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白馬龍頭股“你才是我的唯一”!

A股為改革“買單”的命運沒變!白馬龍頭“你才是我的唯一”!

A股還沒有填完自己的坑, 恒指就已經再創新高了。 在此前的研究當中,

博覽研究員曾指出了兩個概念:

第一、A股在為中國的改革轉型成本買單, 而港股則在為中國改革轉型的成績“表演”(據說繼閱文集團IPO獲得超過100倍認購後, 騰訊旗下另一家公司的上市獲得了更高倍數的認購。 而阿裡也傳聞想要回歸港股)。 “一股兩市”的特徵日漸明顯。

第二、為了配合實體經濟的改革轉型, 中國的金融監管部門已經構築了一道服務實體經濟又防範系統性風險的“防線”。 所謂的上限就是用盡可能少的金融資源和貨幣投入換取6.5%左右的GDP增長和1300萬的新增就業。 要實現這一艱巨的目標, 除了貨幣的精准把握以外, 更重要的是利用擴大直接融資來盤活存量, 實現高效益的增長。 而所謂的下限就是三大攻堅戰之一——防範系統性風險。

一行三會在金融領域上責任重大, 絕不敢有任何的鬆動大意。 金融強監管正在走向壯士斷腕的攻堅階段(標誌性事件就是資管新規)。

正是這個上下限鎖定了A股發展表演空間, 而要維持這個“安全場”, 金融系統所要付出的代價也就是在為改革轉型的成本“買單”。 因此, 儘管滬指頑強地實現了9連陽, 但也沒有打破前期高點。

僅就短期行情而言, 博覽研究員更關注的是超跌反彈的超跌成分消耗完之後, 何處才有其後續發展的動力。 但從上述的中長期框架來看, 其能夠擴展的空間並不太大。 而抓住一九分化當中的一的機會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確保投資成績不會太差的關鍵。

從中長期的格局來看,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進入到更加深刻的階段。 防範系統性風險, 已經不單純是金融市場的歷史遺留問題的解除。 而是已經深化到金融市場所要服務的實體經濟當中。 也就是說, 要從實體經濟這個源頭上來防止產生新的金融風險的“病灶”。

無論是此前發改委暫停多地的地鐵專案, 還是財政部收緊PPP專案, 中央部委層面也已經參與到三大攻堅戰上來了。 2018年開年更引人注目的則是在地方上, 內蒙古地方政府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站位, 不怕自揭家醜, 承認此前地方經濟資料有大量的水分(也為此前包頭地鐵專案被叫停做了一個注腳, 資料造假當中的“重災區”恐怕和地方政府財政的空轉有莫大的關係)。

蘭州鬆綁樓市限購則是另一種形式的糾偏,

而據稱其鬆綁的潛臺詞也和其當地的財政收入不佳有莫大的關係。 考慮到前不久遼寧省也公佈了同樣的經濟資料縮水的情況, 去杠杆已經明顯地從單純的金融領域推進到了實體經濟當中。

稍早前, 央行和財政部在去年底幾乎同時發出了不再為地方債兜底背鍋的誓言。 央行研究局甚至發出了嘗試研究地方政府破產的“殺手鐧”。

從201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政策內容來看, 決策層的文件措辭相對淡化了去杠杆的權重。 反倒再次提升了去產能的迫切性與艱巨性。 這也從決策層的角度向外界傳遞出金融風險的源頭還是在實體領域當中, 尤其是地方的債務的解決之道。

此前提出的要以處置僵屍企業為抓手來攻堅。 而從央行和財政部的口風來看, 2018年似乎是要把僵屍企業和地方的財政兩條線做(實質上是一條線做), 一併處理。

從這層意義上講, 如果說2017年重點在於防止更多的新增風險衝擊更多是在“治標”, 那麼2018年的重點是希望在系統性風險的病灶上做手術, 從源頭上遏制化解重大風險產生的基礎。 用李克強總理的話說是到了真正要壯士斷腕的時候。

從這個角度上講, 金融市場在防風險的治標階段已經承擔了較大的利益損失。 那麼在接下來更加深刻的甚至是刀刀見骨的改革攻堅的治本階段, 其要付出的改革成本往小了說不會比2017年要少, 往大了說恐怕要超過此前若干年我們對於改革風險的認知。 也正是在這樣嚴峻的背景之下,中央才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討論多年的金穩委,才把防範重大風險列為三大攻堅戰的首位。

因此,2018年無論是為了服務金融工作的“上限”去大擴容,還是為了嚴守金融工作的“下限”防風險,這兩者之間的能極差將極大約束A股的發展空間。金融市場的首要考慮不是如何去獲得更多的超額收益,而是要盡可能地規避上述改革攻堅還要釋放的不確定風險。

這也就是為什麼茅臺能夠在調整之後再創新高。一九分化的極端化讓龍頭的安全性和稀缺性得到了更為誇張的體現。畢竟,只有“一集團”當中行業龍頭自身的行業壟斷地位和業績的持續性才能幫助投資者抵禦政策層面的不確定風險。

從這層意義上講,我們要對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馬股說聲“你才是我的唯一”。

也正是在這樣嚴峻的背景之下,中央才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討論多年的金穩委,才把防範重大風險列為三大攻堅戰的首位。

因此,2018年無論是為了服務金融工作的“上限”去大擴容,還是為了嚴守金融工作的“下限”防風險,這兩者之間的能極差將極大約束A股的發展空間。金融市場的首要考慮不是如何去獲得更多的超額收益,而是要盡可能地規避上述改革攻堅還要釋放的不確定風險。

這也就是為什麼茅臺能夠在調整之後再創新高。一九分化的極端化讓龍頭的安全性和稀缺性得到了更為誇張的體現。畢竟,只有“一集團”當中行業龍頭自身的行業壟斷地位和業績的持續性才能幫助投資者抵禦政策層面的不確定風險。

從這層意義上講,我們要對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馬股說聲“你才是我的唯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