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又一城市進入兩萬億時代,但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在11日上午召開的廣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廣州市市長溫國輝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 2017年, 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 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15萬億元, 比上年增長7%以上。

這意味著, 北上廣深全部進入GDP 2萬億時代。

從宣佈加入萬億俱樂部到進入兩萬億時代, 對於所在城市的居民而言, 會帶來什麼變化?收入會增加嗎?物價會漲嗎?

中新社發 王岡 攝

被深圳反超的廣州終於趕上來了

作為北上廣深最後一個進入兩萬億時代的城市, 廣州也是用時最久的一個。

2006年, 上海實現GDP突破萬億;6年後, 在2012年突破2萬億元;

2008年, 北京實現GDP突破萬億;6年後, 在2014年突破2萬億元;

而比深圳還早一年進入GDP萬億俱樂部的廣州, 卻在2016年以深圳GDP突破兩萬億被“甩”在了後面。

那時,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分析, 計入研發支出對深圳經濟總量的拉動作用非常大,

因為深圳的研發支出在各大城市中相當高, 占GDP的比重也很高。 相對而言, 廣州的研發投入要少很多。

公開資料顯示, 2016年, 深圳全年用於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達到了800億元, 僅次於北京上海;而同年的廣州的研發投入僅為451億元, 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之後, 居全國第五。

11日召開的廣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溫國輝在公佈2018年預期目標時就表示, 2018年廣州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要達到2.7%。

中新社發 周東潮 攝

生活在GDP 兩萬億城市是種什麼感受?

但其實, 作為普通居民而言, 相對GDP進入兩萬億, 更關心的或許是收入會漲嗎?就業機會會多嗎?

我們以上海為例。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 可以看到, 2006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0668元, 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9213元;到2012年進入兩萬億時代, 上海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已達到40188元人民幣, 農村居民家庭人均也達到了17401元人民幣。

就業方面, 2006年的上海, 職工平均年收入29569元人民幣, 城鎮新就業人數68.99萬人;2012年, 全年上海共新增就業崗位61.38萬, 職工全年平均工資達到56300元人民幣。

綜上, 我們可以看到從2006年到2012年, 上海的城市、農村居民的平均收入均漲了近一倍;職工收入也發生了倍數的增長。

那麼, 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城市GDP增長, 生活就更安逸了呢?我們又翻查了一下物價後發現,

以1978年價格為100, 2006年上海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 574.5, 2012年是 696.2。

也就說, 物價雖然也在漲, 但還是比較可控、溫和的一個漲幅區間。

看到這, 廣州的居民是不是嘴角已露出了絲絲笑意, 工資翻倍, 物價略漲, 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時刻是就要來了嗎?

國是君可能要給你澆點涼水了,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如果沒有一顆拼搏、與時俱進的心, 即使你所在的城市晉升3萬億、4萬億佇列, 你也會被時代的浪潮刷洗下去, 說是因為GDP上漲所以收入提高, 更不如說是因為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 所在的城市越來越發達。

那麼, 如何才能讓自己緊跟國內外經濟形勢、時刻掌握政策走向, 談的了美朝關係, 侃的了GDP走向?不妨試試關注國是直通車,並分享出去,高大上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作者:張文暉

編輯:楊佳欣

侃的了GDP走向?不妨試試關注國是直通車,並分享出去,高大上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作者:張文暉

編輯:楊佳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