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芳華》的14億票房,最重要的是對這個行業的意義

作為這部電影的參與者, 在我的評判體系裡, 《芳華》也不算馮小剛最好的作品。

出於一種青春意向, 馮小剛找到了嚴歌苓, 但《芳華》並不能純粹地將兩者很好融合。

處於女性視角, 嚴歌苓是感性而微觀的, 她習慣於將自己投入到時代背景下的兒女情長中, 而一般的男性視角, 願意通過人與事去分析一個時代的特徵。

在《我不是潘金蓮》裡, 馮小剛與劉震雲的合作, 是敏銳理性活潑生動的, 在洞察荒誕中, 通過表面的人與事, 對時代給予諷刺與批判。

一個導演會得益于自我個性也會受限於自我個性, 馮小剛的公眾形象與創作個性是完全一致的, 在強硬的、敏感多情的同時, 他的電影稍稍欠缺細膩和深入, 在以往電影如《集結號》《唐山大地震》中, 人物情感動機體現為單一線條, 對其批判或弘揚也都一目了然。

但是在《芳華》中, 他第一次描繪了一批並非完全正義正面的人物, 而對由人構成的集體, 也是既有懷念又有審視。

對於人性的描繪趨於複雜, 是一個創作者成熟的重要標誌。

另一方面, 《芳華》是馮小剛導演技法的最高標準。

我所看到的更長版本《芳華》中, 開場7分鐘《草原女民兵》一鏡到底, 鏡頭游走於排練場中, 將舞蹈與樂隊主要成員關係一一展示, 交代了進入排練場的劉峰與何小萍, 同時明亮光線下歌舞與青春主題得到充分微妙的展示, 體現了馮小剛真正電影感的敘事技巧。

再比如數次出現在影片背景中的文工團大門, 寓意一個集體對個人的接納與排斥, 這些都是馮小剛電影技法趨於成熟的標誌。

馮小剛並非科班出身, 他慣常意義上被看作為一個編外的第五代導演。

第五代除了代際劃分, 更像是一個電影運動, 他們更注重宏大敘事, 更關注整個時代整個民族的困境,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馮小剛在嬉笑怒駡的商業片之後, 正在逐漸顯示出對現實的敏感和關照。

獲得14億票房的《芳華》, 對馮小剛來說意義重大, 在開創賀歲檔之後, 他這次用真正的現實題材重回商業導演頂峰。

但14億票房的《芳華》, 對這個市場和行業的意義更大。

在《老炮兒》之後,《芳華》進一步激發中老年觀影群體,以此產生輻射,獲得巨大社會影響和票房成績,證明了在巨大的人口基數下,觀眾細分的可能性,大資料下或者宣傳推廣的的觀影主力人群,只是一個虛擬命題,以大IP為核心的類型概念化商業類型,也並非最終票房的核心保證,嚴肅的現實題材電影創作及較高的電影品質,將是決定票房的決定力量。

在即時通信和互聯網發達的現在,口碑傳播可以突破所有限制,一批高品質文藝類型電影在今年取得票房佳績,以及《芳華》領銜獲得14億票房的市場表現,證明好萊塢工業奇觀式電影,只是商業的一種手段,真正打動人心,引發共鳴的電影可以成為市場主流。

在高速高效的新時代環境中,情感交流反而因為通訊便捷變得日常和表面,在娛樂之外,情感釋放需求正在變成電影的另一個重要功能。

作者:任國源,資深媒體人,曾任《電影世界》《大眾電影》執行主編,資深電影人,參與《老炮兒》《我不是潘金蓮》《芳華》宣傳推廣工作

在《老炮兒》之後,《芳華》進一步激發中老年觀影群體,以此產生輻射,獲得巨大社會影響和票房成績,證明了在巨大的人口基數下,觀眾細分的可能性,大資料下或者宣傳推廣的的觀影主力人群,只是一個虛擬命題,以大IP為核心的類型概念化商業類型,也並非最終票房的核心保證,嚴肅的現實題材電影創作及較高的電影品質,將是決定票房的決定力量。

在即時通信和互聯網發達的現在,口碑傳播可以突破所有限制,一批高品質文藝類型電影在今年取得票房佳績,以及《芳華》領銜獲得14億票房的市場表現,證明好萊塢工業奇觀式電影,只是商業的一種手段,真正打動人心,引發共鳴的電影可以成為市場主流。

在高速高效的新時代環境中,情感交流反而因為通訊便捷變得日常和表面,在娛樂之外,情感釋放需求正在變成電影的另一個重要功能。

作者:任國源,資深媒體人,曾任《電影世界》《大眾電影》執行主編,資深電影人,參與《老炮兒》《我不是潘金蓮》《芳華》宣傳推廣工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