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山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6000億元大關 全省民生支出占比升至79%

剛剛過去的2017年,山東財政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民生的福祉進一步得到改善,企業的稅費負擔不斷減輕。 在1月12日召開的全省財政工作會議上,省財政廳廳長劉興雲公佈了諸多好消息。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6.6%

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6000億元大關,達到6099億元,同口徑增長6.6%。 剔除我省出臺減費降負政策、化工行業整治、重點行業去產能等不可比因素後,增長8.5%。

其中稅收收入完成4419億元,增長9.1%;稅收占比達到72.5%,提高0.6個百分點,濟南、日照2市的稅收比重超過80%。

支出管理全面加強,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突破9000億元,達到9258億元,增長5.2%。

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三公”經費、會議費等一般性支出得到較好控制,經濟發展和民生方面支出明顯增加。

支出進度進一步加快,去年前11個月全省支出完成預算的94.4%,超過時間進度2.7個百分點。 去年中央下達我省各類轉移支付2054億元,比上年增加145億元,有效緩解了地方財政收支矛盾。

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 清理規範涉企收費

我省各級始終把減輕企業稅費負擔,作為推進“放管服”改革、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的重要舉措。

積極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 在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的基礎上,簡並增值稅稅率,放大減稅效應。 嚴格執行對月銷售額(營業額)3萬元及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將享受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至75%。

初步統計,通過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去年全省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約728億元。

大力清理規範涉企收費。 去年我省先後取消、停征、減征63項中央和省級立項的政府性收費,並在深入開展涉企收費專項調查的基礎上,牽頭制定出臺全面清理規範涉企收費的20條政策措施,對政府性收費實行常態化公示,建立起減費降負長效機制。

據統計,僅落實新出臺的減費政策,每年就可為企業和社會減負140多億元,得到國務院督查組充分肯定。

民生支出達7319億元

去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中用於民生方面的支出達到7319億元,民生支出占比上升到79%。

具體工作中,注重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各項民生政策得到較好落實。

在脫貧攻堅方面,省財政落實專項扶貧資金22億元,比上年增長近30%。 其他各項涉農專項資金,除據實結算的普惠性資金外,也一律按不低於20%的比例用於扶貧。

據快報統計,去年全省財政投入扶貧開發資金157.6億元。 加快推進黃河灘區居民脫貧遷建,多方籌措遷建資金,並對有關稅費能免則免、能補則補,最大限度減輕基層政府和群眾負擔。

去年下達黃河灘區居民脫貧遷建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16.87億元,較好保障了遷建工程順利實施。

在生態環保方面,切實加大生態文明建設投入,推動煤改氣、煤改電,加快實施“工業綠動力”計畫,積極推進京津冀大氣傳輸通道城市冬季清潔取暖改造、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等國家試點示範工程,大力爭取利用清潔基金貸款,促進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

在基本民生保障方面,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支持“全面改薄”和解決“大班額”問題,提高高職院校生均補助水準,全面落實各項學生資助政策。 提高城鄉低保標準,著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標準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進一步緩解。

積極支援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村級文化服務中心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設。

支持退役士兵安置,切實保障退役士兵權益。

率先在高危和化工行業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財政獎補制度,推動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加大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力度,村均年財政補助經費達到11萬元。 加大財政“一事一議”獎補力度,完成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449萬戶,加快推進鄉村連片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