泰董事、總經理。他13歲就出國留學,在美國耶魯大學畢業後,曾在美國American Management System、惠普電腦公司任職。直到2004年,30歲的葉宇翔才進入家族企業,在信立泰從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一直到2008年出任總經理。

信立泰總經理葉宇翔

這位已在國內醫藥圈浸染十年的“藥二代”,極有可能成為今年已是73歲高齡葉澄海的繼任者。在國內的家族企業傳承中,子承父業還是佔有很大優勢,何況葉宇翔已在公司管理層的核心位置上。多年來,葉宇翔主導的抗血栓藥泰加寧、降壓藥信立坦等引進工作,在細分領域的市場份額占比均很高。

信立泰副總經理、第一產業集團董事葉宇筠

女兒葉宇筠,比弟弟葉宇翔大4歲,所謂“大姐早當家”,她很早就是父親事業上的好幫手、助手。1989年,她就在父親參與創辦的香港美洲集團工作,自2000年開始,她一直是信立泰財務部門的負責人,直至出任信立泰副總、第一產業集團董事等職。

在家族企業中,即便是兒女同時基層歷練,女性還是多起著輔助性的作用,而且在分管人力、採購、財務等重要部門上,比男性二代更有優勢。未來,弟弟一旦正式接棒,葉宇筠應該會充當家族企業姐弟協作接班的重要角色。

信立泰上市時,葉澄海的女婿陳志明是第二大股東,其控股的深圳潤複投資,持有信立泰2.67%的股權。近年來,女婿力量在家族企業傳承中大有崛起之勢,特別是受到之前計生政策的影響,女婿作為家族企業實際控制人或者管理核心已越來越多。不過,在富人多子女家庭裡,受傳統的個人利益服從家族利益影響,選擇二代接班人,女婿充當助手角色居多。

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挑選一個各方面能力優秀的女婿,可分擔部分家族企業的責任,比如進入企業管理層。不過,由於國內富豪普遍對女婿既掌權又控股的現象,還是有些忌憚,因此,如何讓努力的女婿獲得相應的股權激勵,是不少家族企業傳承一大“燒腦”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