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分析:我為什麼不買保險股?

與市場上的研究方式不同, 作為探討保險股投資的一篇文章, 本文幾乎不會引用什麼數字, 也不會有太多專業術語, 讓我們回歸最本質的商業邏輯。

市場增長前景、行業競爭地位、優異的經營與財務指標以及合理的股票價格, 這些都可以成為投資一家公司的核心因素。 但作為長期投資而言, 需要考慮的因素遠不是這樣簡單。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潮流的變化、商業模式的演變均會對一個行業的競爭格局與市場需求造成深遠的影響。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 正面臨這一系列正在或即將發生的變化。

一、壽險產品的基本屬性

壽險產品有兩項基本屬性:保障與投資, 相對應的保險公司賺取死差與利差, 市場上大多數產品都綜合了這兩項屬性, 並且因此變得複雜, 經常使客戶無法很好理解, 甚至會有意設計一些從表面上看起來對客戶能夠產生吸引力的產品, 比如最常見的各種返還。 實質上是利用了客戶對於複雜保險產品的本質屬性與財務知識的匱乏所收取的一項“智商稅”。 對於這一點, 即便作為保險股的投資者, 相信大多也是認同的。 這並不是關鍵, 貴州茅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收取智商稅。 核心的問題在於:保險產品能不能變得簡單以及客戶會不會變得更聰明。

我認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從長期來看, 不論從保險產品回歸本質和居民知識水準的提升, 這幾乎都是必然的。 而幾乎純粹是保障屬性的互聯網保險產品的出現與年輕人網購習慣的養成, 也正在印證這一趨勢。

看到此處, 很多人會說, 保險公司正在回歸保障, 中國平安壽險的長期保障類產品占比已經很高, 而利差的影響越來越低。 正如今年開門紅產品下滑對保險行業的影響。 剔除這一部分影響, 不就可以了?但我要談的不僅僅如此。

二、代理人管道的意義

前文其實已談到, 保險產品原本就可以簡單很多, 而保險產品保障與投資的複合屬性, 大幅增加了保險產品的保費, 一方面大幅提升了代理人的人均效能, 另一方面, 產品的複雜性增加了代理人作為管道的必要性與價值。

也就是說, 保險產品的複雜性與代理人管道的價值是相輔相成的。 而一旦保險產品回歸保障, 變得簡單, 對代理人管道的影響將會多大?當然, 隨著居民對保障需求的增長與收入水準的提升, 對代理人人均效能也將形成支撐, 發達國家便是如此。 這是積極趨勢與消極趨勢同步發展的一個過程。 具體的影響, 至少我是難以量化的。

三、互聯網管道與AI的發展

說到這裡, 我們便不得不提到互聯網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對傳統保險銷售方式的影響。 互利網管道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作為可以變得簡單又相對同質化的產品, 互聯網是成本很低的一種方式, 而同時, 隨著我國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長,

代理人的收入也會越來越高, 代理人管道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互聯網管道的相對價值也會越來越高。

而對於相對複雜的產品, AI作為工具, 為客戶解答疑惑並量身訂做適合的保險產品, 對傳統保險代理人的替代性會越來越強。

四、保險巨頭的選擇

很多人會說, 科技是在發展, 但對於大的保險公司而言, 運用科技的能力會更強, 競爭優勢會更大。 如果你深刻體會過巴菲特對紡織工廠“科技創新”的感受, 就不會輕易這樣認為了。 我們來試著推演一下:

1、保險巨頭具有自己進行科技創新的能力, 可以大幅提升效率。

2、對於中小保險公司, 同樣存在外部的科技機構, 進行科技外包服務。

3、科技的效率越來越高, 也越來越廉價並普及。

4、如前文所說, 互聯網與AI等科技的運用, 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原有代理人管道的價值, 而現有保險巨頭的核心優勢之一在哪裡?代理人管道。

5、互聯網、AI、大資料技術的應用提升著行業整體效率, 但很可能致使現有行業巨頭逐步喪失原有的核心優勢。 使行業內的公司在銷售上趨近“同質化”。

6、同質化僅是部分影響, 他更是引來了真正的流量霸主:騰訊與阿裡。 不但與同行的競爭優勢趨弱, 與下游也開始進行著利潤的爭奪。

很顯然, 保險巨頭會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 如果一家製藥業巨頭發行一種可以包治百病的藥物, 他願意推向市場嗎?一個是產品的顛覆, 一個是管道或者說商業模式的變革。 巴菲特旗下的財險公司以低成本的直銷著稱, 而他的主要對手仍堅持採用原有的代理人模式,即便市場佔有率逐步降低,你認為這是為什麼?

科技是在創造價值,但一定創造利潤嗎?

五、科技的奇點

孫正義認為人工智慧的奇點很快到了,而人類普遍的線性思維模式對於奇點不具備很好的認知能力。很多人也看到了這頭“灰犀牛”,最近的一隻便是自動駕駛對車險的顛覆。大多人在看到侵犯自我利益的灰犀牛時都會潛意識地忽視甚至否認,以及找出各種理由來否認這一事實。不僅僅投資者有這樣的心態,保險公司內部同樣也有。那麼你認為,投入人工智慧與自動駕駛的成百上千億資金,都是傻子?

哪怕十年後來臨再慢慢普及,當市場真正預見到這一趨勢時,對公司價值的影響,也將是巨大的。

至於人均壽命的“奇點”,多少還有些科幻,就不扯那麼遠了!(作者:非完全進化體)

而他的主要對手仍堅持採用原有的代理人模式,即便市場佔有率逐步降低,你認為這是為什麼?

科技是在創造價值,但一定創造利潤嗎?

五、科技的奇點

孫正義認為人工智慧的奇點很快到了,而人類普遍的線性思維模式對於奇點不具備很好的認知能力。很多人也看到了這頭“灰犀牛”,最近的一隻便是自動駕駛對車險的顛覆。大多人在看到侵犯自我利益的灰犀牛時都會潛意識地忽視甚至否認,以及找出各種理由來否認這一事實。不僅僅投資者有這樣的心態,保險公司內部同樣也有。那麼你認為,投入人工智慧與自動駕駛的成百上千億資金,都是傻子?

哪怕十年後來臨再慢慢普及,當市場真正預見到這一趨勢時,對公司價值的影響,也將是巨大的。

至於人均壽命的“奇點”,多少還有些科幻,就不扯那麼遠了!(作者:非完全進化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