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大炮發聲不再談房價漲 機構看漲2018有沒有依據?

2018房價到底會不會上漲?目前國內多個城市變相放開限購, 是不是房價要漲的信號呢?近日, 任志強罕見發聲, 在被問及2018房價走勢問題時,

出乎意料的不再力挺房價, 而是頗有意味的說:“我現在不能再講房價會不會漲, 但我可以說, 貨幣一定是會貶值的。

有人會說, 貨幣貶值, 那就意味著還是要買房啊, 因為房子可以抵抗通脹。 在房價高速上漲的階段, 房價的增長率確實可以對抗通脹帶來的貨幣貶值。 但是注意前提是“房價高速上漲”。 現在回顧, 剛開始地產商業化的時候, 全國每個角落房價都在漲, 然後就是一些城市開始停漲, 甚至下跌;接下來就是有漲有跌, 偶有政策推動時的“瘋漲”, 之後則會帶來長久的沉寂。 這是經驗, 也是規律, 有漲有跌的市場才能持續健康的發展, 再有力的調控也無法超越這一規律。

目前來看, 2018房價要想上漲, 受擎於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居民部門金融杠杆不能加了;

在2015年4季度, 房貸利率只有4%出頭, 全國居民貸款一個月也就3000億左右, 但到了2017年4季度, 國債利率到了4%, 房貸利率在上浮之後, 已經超過了5%, 居民貸款一個月也超過了6000億。

熱情很高, 不是嗎?有人買還愁房價漲不上去?對,

如果有無休止的財富, 推動房價一直上漲不成問題;問題在於, 銀行能貸出來的錢是有限的, 6000億一個月已經是很高了, 可以說這樣下去讓銀行會面臨“無錢可貸”的局面, 不管一個經濟社會能承受多大杠杆, 但這個度總歸是有頭的;可以說2017年幾乎把杠杆加滿了, 收勢是必然的, 只是時間問題。

債務融資向股權融資轉變;

企業加杠杆, 國家加杠杆, 居民加杠杆, 這是過去十年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確實管用, 但不能長期靠刺激來推動經濟上漲, 還需要有經濟體內部持續的動力。 這個動力, 就是從債權到股權的變化。 這個變化很負責, 簡單說就是從“一錘子買賣”變成了“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 無論是阿裡騰訊等創新性企業不斷擴大股權融資培育的範圍, 還是在房地產業試行共有產權, 一句話, 未來遊戲規則一定會改變。 具體到房地產, 除了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 一系列政策上的創新與嘗試, 也可以看做“股權”的趨勢。 比如部分城市試點老舊社區改造不再以貨幣一次性補償為主導,

而是由國家、開發企業和業主共同承擔改造費用, 意味著每一個受益者都要出資參與建設過程, 從而降低房產開發建設過程的杠杆率;

房子不是用來炒的!

房住不炒, 有民心、有民生、有穩定, 多重意味在其中;而現在, 對於還想進入樓市撈一把的人, 就從字面上看吧!不炒!那你說開發商傻嗎?還在拿地蓋房子?人家那叫“投資”,這跟“炒作”,無論從字面上,還是從深層意義,都有天壤之別。可以說,炒作樓市的想像力在2017已經消耗殆盡,作為一個大的產業,但作為一個投資領域,如果還像過去一樣,買房人憑一己之力、以投機的心態去經營房子,那麼最後可能被經營的不是房子,而是投機者的財富人生吧!慎碰房、不跟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放眼界于四海,應該是未來投資必須要學習的投資理念和經驗。

本文原創,作者劉磊,福布斯金融理財師評審委員、遠見財訊特邀地產評論員,《房產投資煉金術》課程導師,多家媒體房地產專欄作者、作家,微信號劉磊房產評論。

就從字面上看吧!不炒!那你說開發商傻嗎?還在拿地蓋房子?人家那叫“投資”,這跟“炒作”,無論從字面上,還是從深層意義,都有天壤之別。可以說,炒作樓市的想像力在2017已經消耗殆盡,作為一個大的產業,但作為一個投資領域,如果還像過去一樣,買房人憑一己之力、以投機的心態去經營房子,那麼最後可能被經營的不是房子,而是投機者的財富人生吧!慎碰房、不跟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放眼界于四海,應該是未來投資必須要學習的投資理念和經驗。

本文原創,作者劉磊,福布斯金融理財師評審委員、遠見財訊特邀地產評論員,《房產投資煉金術》課程導師,多家媒體房地產專欄作者、作家,微信號劉磊房產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