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看看西方人眼裡的孔子,看到最後很生氣

老麥侃歷史, 平民角度聊歷史, 喜歡的可以關注。

1993年漢堡發現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論語》英譯本。 這大概是僅有的一本最早的孔子著作英譯本。 這個英譯本是從法譯本轉譯過來的。 法譯本又是從拉丁文譯本轉譯過來的。 該書的前言中說:“這位哲學家(孔子)的道德是無限輝煌的。 ”

 最早把儒學介紹給西方人的是明清時期來華的傳教士。 這些傳教士把“孔夫子”譯成拉丁文“Confucius”。 這個詞在西方一直沿用至今。 一位名叫利瑪竇的傳教士在中國生活了27年, 是他將《論語》翻譯成了拉丁文, 並於1687年在法國巴黎出版, 由此可見,

孔子思想在西方流傳至少已有300年的歷史。

孔子

 今天, 絕大部分西方人對孔子尊敬有加在。 孔子是對人類文明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三個偉人之一。 流傳下來的《論語》是由孔子的學生在他去世後撰寫的;記錄古希臘蘇格拉底思想的《辯白》是由他的學生柏拉圖在他被處死以後撰寫的;描述耶穌言行的《福音書》也是由他的門徒在他被釘上十字架後幾十年裡完成的。

蘇格拉底

當羅馬傳教士來到中國, 看到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的時候, 他們震驚了, 因為耶穌也曾說過:“你們想讓別人怎麼對待自己,

就應該怎麼對待別人。 ”但是, 耶穌比孔子要晚整整5個世紀!正因為如此, 西方人對孔子更是尊敬有加。 這兩句名言在西方也都被稱為“黃金律”。

耶穌

雖然孔子不是宗教創始人, 但國外卻常把孔子與耶穌、穆罕默德以及釋迦牟尼相提並論。 西方不少儒學學者也往往從基督教文化的角度研究孔子。

他們認同或欣賞儒家價值, 致力於儒學及其現代意義的研究, 但他們都信仰基督教, 有的當過基督教傳教士, 有的是身居要位的神學家, 有的還是宗教界有著廣泛影響和特殊地位的學者。

現在不少西方學者和經濟學家, 在研究孔子的“中庸之道”如何應用到現代管理中。 有人認為, 從複雜變化的情勢中尋求合理的解決辦法, 就是“中庸”。 日本人竹添光鴻把中庸解釋為“合情、合理、合法”, 即“中道管理”, 也就是“合理化管理”。 有人用M理論來代表中國人的管理之道。 M是“人”(man)“中庸”(medium)與“管理”(management)的字首。 從字形看來, 它左右均衡, 切合“中”的特性。 英文26個字母中, M也正好居中, 也正合“中庸之道”。

當然在西方也有不少學者對儒學持批評態度。 楊振寧就認為, 儒家“長幼有序”“謙虛是美德”等思想, 妨礙了培養年輕人進取向上的精神, 也就影響了亞洲社會發展的速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