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暖心回歸!留學生們都樂瘋了!

《舌尖上的中國》

不僅僅是一部吃貨專屬紀錄片

更是一幅中華美食與中國人的百態圖

身在海外的我們

興奮之餘, 是感慨傷懷

1月12日下午, 中央電視臺在北京舉辦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新聞發佈會, 宣佈“舌尖三”將在2018春節期間暖心回歸。

這部實打實的開年巨獻, 想必將延續《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吃貨專屬紀錄片”的優良傳統, 一點點繪製華夏大地的美食地圖, 探究歷史演化過程中中華飲食文化的流變, 講述“美食”與“人”背後的溫情故事。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是1990年以來中國收視率最高的紀錄片, 對拉動美食行業經濟增長功不可沒。 “舌尖”前兩季所提及的各路美食紛紛登上淘寶熱搜, 其中雲南諾鄧火腿成交量五天翻了十幾番。

有了前兩季的好底子, 第三季先導片播出後, 網友們幾乎一邊倒的正面評價, 紛紛表示無比期待, 可能最大的槽點, 也不過是旁邊聲音太像潘粵明、希望還是能由前兩季的李立宏老師擔任解說而已。

“在美食中嘗百味人生, 在影像裡品味道中國”——鮮豔明亮的色彩、琳琅滿目食材, 這段“有味道的視頻”, 即使只有短短的一分鐘, 也能令人不禁垂涎欲滴、心跳加速。

2012年,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在央視一套首播。 “舌尖”的創始團隊受到“慢食運動”的啟發, 致力於“拍攝承載中國人精神的食物”, 通過普通人的家常菜來透視每一口飯菜背後的那個人和那段故事。

《舌尖上的中國》前兩部在國內大紅大紫, 網路點擊量數千萬次。 在油管(YouTube)上, “舌尖”也是引來眾多海外網友圍觀。

評論區裡, 有老外無比驚訝地表示受到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的震撼;有留學生沾沾自喜地講著自己是怎麼通過做飯引得外國鄰居垂涎三尺、從而俘獲一票人心;有吃瓜群眾果斷給視頻“點踩”, 原因是饞又吃不到、果斷氣死了。 。 。

但更多的, 是海外華人說思鄉, 說這一集紀錄片, 怎樣讓人淚流滿面。

幾年前,我背起行囊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成為百上千萬散落四海的華人遊子中渺小的一員。初來乍到,經常有國內的朋友問我,美國飯好不好吃啊、在美國吃的習慣嘛。這其實很難回答。

有些不曾走出國門的人對美國飲食的印象就是經典的薯條、漢堡、熱狗、炸雞和披薩,這也許是對於文化極其多元、各類飲食流派百花齊放的美國最片面的理解和揣測了(當然,個別完全沒有diversity的大農村地區除外)。

網友吐槽《舌尖上的田納西》,全劇終

在曼哈頓的街頭漫步,可能不出同一個街區,就能嘗遍各地美食——那家放著Despacito的墨西哥餐廳,也許左邊傳來的是動次打次的“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思密達”,右邊則是讓人聽著就想搖屁股的“Hakuna Matata”。

我走馬觀花遊歷美國各大城市,頗有一種“古有神農嘗百草”的感覺。雖然也屢屢“踩雷”——比如來了好幾年,還是咽不下去那臭襪子一般的藍紋芝士(Blue Cheese),但也的確曾因多汁的德州烤豬扒、肥美的緬因龍蝦、濃郁的費城芝士牛肉三明治而流連忘返。

《舌尖上的德克薩斯》,全劇終

可是錢花了,Yelp簽到了,自拍照了,朋友圈發了,卻總覺得這味蕾衝擊終究走不了心,總覺得口中食物的再美味,也抵不住心裡的五味雜陳。

最想念的,還是地道的家鄉菜,還是媽媽熬的一碗清淡的小米粥。

《舌尖上的新墨西哥》,全劇終

隨著海外華人不斷增多,“中華料理”早已開到了外國的大街小巷。

以美國來說,中餐最早是由被廣東臺山地區的中國移民帶到美國的,在西部淘金熱時期從加州“登陸”。“美式中餐”在歷史的進程中經過不斷的演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紅遍美國。現在,好像再偏遠的鎮上都能有個Beijing Garden或者Dragon Chinese Food。

最著名的“熊貓快線”

美國中餐館裡,“左宗雞、四川牛、湖南牛、木須系列、水煮系列、宮保系列”名揚萬里。美國人對一套醬汁換豬牛羊雞一樣配料就能變出四道菜的伎倆,絲毫不挑剔,猶如《生活大爆炸》裡“謝耳朵”一般對美式中餐的愛不釋手。

美式中餐靠口味在海外圈粉無數。

“酸甜雞”

