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為什麼相對于“書畫名人”,社會更看重“名人書畫”?

留言、關注、加微, 可獲國家級書法註冊教師資格證, 限量, 欲領從速。 趕緊在評論區互動吧!

“書畫名人”是指在書畫領域有較高造詣者, 他們因擅長于此而有名。 前文我們講過, 由於我們身處“資訊社會”“知識經濟社會”以及有強大的工業社會基礎的支撐, 資訊不對稱僅是暫時的, 大規模的複製與模仿, 使得社會產品同質化, 有價值的產品甚至在極短的時間內被解構重組升級換代。 “獨家秘技”不但不復存在, 即使有, 如果不被智慧財產權保護也很難私享其利。 由於藝術精品產量極少, 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

歷來被社會鼓勵臨習, 默許模仿。

今天我們身處後工業時代, 同時我們正在經歷商品經濟、資訊時代的改造, 我們必須放棄農業經濟時代對“獨家秘技”的迷戀。 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 遇不到伯樂的“千里馬”就不再是千里馬了。

商品經濟時代也是消費經濟時代,

大量的浪費, 包括對人才與智慧財富的浪費是驚人的。 過去我們講“是金子總會發光”, 今天我們看到的事實是金子也無用武之地, 特別是其作為貨幣職能的“武功”也已被大量印刷的廉價紙幣廢掉了。 過去有許多人們認為很好的東西, 今天在市場中的處境已經不怎麼好了, 原因是它們已經不能參與市場流通了。 少數書畫大師創作的藝術經典, 早已進入博物館, 退出了市場流通, 仍散落於世者也難覓其蹤。

今天相對于“書畫名人”, 社會更看重“名人書畫”。

工業化加速了城市化, 城市化又將人類生活高度地商品經濟化。 名目繁多且被不斷分類、功能細化的商品, 多到已經令人眼花繚亂的程度。 今天的社會又是高度符號化的社會, 每個人都帶有不同或相同的符號, 符號識別是社會生活的必須。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 我們不可能是各方面的專家, 有的時候我們可以看不懂藝術品, 不能立即認知藝術在學術層面的本體價值。 但我們卻很容易知道美協主席、書協主席、美院教授、畫院院長等是做什麼的,

是他們身上的社會職務提示了他們是有價值藝術品的創作者這樣的符號資訊。

正如我們不可能完全懂得電視機的工藝原理, 我們也不能以一己之力做出一台電視機, 但是我們卻能依據某些資訊而擁有優質的電視機。 你的消費權益在社會相關制度的保護下獲得保證, 同樣, 消費者能夠買到“好的藝術品”是由於有著市場“制度誠信”保障而無需顧忌。 就是說, 你可以擁有高水準的藝術品, 而你不需自己創作藝術品, 也不需完全懂得藝術品內在的價值。

有些人總是聲稱自己不懂藝術, 但是他總是能買到好畫。 因為打在藝術家或藝術品身上的符號已經告知了你一切, 你只需相信。

名人書畫相當於名牌商品, 社會身份價值相當於品牌商標價值。 我們研究奢侈品行銷的邏輯便可得知, 在商品經濟社會裡, 交易價值大於生產價值。 社會符號價值遠遠大於產品功能價值(或稱本體價值), 是司空見慣的事實。 而這巨額溢出的價值如果在人們普遍可接受的範圍內, 就不被視為泡沫價值, 而被視為價格合理。

沒有社會符號價值的藝術品猶如沒有商標的產品, 即使具有完全的使用價值和欣賞價值, 也只能通行於地攤市場, 而不能進入主流市場。 因此我們不妨極端一些地說, 在商品經濟社會的當下, 不能上市的商品是廢品, 不能入市的藝術品是廢紙。 如此說來, 只知埋頭畫畫的人就顯得特別可憐了, 他們幾乎在浪費自己的人生。除非他有非功利目的的特殊追求,而即使是這個所謂的“特殊追求”也需有人買單,否則也是寸步難行。我們熟知的凡?高的故事,他的向日葵世人皆知,但那是他去世後的事情,生前他沒有賣掉幾張畫。我相信,今天大多數畫家及家屬不願意重蹈凡?高的覆轍,藝術家也願意生而富足。

他們幾乎在浪費自己的人生。除非他有非功利目的的特殊追求,而即使是這個所謂的“特殊追求”也需有人買單,否則也是寸步難行。我們熟知的凡?高的故事,他的向日葵世人皆知,但那是他去世後的事情,生前他沒有賣掉幾張畫。我相信,今天大多數畫家及家屬不願意重蹈凡?高的覆轍,藝術家也願意生而富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