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本周前瞻!

上週末證監會很忙, 核發IPO批文依舊是3家, 籌資額升至62億, 同時宣佈本周審核過會提速至13家;另外, 滬深兩大交易所分別發佈減持新股實施細則的答投資者問,

對一系列減持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明確, 其中有11種情況全部或部分被明確適用減持新規, 另有幾種情況明確不適用減持新規。

有朋友對於募資額度和過會提速表示擔憂, 認為是終結11連陽的信號。 我認為兩者之間沒有必然關聯, 聯想到證監會週末對一系列內幕交易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以上舉動可以看做是監管引導市場良性運轉的行為。 雖然過會數確實加快, 但過會率大家也有目共睹, 在嚴把審核標準關的背景下, 化解IPO堰塞湖起作用的是過會率。 另外, 1月份是本年度解禁高峰, 解禁之後就存在減持的壓力, 交易所進一步明確減持細則, 實際上也是應對潛在壓力的補漏之舉。

所以上述消息對市場影響是正面的,

倒是有一組資料更值得朋友們關注!央行資料, 中國12月M2貨幣供應同比增8.2%, 增速創歷史新低, 前值9.1%。 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844億元人民幣, 創2016年4月以來最低, 前值11200億元人民幣。 海通薑超認為:去年12月貨幣增速降至8.2%, 社融和信貸也大幅下滑, 預測2018年的社融增速或進一步降低至10%, 經濟下行壓力將顯著增大, 而貨幣政策有望向中性回歸。

可能以上資料和觀點會對市場信心造成影響, 不過長期看, 我認為情況並沒有預判的那麼壞!

第一, 沒有更多資料佐證經濟下行壓力增大, 而且一次資料也無法全面客觀;

第二, 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 M2增速下滑並非是被動性的;

第三, 近期銀監、證監的委託貸款新規不斷出臺,

直指資金通道業務和空轉套利行為, 恰好說明監管重點是放在資金流向上, 最終目的是引導資金脫虛向實, 結合以上資料, 真正影響最大的是金融地產而非實體, 融資難, 融資貴這類以往小微企業頭痛的問題今後會在房地產企業中大量存在。

所以, 拋開金融地產對整體經濟資料的拖累, 結構轉型升級體現的不是壓力反而是健康的經濟環境!

操作上, 滬指罕見的收十一連陽, 在A股歷史上, 上次十一連陽已是2006年6月份, 但這次指數狀況、市場結構、投資方式已發生很大不同。 另外, 創業板近期連續低迷, 或多或少會影響大盤走勢。 所以, 短期維持上週五觀點, 本周指數調整概率加大, 但調整也不可怕, 之後反而是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