可是,暫且不說還是有很多老外提到中餐就是吃貓吃狗吃鯊魚、其他不符合西方人飲食“文明道德”觀的亞洲食物八成都要由中國人和中國菜來背鍋,絕大多數在海外的中餐廳,還是難逃被和低端劃等號的命運。

中餐在海外往往受到的歧視,往往與地溝油蘇丹紅三聚氰胺無關,更多的是因為做中餐的人的生活狀態。

曾經有一段美國青年拍攝的惡搞視頻走紅臉書(Facebook)。視頻裡,幾個白人小夥在訂餐高峰期同時撥通了兩個中餐館的電話號碼。

兩名英語並不嫺熟的中餐店老闆顯然搞不清楚情況,從互相禮貌地詢問對方要點什麼,到用支離破碎的英語對吼“我沒打給你,你先打給我的,你到底要不要點菜?!”,而幾個白人小夥線上下笑得不能自理。

視頻的標題,正是其中一個中餐店老闆說的一句語法錯誤的話“I no call you lol”(“我沒打給你”,後面加上上傳者幸災樂禍地笑)。

視頻登上熱門後,有人評論說,你們這樣胡鬧是歧視華人!

你猜怎麼著,更多的人說的是“好啦你不要政治敏感,這只是年輕的孩子們開個玩笑而已”,甚至有姓名像是華裔的用戶,說“中餐館就是這麼差的,我都不稀罕去吃”。

誠然,飲食作為文化的一個重要體現層面,不是一朵花、采下來插到另外一片土壤就能生根發芽結出果實,文化的交融和演變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我不反對中餐美國化,甚至為它在美國的成功拍手叫好。

可是,令人擔憂的是中華文化在海外變化的矯枉過正所帶來的華人心態上的波瀾起伏。自己人瞧不上自己人,就離忘“根”不遠了。多少老一代移民上了車把車門緊鎖,和新一代移民劃清界限。殊不知,越是把自己圈子框死了,越是走不出去。

“左宗雞”為代表的美式中餐在美國人心裡根深蒂固,來了新的正宗流派,太多人可能傻傻分不清楚,不願意、甚至不屑去嘗試,導致我們的文化推廣開展不下去。

雖說我們生活在海外,不是為了讓外國人覺得我們怎樣怎樣,但有幾個人不是這麼愛面子、不是這麼自私地希望別人說自己家好?

每次吃完結帳時,服務員總會送上一種叫幸運簽語餅(Fortune cookie)的小零食,外形很象小元寶。我曾經和一位美國朋友說,幸運簽語餅根本不是正宗的中國東西,我來美國之前壓根沒見過。他一拍腦門:“What? My whole life is a lie”(我的整個人僧就是個大謊言啊)!

捏碎簽語餅,裡面有張小字條,有時候是教中文字和單詞,有時候是祝福,有時候則是一句所謂人生哲理金句,雖然字條上面的中文往往十分蹩腳,但也確實可以給人帶來額外的驚喜和慰藉。

學生時代的我有一次在紐約市唐人街附近一所中英雙語幼稚園觀摩,幼稚園班上八成是中國移民的孩子,老師是香港人。每天第二節課後,老師會發福餅作為課間零食,孩子們則跟著簽語餅裡面的字條學習中文;中文識字能力差一些的孩子則讓我幫他們讀。

想到他們只能在美國人給他們打造的大環境下,通過簽語餅這種美國製造的中國幻象來窺探中國文化的一隅,我感慨;但看到他們興致衝衝地渴求著擁抱祖國的文字和文化,我欣慰。

我像他們那麼大的時候,肯德基、麥當勞剛剛登陸中國不久。每年過生日,最期待的就是拉上一群小夥伴到麥當勞吃十幾塊錢一個的“天價漢堡”,又壕氣、又洋氣。如今,麥當勞改名金拱門,價格相對不再那麼任性,菜單也做了本土化。這些洋速食向我們靠攏,也黯然揭示了世界格局的變化。

油管上的美食博主The Food Ranger帶著各位看客走遍中國大街小巷尋找美食,讓成百上千的海外網友見識了最地道最正宗的中餐面貌,許多人大呼“我要去中國”!

