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奇正指數”來了

“奇正指數”今日上漲1.81%

累積漲幅+1.81%

上證指數八連陽, 但大家都看得出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更不要說最近幾天個股其實都是跌多漲少,

靚麗的指數背後, 各人帳戶到底如何變化, 冷暖自知。

不過就像我總說的, 炒股是個長期性的事, 短時間的漲跌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你對中長期趨勢的判斷與把握。 之前我說過我會編一個新的指數, 不同于之前的彩虹指數和金秋指數是在特定行情下被動產生, 這個新指數是我主動選出的, 代表的是我對今年行情的判斷, 至於最終能否把握的住, 就要時間來檢驗了。

所謂“奇正”, 來自于《孫子兵法·勢篇》, 原文為“凡戰者, 以正合, 以奇勝”。 對這句話有好幾種解釋, 我這裡也不是搞古文科普, 就不詳細說了, 大家不妨理解為打仗追求的就是在正面戰場用實力碾壓, 然後投入預備隊擴大戰果。

我對2018的展望也類似, 選擇一個確定性最大的板塊確保能跟上市場,

是為正;再選擇一個有潛力的板塊希望能獲得超額收益, 是為奇。

正比較好選, 大家看過我昨天的文章應該已經知道了, 就是醫藥。 我選了5個標的, 具體篩選的理由昨天都寫了, 這裡只列名單:複星醫藥、恒瑞醫藥、智飛生物、信立泰、華海藥業。

奇就略微糾結一點, 首先不能選那些明晃晃的白馬板塊了, 比如白酒, 比如家電, 無論這些板塊今年是漲是跌, 肯定是沒有超額收益可言的, 最多賺點業績增長的錢, 萬一業績有點什麼閃失, 反而要承擔殺估值的風險, 到時候搞個“大衛斯雙殺”可不是鬧著玩的。

而超額收益一般都是來自於“大衛斯按兩下”, 也就是業績和估值同步上升, 比如一檔股票現價30塊,

市盈率30倍, 預計增長20%, 正常情況就是年底變36塊, 但實際業績增長了50%, 市場給予它40倍估值, 股價漲到了50塊。

目前市場上有可能會出現“大衛斯按兩下”的板塊, 找來找去也就是傳媒了。 去年年末的時候有個段子, 說是券商傳媒行業研究員去給買方做路演, 談到行業優勢的時候說:我們最大的優勢, 就是已經連續兩年穩居A股全板塊倒數第一。

這個段子表面上看是諷刺傳媒板塊現在垃圾的要死, 完全沒有任何亮點可言, 不過呢, 爛到極致當然不是什麼好事, 但也意味著否極泰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我們之前說過, 連續兩年大幅跑輸上證指數的板塊, 第三年很可能出現反轉, 目前來看, 傳媒行業是具備了一定鹹魚翻身的可能性。

我在之前的“下周策略”欄目裡詳細分析過傳媒股的情況, 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這裡也還是列出名單:分眾傳媒、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完美世界、掌趣科技。 1只廣告、2只影視、2只遊戲, 算是我看好的三個細分行業, 至於另外的比如院線、出版之類, 我覺得基本是沒什麼希望的。

指數編制的規則和以前一樣, 10檔股票等權, 每週公佈一次吧, 這個算是中長期指數, 每天盯著也沒什麼意思, 就讓時間來檢驗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