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常給孩子按按身體的這4個部位,吃飯香長得高,想生病都難!

脾胃為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孩子成長所需要的能量, 多數都來自於脾胃所運化的水穀精微物質。

最好、最自然調理孩子脾胃的方法, 除了食補, 就是推拿了。 在民間, 有“小兒推拿治百病”的說法。 但是, 在為寶寶進行推拿之前要先學習正確的推拿手法, 這樣才不會由於方法錯誤而傷害到孩子的健康, 分享4種日常保健的中醫小兒推拿手法教給家長們。

推上三關

位置:位於前臂內側拇指一面。

手法:從手腕橫紋推到上手肘橫紋, 每次可以推拿100-300次。

功效:推上三關具有培補元氣, 補氣散寒的作用。

孩子日常推推上三關能壯脾胃, 感冒發燒時, 推推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門診中, 我曾遇到一個發熱的患兒, 家長急得不得了, 我當時給孩子推三關150遍後, 孩子的身體就微微發汗, 原本煩躁不安的小寶寶竟然很快睡著了。

這是什麼原理呢?其實這就是“推上三關”的功效。

在中醫臨床應用上, 推上三關能益氣行血, 溫陽散寒, 發汗解表, 主治一切虛寒病症。

中醫上講, 小兒為“純陽之體”, 小孩子體內本身就有熱。 只要稍一受寒, 就會引起風寒感冒而發燒。 這在民間被老百姓形象地稱為“寒包火”或者“寒包熱”。

這時候只要推推孩子的上三關, 讓孩子發汗解表, 既可以把體表的寒邪驅趕出去, 也可以讓體內多餘的熱量散發出來, 從而起到退燒的作用。

摩腹

位置:整個腹部。

手法:用掌根按住腹部下沉1-2釐米, 順時針揉腹3分鐘, 逆時針揉腹3分鐘。

功效:摩腹可以促進脾胃的運化, 有健脾和胃、理氣消食的作用。

中醫認為, 人體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 陰陽氣血之發源”。 經常揉腹可通和上下、去舊生新、充實五臟。 在古代就有“腹宜常摩, 可去百病”之說。

摩腹對脾胃更是大有益處:經常摩腹可使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更活躍, 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並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

不過, 摩腹也有講究的:

順時針摩腹為瀉法, 能消食導滯通便,

用於便秘、腹脹、厭食等。

逆時針摩腹為補法, 能健脾止瀉, 用於脾虛瀉、虛寒瀉等。

捏脊

位置:背部的正中線, 頸部到骶尾骨的連線上。

手法:讓孩子安靜地趴在床上, 家長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孩子後背的皮膚, 由下向上沿著脊柱兩側, 一邊把皮膚捏起, 一邊向上推。

每捏三下將脊背提一下, 即為捏三提一法。 一般要捏3~5遍。 捏脊推薦在早晨起床後或晚上臨睡前進行。

功效:捏脊具有調暢氣機, 疏通經絡, 調理臟腑的功能, 也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捏脊”幾乎是小兒推拿中家長運用最多的手法。 有些孩子脾胃薄弱, 又不知道饑飽, 如果吃了過多高能量的食物, 如油炸食物、甜膩食物、高蛋白食物, 會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響脾胃功能, 形成積滯、厭食;消化不良還可能引起腹瀉;其他感染性腹瀉會遷延變為脾胃虛弱。 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療法來治療。

不過, 有的家長盲目的覺得“捏脊”就得捏得越多越好, 每日給孩子捏上十幾二十遍, 而且早上捏完, 晚上還繼續捏, 這樣長期堅持的話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我遇到過這樣一個媽媽,她的孩子長期嚴重盜汗、便秘,經常扁桃體發炎上火,而且因為盜汗嚴重又經常感冒。諮詢時我不經意問到平時有沒有經常給孩子捏脊,結果她說堅持給孩子捏脊差不多兩年了,幾乎天天捏,冬天也沒停過!

媽媽非常不解地問書上不都說捏脊可以增強抵抗力嗎?可為什麼我天天給孩子捏身體反而越來越差呢?

就是因為這位媽媽太追崇捏脊的保健效果,長時間的給孩子過度的捏脊,引發了孩子身體的不適。所以,我提醒家長朋友們:“捏脊”雖好,但每日不可多捏,一般3~5遍就可以,多捏無益。

按揉湧泉穴

位置:位於腳底第二、三趾縫跟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後三分之二交界點處,也就是我們把腳彎曲下來,凹陷的那個位置就是湧泉穴。

手法:用拇指指端稍用力按揉,一般湧泉穴按揉30~50次。

功效:按揉湧泉穴具有補腎壯骨,納氣填精的作用。

湧泉穴也稱“長個穴”,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說過湧泉穴的功效:"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

湧泉穴是腎的反射區,人體的能量都是從這個地方湧出來的。家長經常給孩子搓一搓湧泉穴,體內的火、毒就都排出來了,身體機能會比較健康。

我遇到過這樣一個媽媽,她的孩子長期嚴重盜汗、便秘,經常扁桃體發炎上火,而且因為盜汗嚴重又經常感冒。諮詢時我不經意問到平時有沒有經常給孩子捏脊,結果她說堅持給孩子捏脊差不多兩年了,幾乎天天捏,冬天也沒停過!

媽媽非常不解地問書上不都說捏脊可以增強抵抗力嗎?可為什麼我天天給孩子捏身體反而越來越差呢?

就是因為這位媽媽太追崇捏脊的保健效果,長時間的給孩子過度的捏脊,引發了孩子身體的不適。所以,我提醒家長朋友們:“捏脊”雖好,但每日不可多捏,一般3~5遍就可以,多捏無益。

按揉湧泉穴

位置:位於腳底第二、三趾縫跟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後三分之二交界點處,也就是我們把腳彎曲下來,凹陷的那個位置就是湧泉穴。

手法:用拇指指端稍用力按揉,一般湧泉穴按揉30~50次。

功效:按揉湧泉穴具有補腎壯骨,納氣填精的作用。

湧泉穴也稱“長個穴”,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說過湧泉穴的功效:"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

湧泉穴是腎的反射區,人體的能量都是從這個地方湧出來的。家長經常給孩子搓一搓湧泉穴,體內的火、毒就都排出來了,身體機能會比較健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