現在,《舌尖上的中國》不再需要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來幫我們推廣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之所以讓我們格外期待,是因為它通過介紹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而近觀中華飲食文化之博大精深。它透視全球視野下中華美食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傳遞的文化自信一定令人震撼。

它能告訴世界,中華飲食是美的、有故事的,它不只是默默無聞的二代移民炒出來的廉價速食盒裡的高油和高鹽,而是中國人一種獨特的審美味覺和生活價值觀。

身在海外的我們,為它而感到驕傲自豪,也因它勾起濃濃的鄉愁和懷舊。

幾十塊錢就夠喝兩口的高級濃湯,永遠也不是住“筒子樓”的時候在長長的走廊裡煤氣灶上架著鐵質奶鍋熬出的三元牛奶;鬆軟可口的法式蛋糕,永遠也不是小巷裡老伯掀起鍋蓋就騰起一臉霧氣的帶著淡淡堿味的白麵饅頭。。。

在“舌尖”第一季《時間的味道》一集裡,一位香港大澳的老奶奶在老伴過世後依然堅持製作著以前與丈夫共同做了幾十年的蝦醬。對老奶奶來說,蝦醬已經不是簡單的食物,而是她生活和情感的寄託。

《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能讓身在海外的我們口水與眼淚齊流,也許是因為,走到哪裡,故土都是我們心中最柔軟最晶瑩的部分,華夏兒女融入血脈的印記,是對地道家鄉菜的執著;

也許是因為,我們一面看著電視畫面想像著鮮香的蝦醬而興奮不已,一面回憶起不知為何選擇離開了一起做蝦醬的人們而感慨傷懷。

身在海外的遊子,上揚著的嘴角,是為了掩飾濕潤的眼眶。

幾年前,我背起行囊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成為百上千萬散落四海的華人遊子中渺小的一員。初來乍到,經常有國內的朋友問我,美國飯好不好吃啊、在美國吃的習慣嘛。這其實很難回答。

有些不曾走出國門的人對美國飲食的印象就是經典的薯條、漢堡、熱狗、炸雞和披薩,這也許是對於文化極其多元、各類飲食流派百花齊放的美國最片面的理解和揣測了(當然,個別完全沒有diversity的大農村地區除外)。

網友吐槽《舌尖上的田納西》,全劇終

在曼哈頓的街頭漫步,可能不出同一個街區,就能嘗遍各地美食——那家放著Despacito的墨西哥餐廳,也許左邊傳來的是動次打次的“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思密達”,右邊則是讓人聽著就想搖屁股的“Hakuna Matata”。

我走馬觀花遊歷美國各大城市,頗有一種“古有神農嘗百草”的感覺。雖然也屢屢“踩雷”——比如來了好幾年,還是咽不下去那臭襪子一般的藍紋芝士(Blue Cheese),但也的確曾因多汁的德州烤豬扒、肥美的緬因龍蝦、濃郁的費城芝士牛肉三明治而流連忘返。

《舌尖上的德克薩斯》,全劇終

可是錢花了,Yelp簽到了,自拍照了,朋友圈發了,卻總覺得這味蕾衝擊終究走不了心,總覺得口中食物的再美味,也抵不住心裡的五味雜陳。

最想念的,還是地道的家鄉菜,還是媽媽熬的一碗清淡的小米粥。

《舌尖上的新墨西哥》,全劇終

隨著海外華人不斷增多,“中華料理”早已開到了外國的大街小巷。

以美國來說,中餐最早是由被廣東臺山地區的中國移民帶到美國的,在西部淘金熱時期從加州“登陸”。“美式中餐”在歷史的進程中經過不斷的演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紅遍美國。現在,好像再偏遠的鎮上都能有個Beijing Garden或者Dragon Chinese Food。

最著名的“熊貓快線”

美國中餐館裡,“左宗雞、四川牛、湖南牛、木須系列、水煮系列、宮保系列”名揚萬里。美國人對一套醬汁換豬牛羊雞一樣配料就能變出四道菜的伎倆,絲毫不挑剔,猶如《生活大爆炸》裡“謝耳朵”一般對美式中餐的愛不釋手。

美式中餐靠口味在海外圈粉無數。

“酸甜雞”

可是,暫且不說還是有很多老外提到中餐就是吃貓吃狗吃鯊魚、其他不符合西方人飲食“文明道德”觀的亞洲食物八成都要由中國人和中國菜來背鍋,絕大多數在海外的中餐廳,還是難逃被和低端劃等號的命運。

中餐在海外往往受到的歧視,往往與地溝油蘇丹紅三聚氰胺無關,更多的是因為做中餐的人的生活狀態。

曾經有一段美國青年拍攝的惡搞視頻走紅臉書(Facebook)。視頻裡,幾個白人小夥在訂餐高峰期同時撥通了兩個中餐館的電話號碼。

兩名英語並不嫺熟的中餐店老闆顯然搞不清楚情況,從互相禮貌地詢問對方要點什麼,到用支離破碎的英語對吼“我沒打給你,你先打給我的,你到底要不要點菜?!”,而幾個白人小夥線上下笑得不能自理。

視頻的標題,正是其中一個中餐店老闆說的一句語法錯誤的話“I no call you lol”(“我沒打給你”,後面加上上傳者幸災樂禍地笑)。

視頻登上熱門後,有人評論說,你們這樣胡鬧是歧視華人!

