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王羲之《二謝帖》的章法

談書法, 總是停留在技巧層面, 總感覺上不了檔次。 和品味、神彩、韻味之類的內容比, 技巧總是等而下之的。 然而, 有個方便之處, 技巧是容易說的, 容易操作的。 形而上的東西, 雖然高明, 但難於說清楚, 即使說出來, 也難於理解, 容易讓人有談玄說妙的感覺, 所以, 還是低下頭來, 談些低端的東西。

我看《二謝帖》, 有一種整行書寫節奏在裡面, 大體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觀察:

1、輕重, 用筆的力道不同, 有輕巧、有渾厚;

2、疏密, 因書寫節奏的不同, 字有遠有近, 造成章法上的疏密變化;

3、字重心的曲線變化, 在中心線上或偏向左、或偏向右, 有擺動。

為了方便觀察, 我們把每一行截下來看, 更清楚些。

我們在中間畫一道線, 看起來就比較清晰了。 基本上面偏向左,

下麵偏向右。 這有可能是由於書寫狀態造成的, 古人左手拿著紙卷, 右手書寫, 自然生理狀態, 容易向右偏斜, 就像我們寫筆劃時, 寫捺比寫撇要順暢些。 最後兩個字已經在中心線右面很多了, 這就自然造成了一種章法上的變化, 如果把中心點連起來, 是一條曲線, 變得活潑了。

第一行有兩個地方, 字挨的比較近:“比面”、“良不”, 章法上, 這兩個比較緊密的地方, 打破章法上的平均, 不至於死板, 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

這一行, 分為三組節奏, 如圖所示, “靜”是一個節奏, “羲之女”是一個節奏, “愛再拜”是一個節奏,

這造成了整行中間有兩個比較大的空間, 如圖所示。

“想邰?兒”一行,前三字分佈比較均勻,“悉佳”較近,並且有重心的偏移。“前”比較孤立,“患者善”輕巧,分佈比較近。從疏密上,也有節奏感。“所送”一行,“當試”二字較近,整行上輕下重,重心也有偏移。

需要說明的是,經典作品是在無意間形成的,是一種“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狀態,我們只是努力從中尋覓出一些消息,做些總結和分析,希望對我們的創作有所幫助,我們創作時能否用這些技巧、用的是否合適,還有賴於大量的磨合、實踐。

“想邰?兒”一行,前三字分佈比較均勻,“悉佳”較近,並且有重心的偏移。“前”比較孤立,“患者善”輕巧,分佈比較近。從疏密上,也有節奏感。“所送”一行,“當試”二字較近,整行上輕下重,重心也有偏移。

需要說明的是,經典作品是在無意間形成的,是一種“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狀態,我們只是努力從中尋覓出一些消息,做些總結和分析,希望對我們的創作有所幫助,我們創作時能否用這些技巧、用的是否合適,還有賴於大量的磨合、實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