你猜怎麼著,更多的人說的是“好啦你不要政治敏感,這只是年輕的孩子們開個玩笑而已”,甚至有姓名像是華裔的用戶,說“中餐館就是這麼差的,我都不稀罕去吃”。

誠然,飲食作為文化的一個重要體現層面,不是一朵花、采下來插到另外一片土壤就能生根發芽結出果實,文化的交融和演變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我不反對中餐美國化,甚至為它在美國的成功拍手叫好。

可是,令人擔憂的是中華文化在海外變化的矯枉過正所帶來的華人心態上的波瀾起伏。自己人瞧不上自己人,就離忘“根”不遠了。多少老一代移民上了車把車門緊鎖,和新一代移民劃清界限。殊不知,越是把自己圈子框死了,越是走不出去。

“左宗雞”為代表的美式中餐在美國人心裡根深蒂固,來了新的正宗流派,太多人可能傻傻分不清楚,不願意、甚至不屑去嘗試,導致我們的文化推廣開展不下去。

雖說我們生活在海外,不是為了讓外國人覺得我們怎樣怎樣,但有幾個人不是這麼愛面子、不是這麼自私地希望別人說自己家好?

每次吃完結帳時,服務員總會送上一種叫幸運簽語餅(Fortune cookie)的小零食,外形很象小元寶。我曾經和一位美國朋友說,幸運簽語餅根本不是正宗的中國東西,我來美國之前壓根沒見過。他一拍腦門:“What? My whole life is a lie”(我的整個人僧就是個大謊言啊)!

捏碎簽語餅,裡面有張小字條,有時候是教中文字和單詞,有時候是祝福,有時候則是一句所謂人生哲理金句,雖然字條上面的中文往往十分蹩腳,但也確實可以給人帶來額外的驚喜和慰藉。

學生時代的我有一次在紐約市唐人街附近一所中英雙語幼稚園觀摩,幼稚園班上八成是中國移民的孩子,老師是香港人。每天第二節課後,老師會發福餅作為課間零食,孩子們則跟著簽語餅裡面的字條學習中文;中文識字能力差一些的孩子則讓我幫他們讀。

想到他們只能在美國人給他們打造的大環境下,通過簽語餅這種美國製造的中國幻象來窺探中國文化的一隅,我感慨;但看到他們興致衝衝地渴求著擁抱祖國的文字和文化,我欣慰。

我像他們那麼大的時候,肯德基、麥當勞剛剛登陸中國不久。每年過生日,最期待的就是拉上一群小夥伴到麥當勞吃十幾塊錢一個的“天價漢堡”,又壕氣、又洋氣。如今,麥當勞改名金拱門,價格相對不再那麼任性,菜單也做了本土化。這些洋速食向我們靠攏,也黯然揭示了世界格局的變化。

油管上的美食博主The Food Ranger帶著各位看客走遍中國大街小巷尋找美食,讓成百上千的海外網友見識了最地道最正宗的中餐面貌,許多人大呼“我要去中國”!

現在,《舌尖上的中國》不再需要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來幫我們推廣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之所以讓我們格外期待,是因為它通過介紹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而近觀中華飲食文化之博大精深。它透視全球視野下中華美食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傳遞的文化自信一定令人震撼。

它能告訴世界,中華飲食是美的、有故事的,它不只是默默無聞的二代移民炒出來的廉價速食盒裡的高油和高鹽,而是中國人一種獨特的審美味覺和生活價值觀。

身在海外的我們,為它而感到驕傲自豪,也因它勾起濃濃的鄉愁和懷舊。

幾十塊錢就夠喝兩口的高級濃湯,永遠也不是住“筒子樓”的時候在長長的走廊裡煤氣灶上架著鐵質奶鍋熬出的三元牛奶;鬆軟可口的法式蛋糕,永遠也不是小巷裡老伯掀起鍋蓋就騰起一臉霧氣的帶著淡淡堿味的白麵饅頭。。。

在“舌尖”第一季《時間的味道》一集裡,一位香港大澳的老奶奶在老伴過世後依然堅持製作著以前與丈夫共同做了幾十年的蝦醬。對老奶奶來說,蝦醬已經不是簡單的食物,而是她生活和情感的寄託。

《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能讓身在海外的我們口水與眼淚齊流,也許是因為,走到哪裡,故土都是我們心中最柔軟最晶瑩的部分,華夏兒女融入血脈的印記,是對地道家鄉菜的執著;

也許是因為,我們一面看著電視畫面想像著鮮香的蝦醬而興奮不已,一面回憶起不知為何選擇離開了一起做蝦醬的人們而感慨傷懷。

身在海外的遊子,上揚著的嘴角,是為了掩飾濕潤的眼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